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新疆 高三 阶段练习 2023-12-14 4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没有沙漠,地球会更好吗?

沙漠常常被视为环境恶化的产物,但实际上,沙漠也是维持地球生态循环的一分子,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能源。

沙漠不见了,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不是该长长地松口气了?没那么简单,新的问题会出现。树木虽然优点很多,比如能涵养水源,能调节气候,还可以降低噪音,但是有的时候并不是很可爱。它们在捕获和吸收阳光的同时,还会将热量传输到空气中,以便自身降温,但这样会使得地面温度升高。树木本身虽然可以通过吸收二氧化碳而抵消掉向空气中散发的热量,可是整个过程极为缓慢,要花数十年的时间。由于有了沙漠,整个过程就不会这样拖拉,因为它反射阳光的能力较强,有助于散热,可以起到很快降温的作用。不仅如此,包括沙尘在内的大气中的微粒,能大量反射掉入射地球的太阳辐射,大约能抵消掉因工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全球变暖升温值的20%。

而沙漠在地球上湿气的交换中也充当了重要角色。此外,沙尘暴所携带的碱性沙尘,大大减少了北方的酸雨。如果没有沙尘暴带来的碱性沙尘的中和,中国北方将和南方一样多酸雨。沙尘暴还会给很多地方带去养分,夏威夷当地肥沃的土壤,有许多的养料成分来自遥远的欧亚大陆内部。两地相隔万里,普通的风无法把内陆的尘埃吹到这么遥远的地方,而沙尘暴却可以把细小却饱含养分的尘土携上3000米高空,穿越大洋,再播种一般把它们撒下来。除了夏威夷群岛,科学家还发现,地球上最大的绿肺——亚马孙热带雨林也得益于沙尘暴,它的一个重要的养分来源也是空中的沙尘。

没有沙漠,最先郁闷的一定是考古学家。沙漠气候虽然干燥,却历来是考古学家的乐园,因为他们在那里可以找到很多文物和化石。如果秘鲁沙漠的新鲸类化石未被发现,我们就永远不会知道史前还存在着可以吃须鲸的巨鲸。我们也不能了解恐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更不用说深刻地探究恐龙大灭绝之谜了。

地质学家一定也同样郁闷。位于非洲纳米比亚西部的纳米比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它形成于5000多万年前,保留着很多古老动物和植物的化石,它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地质学家了解了地形地貌的变迁和动植物的进化,可以说是一个地质学的图书馆。

世界上的石油大都在沙漠地带,不仅石油,有些矿物也产在如沙漠这样的干燥地区。盐滩上有很多水蒸发之后留在表面的矿物质,如石膏、盐等。从硼砂和其他硼酸盐中提炼出来的硼,是制造玻璃、陶瓷、农业化学制品、软水剂和西药的一种基本成分。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的塞尔斯湖是个著名的干盐湖,那里已出产的矿物就价值10亿多美元。云母、黏土等非金属物质也出现在干燥地区。

时代倡导低碳经济,沙漠盛产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而只有森林的地球会让它们都变成星际神话。

总之一句话,如果地球上只有森林,我们将损失一大批潜力资源。

1.下列关于如果没有沙漠,地球上将会出现的问题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A.地球表面散热降温的时间将会延长。
B.相当多的地方出现酸雨的频率将会增加。
C.考古学家将失去很多找到文物和化石的机会。
D.地质学家无法了解地形地貌和动植物的变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树木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为了给自己降温,必然会释放热量,以致地面温度上升。
B.森林吸收二氧化碳能够为地球降温,但其速度远远比不上沙漠降温的速度那么快。
C.地球上所有肥沃土壤的养分都来自沙漠的沙尘,如夏威夷群岛和亚马孙热带雨林。
D.失去了沙漠,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就会大量流失,低碳经济就可能成为泡影。
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沙漠是维持地球生态循环的功勋之臣,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能源,故人类以后再不必治理沙尘暴了。
B.人们可以合理运用科学手段有意识的利用沙尘暴反射阳光、抵消热量的特点,为环保作出有益之举。
C.沙漠保留了大量的文物和化石,说明沙漠在史前有可能是遍布动植物的绿地,或是一望无际的海洋。
D.步入低碳经济时代,人类在寻找、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时,将会更多地把战略眼光瞄向沙漠。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城三月

萧红

春天带着强烈的呼唤从这头走到那头……

小城里被杨花给装满了,在榆树还没变黄之前,大街小巷到处飞着,像纷纷落下的雪块……

春来了,人人像久久等待着一个大暴动,今天夜里就要举行,人人带着犯罪的心情,想参加到解放的尝试……春吹到每个人的心坎,带着呼唤,带着蛊惑……

我有一个姨,她是我的继母的继母的女儿。我这个外祖母已经做了寡妇之后才来到外祖父家,翠姨就是这个外祖母在另外的一家所生的女儿。

翠姨对我哥哥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哥哥对翠姨就像对我们,也是完全的一样。不过哥哥讲故事的时候,翠姨总比我们留心些。

翠姨订婚,转眼三年了。正这时,翠姨的婆家通了消息来,张罗要娶。她的母亲来接她回去整理嫁妆。翠姨一听就得病了。但没几天,她母亲就带着她到哈尔滨采办嫁妆去了。偏偏那带着她采办嫁妆的向导又是哥哥给介绍来的他的同学。翠姨带着哥哥的介绍信,像一个女同学似的被他们招待着。又加上已经学了俄国人的规矩,处处尊重女子,所以翠姨当然受了他们不少的尊敬。不用说,买嫁妆她是不痛快的,但那几天,总算她一生中最开心的时候。

她回来时,母亲又接她来到我们家。想不到外祖母来接她的时候,她竟很勇敢的提出读书的要求。她说她要念书,她想不到出嫁。开初外祖母不肯,到后来,她说若是不让她读书,她是不出嫁的。外祖母没有办法,依了她。给她在家里请了一位老先生,就在自己家院子的空房子里摆上了书桌,还有几个邻居家的姑娘,一齐念书。

念了书,不多日子,人就开始咳嗽,而且整天闷闷不乐。她的母亲问她,有什么不如意?陪嫁的东西买得不顺心吗?或者是想到我们家去玩吗?什么事都问到了。

过了些日子,我的母亲去看翠姨,带着我的哥哥。他们一看见她,第一个印象,就觉得她苍白了不少。而且母亲断言,她活不久了。大家都说是念书累的,外祖母也说是念书累的,没什么要紧的,要出嫁的女儿们,总是先前瘦,嫁过去就要胖了。

翠姨自己则点点头,笑笑,不承认,也不加以否认。还是念书,也不到我们家来了。

翠姨越来越瘦了,哥哥去到外祖母家看了她两次,也不过是吃饭,喝酒,应酬。而且说是去看外祖母的。哥哥回来也并不带回什么欢喜或是什么新的忧郁,还是一样和大家打牌下棋。

翠姨后来支持不了,躺下了。她的婆婆听说她病,就要娶她,因为花了钱,死了不是可惜了吗?这种消息,翠姨听了病就更加严重。

母亲叫哥哥去看翠姨。母亲晓得他们年轻人是很拘泥的,或者不好意思去看翠姨,也或者翠姨是很想看他的,他们好久未能看见了。同时翠姨不愿出嫁,母亲很久就在心里边猜疑着他们了。男子是不好去专访一位小姐的,这城里没有这样的风俗。母亲给了哥哥一件礼物,哥哥就可去了。

哥哥去的那天,她家里正没有人。

翠姨大概听出什么人来了,就在里边说:“请进来。”

哥哥进去了,坐在翠姨的枕边,他要去摸一摸翠姨的前额,是否发热,他说:“好了点吗?”

他刚一伸手,翠姨就突然拉了他的手,而且大声哭起来,好像一颗心也哭出来了似的。

哥哥没有准备,很害怕,不知道说什么做什么。同时听得见外边已经有人来了,就要开门进来了。

翠姨平静的向他笑着,说:

“你来得很好,一定是姐姐告诉你来的,她爱我一场,可惜我不能报答她了……我现在只想死得快一点就好,多活一天也是多余的……人家也许以为我是任性……其实是不对的,那家对我也很好,要是过去,他们对我也会是很好的,但是我不愿意。我小时候,就不好,我的脾气总是,不从心的事,我不愿意……可是我怎能从心呢……真是笑话……谢谢姐姐她还惦着我……请你告诉她,我并不像她想的那么苦呢,我也很快乐……”翠姨苦笑了一笑,“我心里很安静,而且我求的我都得到了……”

哥哥茫然的不知道说什么,这时祖父进来了。看了翠姨的热度,又感谢了我的母亲,对我哥哥的降临,感到荣幸。他说放心吧,翠姨的病马上就会好的,好了就嫁过去。

哥哥看了翠姨就退出去了,从此再没有看见她。

哥哥后来提起翠姨常常落泪。他不知翠姨为什么死,大家也都心中纳闷。

等我春假回来,母亲还当我说:“要是翠姨一定不愿出嫁,那也可以,假如他们当我说。”

翠姨坟头的草籽已经发芽了,坟头显出淡淡的青色,常常会有白色的山羊跑过。

街上有提着筐子卖蒲公英的了,也有卖小根蒜的了。更有些孩子们按着时节去折了那刚发芽的柳条,拧成哨子,就含在嘴里满街的吹。

大街小巷,到处的鸣呜呜,呜呜鸣。好像春天是从他们的手里招回来似的。但是这为期甚短,一转眼,吹哨子的不见了。

接着杨花飞起来了,榆钱飘满了一地

年轻的姑娘们,她们坐着马车去选择衣料了,因为就要换春装了。她们热心的弄着剪刀,打着衣样,白天黑夜的忙着。不久春装换起来了,只是不见载着翠姨的马车来。

(节选自《小城三月》,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内心。从“哥哥讲故事,翠姨总比我们留心些”“哥哥后来常常落泪”等细节,表明他们早已互相倾心。
B.病入膏肓的翠姨突然拉住了去看望她的哥哥的手,大声哭出来。这一“拉”和“哭”字写出了翠姨对哥哥的苦苦等待和怨恨。
C.小说以波澜不惊的语言,叙述了翠姨短暂而又充满无奈与悲哀的人生,小城这一生活背景的落后,更显出她的人生的孤独感。
D.作者以儿童视角叙事:“我”的姨悄悄地爱上了“我”的哥哥,她很渴望这样的爱,可是没有人能意识到她心底的强烈爱情。
5.关于文中翠姨采办嫁妆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翠姨在采办嫁妆时,所受到的一切来源于男性的优待与尊重,翠姨简单的将其归结为念书的好处。
B.采办嫁妆时,翠姨的不痛快和最开心集中在一起,表现出翠姨对婚期的反感和被平等看待的满足。
C.采办嫁妆后,翠姨体会到那几天人生意义,更不愿意出嫁,为下文她坚定要读书的想法埋下伏笔。
D.作者在叙述中有议论,“一生中”三个字虽然平淡,内涵却十分丰富,暗示人物命运会因此而惨淡。
6.小说开头与结尾处,均选用“杨花”这一物象,请结合翠姨的一生,分析其表达效果。
7.鲁迅在论及悲剧社会性冲突时指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萧红的小说则善于通过女性的悲剧命运来彰显悲剧独特的价值。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郑文贞公魏征寝疾,上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又遣中商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戊辰,征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征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

上登苑西楼,望哭尽哀。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上思征不已,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资治通鉴》

[乙]

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谒曰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景公遽起传骑又至。景公曰:“趋驾烦且之乘,使驺子韩枢御之。”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以烦且之良而驺子韩枢之巧,而以为不如下走也。

(《韩非子》)


[注释]①郑文贞公:魏征在世时被封为郑国公,去世后朝廷赠道号为“文贞”。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第,住宅。④中:指宫廷。⑤来谒:禀告。⑥婴,即晏婴,又称晏子。春秋时期齐国大夫。⑦烦且,良马名。⑧驺子韩枢:驺子,古代给贵族掌管车马的人。韩枢,善于驾车的人。
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非亡者之                                   (2)寻向所
(3)传骑又                                      (4)若春和景明
9.用“/”给文中画线处断句。
齐 景 公 游 少 海 传 骑 从 中 来 谒 曰 婴 疾 甚 且 死 恐 公 后 之 景 公 遽 起 传 骑 又 至
10.根据上面两则故事,以下叙述错误的项是
A.魏征生病后,唐太宗派使臣送药频繁,并派专员随报病情。
B.魏征死后,他的妻子拒绝了隆重的陪葬仪式,简化了葬礼。
C.两次飞骑传报晏婴病危,齐景公有点六神无主,手忙脚乱。
D.晏婴病情严重,景公即使有良马烦且,善驾韩枢也来不及。
11.翻译划线句子
(1)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
(2)趋驾烦且之乘,使驺子韩枢御之。
2020-12-04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新东方】高中语文083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节选)

(唐)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 零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余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注】①柳宗元于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被贬至永州,此诗作于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柳宗元被贬时暂寓永州龙兴寺,与僧人重巽相识结交,下文“雪山客”亦即重巽上人。②圆方:圆的方的,这里指盛茶的器具。③真照:本性。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两句,既点明了茶树的生长环境,又赋予新茶美丽动人的神话色彩。
B.诗中第三、四句说重巽亲自“晨朝掇芽”,表现出重巽深懂茶道,正合采茶之法。
C.第七句是说盛装茶叶的器具其形状之美,色泽之奇之特,衬托出了这茶叶的名贵与稀罕。
D.第十一、十二句写茶香的神奇功效,可以提神、除秽,使人回复到自然天性,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3.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