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朝鲜族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黑龙江 高二 期末 2023-11-23 18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表意派的中国戏曲是按照自己的表演观念来表现人物的诗化情感的。在中国戏曲中,演员通过技术性的外部标志来表现人物的感情冲动。当然,演员在表演这种技术性的外部标志时也会伴随着一定的感情活动,但这种感情活动是在高度的理智控制下进行的。例如,《伐子都》是一部表现男主人公子都内心冲突的戏。副帅子都出于嫉妒主帅颍考叔的心理,用袖箭射死考叔,夺取了帅位。在班师还朝的路上和庆功宴上,颍考叔的鬼魂紧紧缠绕子都,使子都惊恐万状。演员运用了精彩的虎跳前扑”“鹞子翻身”“窜桌而出”“乌龙绞柱”“小翻抢背”“甩发”“高空云里翻”“平板僵尸等高难度技巧来表现角色的精神状态。子都的恐惧状态虽然体现在演员的面部表情中,但更突出的表现却是演员的抢背”“吊毛”“僵尸等技术手段。

在深切体验规定情境的基础上,演员要精心设计具有观赏性的技术动作,把生活体验与程式表现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戏曲演员才能用程式动作揭示人物的内心感情。这种生活体验基础上的程式表现是表意派演剧方法的重要特征。诗化情感的程式表现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情感表现的假定性。第二,情感表现的技术性。也就是说,戏曲演员的情感表现是假、真、美的辩证统一,是生活情感与技术表现的辩证统一。在表演角色哭泣时,戏曲演员不是写实地摹拟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哭,而要把哭处理得富有艺术性,具有意象的美感。在表现时,戏曲演员的面部表情既要悲情外溢(真)又不能让眼泪流出眼眶(假),喂呀的哭声和拭泪的动作还要保持优美的造型(美)。这种生活体验基础上的程式表现就是真、假、美的辩证统一。例如,京剧《狮子楼》中,武松闻知西门庆是主使潘金莲毒死武大的元凶和奸夫,他怒气冲冲赶到狮子楼,决定上楼除奸报仇。为了突出武松愤怒的精神状态,盖叫天既没有采用生活化的上楼动作,也没有采用戏曲舞台上一般的上楼动作,而是用骑马蹲裆式侧身上楼,他的双腿先交叉后平移,随着强烈的音乐节奏从下场门一直移动到上场门。演员就是用这种程式动作表现了武松急切报仇的神态,既传情又富有美感。由于舞蹈化的身段和技术化的表情本身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因此,戏曲演员的程式表现就具有了双重戏剧功能:既表现了角色的内心又展示了演员的表演技巧。这样一来,除表现人物的精神生活外,程式还具有了相对独立的审美功能。

(节选自冉常建《表意主义戏剧:中国戏曲本质论》,有删改)

材料二:

西方戏剧舞台表演基本上可以分为这样两大类型或范畴:体验和表现。体验和表现只是总结西方戏剧舞台表演的理论和概念,它并不适合中国戏曲的舞台表演实践。中国戏曲表演既不是体验,也不是表现,照中国传统戏访的说法,它是一种钻进去,跳出来的表演,如依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说法,则是一种神形兼备的表演。这里的,当然不是演员的体验,而是表演者自己的意念——对角色的理解、认识、美学评价和处理,戏谚所谓未曾动身先动神。这里的,也不是表现派的那种理想范本,它不是体验后的产物或即兴表演的产物,而是建立在理解、认识角色基础上的产物,是无数的表演者经过无数的舞台实践,所沉淀、凝聚下来的程式动作。

中国戏曲表演中的外部动作不是体验角色的即兴表演,而是一种程式的表演。如《三岔口》中的摸黑开打,两个人物你来我去,空手对双刀,单刀对单刀,单刀对空手,两人对,擒拿转椅子摸索等,其中的技巧组织、对打安排、节奏停顿、舞台画面等等,都具有非常高的技巧性和程式性,台下一年,台上片刻,这无疑是演员在台下千锤百炼的结果,绝然不是在舞台上即时体验所产生的即兴动作。苏俄戏剧家古里叶夫说过一个非常典型的话剧表演戏例:莫查洛夫在《哈姆莱特》里有一个出名的滚翻动作,而他是从来没有练过武功的。又譬如,演员盖德布罗夫在《哈姆莱特》里有一场惊人的比剑,可是等我和他聊起来,我才知道,他总共只上过两堂课,因此,斗剑的技术他是没有的。

两相对比,不能不说非常具有妙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强调过数十次,演员在遇到我在这儿做什么的问题时,应该同时产生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这样做。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深入到剧中人物的复杂的心灵世界里去,抓住角色精神生活的全部底蕴。但对中国戏曲表演来说,演员的表演根本就不存在我在这儿做什么的问题,而是我怎么才能做好它的问题。因为它本来就是既定的,早已设计好的。故而中国戏曲表演的最理想状态是将传统的程式动作,经过千锤百炼地苦练,与剧情、角色紧密结合,而西方戏剧表演的最理想状态,却是自我体验后的最理想即兴表演。

中国戏曲演员的外部动作必须是经过精心加工的程式动作。这种高度美化的程式动作,用歌舞的形式,富有诗意地表现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并不追求在舞台上造成真实生活的幻觉,而是以引人注目的方式把戏曲的娱乐鲜明地呈示出来。换一个角度讲,西方戏剧体验派的表演是由内到外(内心的体验激发外部的表现);表现派的表演是由外到内(通过体验所产生的外部动作,作为理想范本,在舞台表演中再次激发舞台的体验),即所谓无动于衷而声泪俱下,而中国戏曲的表演则是内外的结合和渗透,将钻进去所获得的领悟与跳出来所寻找到的合适的外部动作(程式表演)高度融合,以(有意味的外形)写(有美学评价的内形),神形兼备

(节选自蓝凡《中西戏剧比较论》,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表意派演剧方法的特征,诗化情感的程式表现体现在戏曲演员的情感表现是生活情感与技术表现的辩证统一。
B.在戏曲舞台上,中国戏曲演员处理假哭和假笑等技术性动作,不仅要顾及动作的艺术性和美感,还要能演绎出角色的真实情感。
C.对于中国戏曲演员来说,因为程式动作本来就是既定的,所以表演的核心问题是“我怎么才能做好它”的问题。
D.中国戏曲演员表演是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的,所以中国戏曲表演形成了“神形兼备”的民族化表演特点和表演体系。
2.依据材料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探寻了中华戏曲的美学精髓,材料二还阐述了反对套用西方戏剧理论来裁剪中国戏曲的观点。
B.中国戏曲表演中的外部动作也有演员体验角色的即兴表演,如京剧《狮子楼》上楼除奸片段中,演员盖叫天没有采用戏曲舞台程式化上楼动作,而是用“骑马蹲裆式”的即兴动作。
C.中国戏曲的“形”,是通过无数的舞台实践沉淀、凝聚下来的不能改变的程式动作,它并不是西方戏剧体验派的即兴表演。
D.中国戏曲演员唯有通过刻苦训练,掌握唱念做打的程式动作等技术性外部标志,才能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创造传情、精美的艺术境界。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证明材料二中心观点的一项是(     
A.川剧演员周慕莲认为在戏曲表演中“神是‘内在’,容是‘外表’。神贯于容,神不贯则容不动;神到容随,神贯而容动”。
B.苏俄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演员要与角色融为一体,“开始与角色同样地去感觉,用我们的行话来说,这就叫做‘体验角色’。
C.苏俄戏剧家古里叶夫说:“假如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说中国或日本的古典剧是属于哪一种艺术的,大概多数人会说,这是表现的戏剧。”
D.曲学大师吴梅认为:“大抵剧之妙处,目真、日趣。真所以补风化,趣所以动观听。而其惟一之宗旨,则尤在于美之一字。”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5.中国古代戏谚说“形似非神似,神似才为真;神形合一体,方是剧中人”,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龙婆

佚名

西门,原是修伞补鞋的。早年间去黔地谋生,钱没赚到,却领回一个又黑又瘦的女人。女人叫水香,绰号猪婆龙,昵称龙婆。猪婆龙是水中神兽,传说有翻江倒海之力,将此物冠于女人头上,可见她水中手段了得。

龙婆自说能一苇渡江:脚踩一条毛竹,手持丈八竹竿,在水中如履平地。听者都说她吹牛,一苇渡江,那是达摩老祖做的事,你一个凡胎俗女,也能?西门却笑而不语。

龙婆娘家就在乌江边上,她从小伴水长大,水中的事情熟得很。西门就弃了修伞补鞋,夫妻俩养了一群鸭子,临江而居。几年下来,龙婆如蛇蜕壳,白胖起来,龙婆自个儿总结是水土养人。

那年浣江发大水,一个小孩被浪卷走,救援者推船出水,又被洪水打回。孩子的母亲心急如焚,跳脚嚎啕。危急关头龙婆现身,一脚蹬翻鸭棚,抽出一支毛竹,丢入水中,一跳而上。毛竹负重,沉水后复窜出水面,龙婆歪一歪,稳稳立住,操起赶鸭竹竿,点水而出。浊浪排空,大水中冲下来的杂物张牙舞爪,龙婆却如杂技表演,扭身挥杆自如。竹如利刃,劈浪剑走。围观者皆张口如鹅蛋。正悚然时,龙婆已近中流,跳下水去,拎住孩子衣领,让他抱住毛竹。她一手搏浪,一手拖竹,从容而回。小孩的母亲跪地而迎,一把搂住小孩,放声大哭。西门也满心高兴,夫妻双双悄然离开现场。

龙婆一救成名,自此水中凡有难事,都来找龙婆。有人投水自尽,尸身沉底,找龙婆;金戒指跌落水中,遍摸不见,找龙婆。龙婆也豪爽,二话不说,“扑通”一声,如巨石入水,溅起一堆水花。稍顷浪平,除了偶尔翻上几个气泡,龙婆竟如泥牛入海,了无音讯。岸上人莫不胆颤心惊,为龙婆生死焦虑。也不知过了多久,水面动静全无,胆小者已捂眼不看,大叫会水者救人。水中却翻起一个大泡,龙婆从泡中窜出,摇头甩水,亮晶晶的水珠漫天花雨,然后一耸身体,上半身露出水面,踏浪而回。手中举着的,是那枚明晃晃的戒指。失主很感动,免不了送上一箩筐好话,还有几张纸币。龙婆也不客气,收了好话,也收纸币。

日子一久,龙婆除了放鸭,还衍生了一项副业:捞尸。龙婆定了酬劳价格:年老的少收,孤寡的免收,年轻的多收,殉情者加倍。外人不明白,同样一条人命,还分三六九等。龙婆扫他一眼说:老年人,不是走投无路,谁愿寻死?年轻的,前世不拜菩萨,今生来作恶,让白发人送黑发人,讨债鬼一个。殉情的,奶奶个腿,简直是王八蛋。旁人说:你收的钱,已与死人没关系了,这是敲活人的竹杠。龙婆瞪着眼珠子,冷冷说:生子不教,活该。

龙婆渐渐有钱,人也更胖了,身上肥肉一团一团鼓着。由于太肥,浮力厉害,沉水很是不易。龙婆就去买一截铁轨,重数十斤,负在背上,助其下潜。鸭子不养了,也不让西门养。空闲时,两条毛竹一架,挺着大肚子,仰躺在江畔柳荫下的流水中,逐浪而眠。路人看到大惊,以为是一具浮尸,电话报警。警察下水救人,惊醒的龙婆一脸懵,怨警察扰她清梦。

日子过得很逍遥,唯一糟心的是西门,常常生气。龙婆问西门原因,西门翘嘴如鸡屁股,大声说:你和钱,臭气熏天。龙婆一听,跳脚大骂:奶奶个腿,自个没本事,又嫌老娘搏命钱,真是怂包蛋!西门一声不吭,去了外地打工,再不回家。日子一久,架不住寂寞的龙婆,去信叫西门回家,自己收手不干了。可一旦有人找她,看到一张张“红牛”,又背上那截铁轨,跟人去了。

这年的隆冬,天已冷的凛冽,浣江边缘结了薄冰。小城一家公司金铺遭窃,被保安发现,穷追不舍,窃贼走投无路,慌乱中将偷得的金银包裹丢下太平桥。保安找到龙婆,让她下水捞赃。保安开出五百元报酬,龙婆捏捏身上的羽绒服,咬着牙说要一千,否则不去。保安绿豆眼骨碌碌一转,摸摸鼻子说:你放心捞吧,我们是大公司,不会让你吃亏的。

龙婆一想也对,水下的金银首饰价值十几万,我要的仅是零头中的零头,公司不会这样吝啬吧?就下了水。虽冻得像只捉住的穿山甲,缩成一团,赃物却顺利捞出。包裹已破,经公司清点,仅少了一枚金戒指。负责人见大部分找回,已是万幸,一枚小戒指,没就没了。报酬却迟迟不兑现,保安只肯付五百。龙婆大怒,却也无可奈何,一气之下,不要了。几天后,派出所接到黄金加工店的电话,说龙婆拿了一枚被盗公司的金戒指来换钱,被盗金铺的戒指是他加工,所以认识。公安一查,龙婆倒也坦白,说下水前就怕拿不到酬金,所以藏下一只以备不测。龙婆被拘留,法院考虑事出有因,公司也有处理欠妥之地,没有重判。

出狱后,龙婆闭门谢客,再不涉捞尸捞物。西门也与她重归于好,俩人重操旧业,放养鸭子。西门望着瘦了一圈的女人,踩在竹子上,悠然渡水,“喔嘘喔嘘”赶鸭子,心想,这才是我老婆。而倚在墙脚的那截钢轨,没多久就锈迹斑斑,如一段古物。龙婆有时候瞟到,心会“剥”地一跳。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龙婆为线索,叙写其发家致富路上的故事,从养鸭开始,至养鸭结束,中间经历了捞尸之变,情节不复杂,一线贯穿到底。
B.小说开头借传说和自称,通过虚写来为人物造势,突出龙婆非同一般的水上功夫,增加人物的传奇色彩,也让作品更加饱满立体。
C.龙婆说自己白胖起来是因为水土养人,作者借龙婆之口,传达“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肯定美好的环境对健康的重要。
D.在龙婆勇救小孩时,先写救援者推船出水而被洪水打回,既彰显民间团结互助精神,又突出救援之难,烘托龙婆高超的水上技艺。
7.对文章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勇救小孩后悄悄离场,到后来的“也不客气,收了好话,也收纸币”,小说通过行为描写暗示龙婆心理起了变化,逐渐丢失了急人所难的精神。
B.龙婆关于捞尸论价的一段言论,虽说得好听,其实是巧立名目,敲诈死人家属,足见此时的龙婆已经“钱”迷心窍,完全丧失了起码的道德底线。
C.小说中写龙婆与保安的讨价还价,突出保安的狡黠,展示诚信缺失的社会背景,也是为下文龙婆私藏赃物设的伏笔,使情节发展自然而不突兀。
D.小说最后写龙婆有时瞟到墙脚的那截钢轨,“心会‘剥’地一跳”,这一细节包含复杂的感情,既有她对捞尸赚钱的向往,又有金盆洗手的自警。
8.西门这个次要人物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
9.龙婆体型有哪些变化?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变化?
2023-05-03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平遥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梁孝王武者,孝文皇帝子也。梁王二十五年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其春,吴、楚、齐、赵七国反。梁孝王城守睢阳,而使韩安国,张羽等为大将军,以距吴、楚。吴、楚破,而梁所破杀虏略与汉中分。明年,汉立太子。其后梁最亲,有功,又为大国,居天下膏腴地。

孝王,窦太后少子也,爱之,赏赐不可胜道。于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言“”称“”。招延四方豪桀,自山以东游说之士,莫不毕至。公孙诡多奇邪计,初见王,赐千金,官至中尉,梁号之曰公孙将军。梁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二十九年,梁孝王入朝,景帝使使持节乘舆驷马,迎梁王于关下。既朝,上疏因留,以太后亲故。王入则侍景帝同辇,出则同车游猎,射禽兽上林中。上废栗太子,窦太后心欲以孝王为所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关说于景帝,窦太后义格,亦遂不复言以梁王为嗣事由此。上立胶东王为太子。梁王怨袁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阴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臣十余人。逐其贼,未得也。于是天子意梁王,逐贼,果梁使之。乃遗使冠盖相望于道,覆按梁,捕公孙诡、羊胜。使者责二千石急。梁相轩丘豹及内史韩安国进谏王,王乃令胜、诡皆自杀,出之。上由此怨望于梁王。梁王恐,乃使韩安国因长公主谢罪太后,然后得释,上怒稍解。因上书请朝,梁王伏斧质于阙下,谢罪,然后太后、景帝大喜,相泣,复如故。悉召王从官入关,然景帝益疏王。

三十五年冬复朝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忽忽不乐六月中病热六日卒谥曰孝王

(节选自《史记·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三十五年冬/复朝/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忽忽不乐六/月中/病热/六日/卒谥曰孝王/
B.三十五年冬/复朝/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忽忽不乐/六月中/病热/六日/卒谥曰孝王/
C.三十五年冬/复朝/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忽忽不乐/六月中/病热/六日卒/谥曰孝王/
D.三十五年冬/复朝/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忽忽不乐/六月中/病热/六日卒/谥曰孝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道,高楼间或山岩险要处架空的通道。文中与《阿房宫赋》中“复道行空”的“复道”的意思相同。
B.警、跸,指古代帝王、大臣出入宫殿时,在所经路途侍卫警戒,清道止行,出为“警”,入为“跸”。
C.上林,秦旧苑,汉初荒废,至汉武帝时重新扩建,苑内放养禽兽,供帝王射猎。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南。
D.伏斧质,“质”同“锧”,杀人作垫用的砧板;斧质是古代一种刑具,指诛戮之事。这里指梁王向皇帝请罪。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次皇帝与梁孝王宴饮,闲谈时说打算自己百年之后将帝位传给梁孝王,梁孝王虽然知道皇帝的话不是真心的,但还是暗自高兴。
B.梁孝王重用四方英雄豪杰,多有奇特怪诞之计的公孙诡初次拜见梁王,梁王就赐给他千金,官职做到中尉,梁国称他“公孙将军”。
C.二十九年,梁孝王朝见景帝后请求留在京城,因为太后很宠爱他而得以获准;他受到了很高的待遇,同景帝同车辇出入宫殿,一起打猎。
D.袁盎等人劝阻景帝,使窦太后欲立梁孝王为太子的意愿未达成,因此梁孝王心生怨恨,就派羊胜、公孙诡等人暗杀袁盎等十多位大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年,汉立太子。其后梁最亲,有功,又为大国,居天下膏腴地。
(2)梁王恐,乃使韩安国因长公主谢罪太后,然后得释,上怒稍解。
14.梁孝王刘武骄纵恣睢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
2023-05-03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平遥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0.8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动衬静,时有时无的犬吠、潺潺的水声,反衬山中的宁静,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B.颔联写“见鹿”反衬不见人,写“不闻钟”暗示“无人”,既是写景,又含蓄地叙事,并呼应了标题的“不遇”。
C.颈联“飞泉挂碧峰”中的“挂”字,化动为静,描绘出山泉垂直下落的情状,又能让人感受到碧峰的峭拔高峻。
D.全诗写作者寻访戴天山道士的所见所闻,通篇侧重写景,风格清新自然、豪迈洒脱,沿袭了李白一贯的创作风格。
16.概括诗歌中诗人心情的变化过程,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19-11-20更新 | 669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