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考点1 词语的使用和分析 对点训练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3-12-20 4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泰州与一个人的名字__________:孔尚任。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一六八六年),这位孔子第六十四代孙,以水利官员的身份抵达泰州。他或许没有想到,这座水城修改了他的身份——当他离开这里时,他的官职已经__________,而他在这里完成的戏剧却使他名噪天下,他为这出戏起了一个动人魂魄的名字——《桃花扇》。

对于最重要的写作阶段——在江苏泰州的写作,孔尚任__________,即使在《湖海集》这些诗文信札里,也对此守口如瓶,这表明了他对官场潜规则的深深忌禅——浑浊的官场,从来都不需要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只需要审时度势的经营者。

悖论也正是在此时出现——孔尚任最初是带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来到泰州的,他来的时候,没有任何从事业余文学创作的打算,而是一心一意地,试图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但是,他的书生意气很快就失了锋芒,官场以强大的韧性不动声色地对付这位钦差的雄心勃勃。来自官僚系统的围追堵截,把孔尚任逼回到书案前。孔尚任穿透现世的浮华看穿了它溃烂的核心。于是,孔尚任挖掘出了一个讲述了才子佳人的传统模式的故事,并将之纳入一个悲剧性的国破家亡主题中。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23-12-16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1 词语的使用和分析 对点训练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易(0.85)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人道”的原则就是“仁爱”,它是儒家的道德理想;②是通过完善自我,施才于社会,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③是千百年来知识分子的精神内核与精神夙愿。④古代书院从人道出发,秉持以“人”为本位,以人而非课程为中心,以道而非“术”为中心设置教学内容。⑤正如孔子强调的“因材施教”,古代书院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师生质疑问难,相互启发,共同提高,体现了________的特点;学术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注重不同学派的会讲,提倡______、自由讲学,体现了包容、民主的学术精神;无论是宋代的“程朱理学”、明朝的“王湛心学”,还是清代风靡的“乾嘉汉学”都提倡在对传统文化尊重的基础上去伪存真、_________,使学术在鉴别、取舍中不断向前发展,而这种创新已成为当今时代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养料。⑥古代书院坚持人道、平等、自由、创新等精神内涵,即使在当代,也成为我们可贵的借鉴。

请在文中A、B、C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23-12-16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1 词语的使用和分析 对点训练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食客们早已习惯了“中华美食甲天下”的尊荣,街边商厦___①___的小吃店的墙上往往喜欢挂一段上逾千年的传说——虽然食客大多也不会把这些动辄与乾隆、诸葛亮、秦始皇甚至是黄帝、女娲的故事当真,但换个视角将华夏五千年历史视为五千年美食史,似乎也不算太夸张。然而,历史真相往往令人感到意外。中国历史虽然___②___,但中华美食文化异常晚熟:“南食”“北食”直到唐宋时期才逐渐分野,土豆、玉米、番茄、辣椒等食材直到明代才传入中国,“四大菜系”直到清初才成型。诸如大盘鸡、螺蛳粉等为人们所___③___的小吃美食、菜肴菜式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诞生,而“菜系”作为一个专有词条,直到1992年才被收录到《中国烹饪辞典》中,如今“八大菜系”的说法又被“34菜系”所取代。

中华美食荣光背后,是其发展的漫漫长路。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岁月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古训对食客们或许有更深的感动。中华美食是美好的,华丽的,精致的,同时也是坚韧的,顽强的,隐忍的;中华美食文化是古老悠远的,同时也是厚积新成的。五千年时光仿佛是一场漫长的蛰伏,为的只是在某一个时间,爆发出最绚烂的华章。食客们在___④___、推杯换盏之时其实不难发现,中国美食自古以来最不缺的,就是兼容并蓄的气度和能力。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林林总总  源远流长  津津乐道  觥筹交错
B.琳琅满目  渊远流长  津津有味  杯盘狼藉
C.林林总总  源远流长  津津有味  杯盘狼藉
D.琳琅满目  渊远流长  津津乐道  觥筹交错
2023-12-16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1 词语的使用和分析 对点训练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文学家及其作品来说。时间是最公正、最具权威的评判者。在流经了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学这条长河中,有许多作家曾经_______,灿若明星,但曾几何时,他们的光彩逐渐暗淡了。他们那些曾经使得“洛阳纸贵”的作品也成为尘封鼠啮的一堆故纸,有的甚至湮灭无道。然而也有相反的现象,有少数作家生前不甚为文坛所重,身后的声誉却_______。前一类作家有如碎石细沙,最终被不舍昼夜的流水淘尽。后一类作家则如沙中之金,愈经磨洗愈能发出灿烂的光辉。杜甫就属于后一类作家。其实杜诗在当时不仅是“不为东人之所知”,而且几乎是“不为世人之所知”。从晚唐以来,杜甫及杜诗才开始得到各种桂冠,如“诗史”“集大成”“诗圣”。上述三种称号,尤其是后两种,可说是古代诗歌史上_______的荣誉。杜甫载上“集大成”和“诗圣”这两顶神圣的桂冠,历时千年而不被认为超越,可见他在古代诗歌史上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易(0.85)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以极富个性的语言记录了悠悠中华的历史、描绘了大千世界的璀璨,其中蕴藏的美学精神,代表了独属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在_______中塑造了我们的精神品格。”当今时代倡导科技兴国,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不断拓展包括诗词创作在内的艺术表现对象,成为诗词发展的动力引擎。

科技实践不仅启示人们提炼诗意和哲理,其实践本身也充满诗意和哲思。同诗歌的悠久传统一样,科技诗词在诗词的长河中_______,并且与古代的天文学、地理学、数学、医学、化学等_______。中华诗词学会科技与文创诗词工作委员会顾问田麦久认为,“笔墨当随时代”,业界要热情拥抱时代、密切关注时代,切准科技发展脉搏、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努力让诗词展示科技发展风貌,为科技发展大合唱唱出响亮音符、营造良好氛围。作为时代前进号角,代表新时代风貌的中华诗词要深入和触及人的精神世界和灵魂,引起人民思想的共鸣。

周文彰认为,中华诗词学会尤其是科创委的工作中需要呈现阳春白雪、诗和远方,也需要呈现人间烟火、柴米油盐。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紧密联系群众的诗词活动,使诗词真正进入百姓生活。


请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
2023-12-15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1 词语的使用和分析 对点训练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易(0.85)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

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唯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别处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唯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银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曲壑蟠涧,更增添无限空蒙幽翠。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

刚见面,张家界就责问我为何姗姗来迟。说来惭愧,二十六年前,我本来有机会一睹她的芳颜,只要往前再迈出半步。那是为了一项农村调查,我辗转来到了她附近的地面。虽说只是外围,已尽显其超尘拔俗的风姿。一眼望去,峰与峰,似乎都长有眉眼,云与云,仿佛都识得人情,就连坡地的一丛绿竹,罅缝的一蓬虎耳草,都别有其一种爽肌涤骨的清新和似曾照面的熟悉……

(节选自卞毓方《张家界》)


请对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成语)各用一个近义词(成语)来替换。
2023-12-14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1 词语的使用和分析 对点训练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典故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所谓巧匠,多指这一类人:对所从事工作极为熟练,早已达到目无全牛之境界。
B.《侍坐章》一文描绘了理想课堂的基本特征:先生循循善诱,弟子如坐春风
C.“三十六计”堪称阴谋大全,日常生活中这些勾心斗角“妙招”还是不用为好。
D.宝钗、黛玉二人各有其美,如二水分流、双峰对峙,鼎足而立,难分高下。
2023-12-15更新 | 258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1 词语的使用和分析 对点训练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8.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庄子与这个世界做了长久的厮守,故而有了最绵缈的缠绵。他对世界那种既恼又怜的丰富神情简直使人(     )。他对世界,在极端的蔑视里有细致的(     )与回忆,在极端的怜惜里有失望与无奈。他仿佛当众把一切都掷在脚下,(     )给我们看,并遏制不住地冷笑;______。


庄子对后世影响深远,开创了许多典故和词汇,下列哪一项与庄子无关(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一死生,齐彭殇
C.切中肯綮D.得鱼忘筌
2023-12-14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1 词语的使用和分析 对点训练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易(0.85)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村里识字的人不多。他们说话,喜欢直来直去,又带着浓重的乡音,显得很土气。但他们也会不自觉地使用一些修辞。其中最擅长的就是打比方。一个事情,说不清楚,又找不出更恰当的词,他们就打比方。

我们村里的人,总是拿他们最熟悉的事物来打比方。还有什么能比庄稼更熟识的吗?比方说一个人小心眼,村民们会说,心眼小得麦芒都穿不过去。说一个人瘦,他们不会用瘦削这个词,更不懂成语瘦骨嶙峋,怎么办呢?他们就打比方,说一个人瘦,瘦得跟麻秆一样。麻秆是乡下常见的植物,秆子又高又细。风一吹,就东倒西歪,站立不稳。村西头是一大片水稻田,稻米是我们的主粮,我们都无比热爱水稻,夸村民谦逊稳重,我们就说他像八月成熟的沉甸甸的稻穗。谁家的孩子不争气了,水稻田里也有现成的拿来打比方,我们不骂他“你这个败家子”,只需喊一声,你真个稗子。被斥责的人,顿时蔫了。稗子长得很像水稻,但却是稻田里最讨厌的杂草,谁愿意做一棵稗子啊?

夸小伙子力气大,废话不多,就说他跟山药蛋一样。山药蛋是我们那儿的土话,说的是马铃薯,那可是饥荒岁月活命的粮食,山药蛋耐活,又大又圆。生活越过越好了,我们就说【   】,一天比一天好。日子甜了,我们就说像吃了个大西瓜,甜到了心底;日子苦一点,我们也不怕,再苦,不过跟苦瓜一样吧。看到天上的白云,那是真白啊,真柔啊,真美啊,我们就说它是开在天上的棉花。如果是乌云 ,带来了风,带来了雨,我们也喜欢,我们就说跟捅了马蜂窝一样,黑压压一片。在你来到我的家乡之后,走到田间地头与乡亲们聊天,如果乡亲们拿庄稼来给你打比方,那么一定是认可了你。他们不善言辞,找不出优美的词汇,他们就朴素地用他们最热爱的庄稼,来表达他们的情感。


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A.灿烂的朝霞——红红火火
B.八月的柿子——越老越红
C.太阳底下喝老酒——内外都热火
D.芝麻开花——节节高
2023-12-14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1 词语的使用和分析 对点训练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农历是我国传统的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故又叫夏历。它是阴阳合历,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19年7闰。又据太阳年分为24个节气,便于农事。古人还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搭配纪年,60年为一甲子,周而复始。(    )是说干支不能搞错,形容办事认真,丝毫不含糊。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为了制定历法,指导农事,经常观察日月星辰。古人观测日影的工具叫“土圭”。由于人们把自然现象看成是神秘难测的东西,因而连测日的土圭也受到敬重,成语奉为圭臬中“圭臬”是古代测量日影的标杆,后这个成语指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奉为准则。

成语“食不二味”表示饮食节俭,“食不厌精”表示饮食讲究,“羊踏菜园”表示偶食荤腥,“浆酒霍肉”表示饮食奢侈,“杀鸡为黍”表示殷勤待客等,都不同程度地蕴涵着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信息。鼎,是我国古代炊器,又是盛熟牲的器具。它多用青铜或陶土制成,盛行于商周。一般都是圆鼎,两耳三足。相传夏禹曾铸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均奉为传国之宝。我国政府赠送给联合国“世纪宝鼎”,并显示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和文化。

成语拂袖而去、袍笏登场、被褐藏辉、长袖善舞、荆钗布裙、金钗换酒、巾帼英雄等,又都跟汉民族服饰文化有关。丝绸在我国很早就是制作服装的材料,随着丝织工艺的不断发展,出现了“绫”“罗”“绸”“缎”“纨”“绢”等多种蚕丝制品,于是就有了“绫罗绸缎”这个成语,它泛指精美的丝织品或用精美丝织品制成的服装。丝绸服装只有富贵人家才穿得起,所以又有称富家子弟为纨绔子弟的成语。一般平民百姓的服装多为“葛巾布袍”“短褐穿结”“葛巾野服”。通过上述成语,我们便可以了解着装差异反映出的贫富差别。我国古人的服饰不仅有多样的材质、丰富的装饰、繁复的身份区别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颠倒衣裳”这个成语反映的就是这一方面的内容。“衣裳”这个词在现代汉语里表示衣服,不分上下,然而在古代却很有讲究,一般来说,古人称上为衣,下衣为裳,如果把上衣下裳颠倒了穿,就会不合礼制。


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A.丁是丁,卯是卯B.驴唇不对马嘴
C.眉毛胡子一把抓D.路归路,桥归桥
2023-12-14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1 词语的使用和分析 对点训练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火爆全网。它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长期积累。ChatGPT不仅能够写诗、写代码、写文案,甚至能独立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出色的表现,既让人赞叹,也让人不禁担心机器将会取代人工。

其实,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就属于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只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机械重复的话语、“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给人的感受实在是一言难尽。相较而言,ChatGPT能更聪明地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面对各式各样的要求,ChatGPT并未表现出捉襟见肘的窘态,反而能(      )。

ChatGPT的表现并不令人意外,但它的横空出世还是让人有点措手不及。有人忧心忡忡,认为人工智能迟早会替代人类现有的大部分文字工作。但这恰恰说明,很多文字工作不仅是思想的创新,而且是材料的堆砌。随着机器自身素材的积累,比ChatGPT更“聪明”“全能”的聊天程序,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诞生。有人泰然处之,认为与其担心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工作,不如聚焦自身思想的创新,让机器当好人类的“秘书”。文化从业者应该意识到,创新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促使自身思想个性化发展。


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A.秤砣虽小压千斤B.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C.兵来将挡,水来土掩D.船到桥头自然直
2023-12-15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1 词语的使用和分析 对点训练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每个炎热的夏季,都会有一批青年学子从空军工程大学毕业远行,义无反顾地踏上新征程。雪野长河,边关哨所,年轻的军人像洁白的蒲公英种子,落在哪里就在哪里扎根,把忠诚和无畏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留在西安?还是去西藏?不同的城市象征着不同的命运,难以抉择的困扰曾让即将硕士毕业的龚逸帅彻夜无眠。

火车在荒凉的戈壁滩呼啸前行,龚逸帅清秀的脸上满是正当年少的青春气息。毕业分配时,综合成绩排名靠前的她本可以选择留在古城西安,享受繁华的都市生活,但她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雪域高原。

西藏的晴空似水洗般一尘不染,雄伟的布达拉宫矗立山顶,翠蓝色的羊湖如绸缎镶嵌在山谷之间……大自然的纯净美好让人赞叹,西藏的神圣壮美引人向往。而龚逸帅无暇欣赏美景,她更希望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价值。当海拔3700多米的生活真正开始,一切都变得不那么简单。风吹似刀、头痛欲裂,这些以前听过的词语一一变成身体真实的苦楚,青藏高原给初来乍到的湖南姑娘来了个(    )。如今几年过去,再说起这段经历时,作为助理工程师的她面色平静,清亮的眸子透出自信而成熟的光芒,嘴角始终洋溢着微笑。


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A.杀威棒B.一闷棍C.下马威D.退堂鼓
2023-12-15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1 词语的使用和分析 对点训练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工具是一把木把锤子、几片錾子和几根钎子,是父亲展示自己手艺的全部家当。锤子把不知是什么木料的,已被父亲用手磨得亮黄亮黄的,因为使用多年,锤把底部已被他在地上磕得裂了一道缝,父亲用铁丝在锤把底部箍了个圈。锤子头用熟铁特制,像是削去四角的梯形铁疙瘩,大的一头是平日里见到的锤面,小的一头中间开有一道卡槽,以便在石磨上凿制不同的纹路时,可以卡入并更换不同规格的铁子。錾子其实就是几个整钢或夹钢的铁片,火柴盒大小,薄厚不等,卡在锤子的卡槽里用。钎子约拇指般粗,长长短短都有,它们原本都有一尺多长,一直以来在锤子和石磨的洗礼下,钎头披上了卷发,像是戴了顶圆帽,钎子尖在生活的磨砺中被磨去铅华。

中国人做事讲究心平、气和、稳重,锻磨也是一样,磨要稳,面要平,齿要直。锻磨时,一手握稳钎子,一手持锤子敲击。锻磨掌握的是力道,用力过大会敲破齿牙,用力过小不出活儿,而且不同的位置也要把握好不同的力道。铁锤敲击着铁钎,在坚硬的齿牙上一道一道地划过,不时溅起一束束火花。开凿到磨芯细小的齿牙时,必须一锤紧贴一锤地凿,力度要一致,其严格的程度到了在同一个地方容不下两锤的击打。

人们都说         ,父亲学会的手艺很多,榨油、建油坊、酿酒、做豆腐……这么多的手艺却并没有改变他贫穷的人生。石磨渐渐被机械加工所代替,锤子的作用也逐渐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它们如同中国千千万万的劳动工具一样,在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后,消亡于机械和电子时代。


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横线上,恰当的一项是(     
A.艺高人胆大B.艺多人不穷
C.艺多不压身D.工多出巧艺
2023-12-15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1 词语的使用和分析 对点训练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费老说,中国要富,首先要让农民富;而农民致富,要靠乡镇企业和搞好小城镇建设。这是中国农民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年前,我提出这个课题时,中国的小城镇还在娘胎里,我的研究还是__①__。而今天,小城镇已是星罗棋布,它在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重要了。因此,现在不能再就小城镇谈小城镇了,而___②___放到中国城市化体系的大框架里来研究,小城镇的发展要以全国现代化为大背景,作出___③____的长远思考和选择。费老解释说,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高层次的中等城市的带动,而目前不少中等城市对周边小城镇的辐射能力十分有限,好比“赶鸭子上架”。这个问题必须解决。作为城市网络中的一个“结点”,中等城市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定要增强对小城镇及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对于中等城市的发展___④___,费老形象地称之为“串糖葫芦”——即把铁路或公路沿线的中等城市像糖葫芦一样串起来,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纸上谈兵     必需     前瞻性     遐想
B.向壁虚造     必需     前瞻性     设想
C.向壁虚造     必须     战略性     遐想
D.纸上谈兵     必须     战略性     设想
2023-12-21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1 词语的使用和分析 对点训练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________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2)在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________宣告终结。
(3)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________;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4)我们走过了闽、粤、湘、黔、桂、滇、川、康、甘、陕,共十一个省,根据一军团的统计,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这确实是一次远征,一次名副其实的、______的长征!
A.促进   管治   表明   前所未有B.推进   管制     说明   空前绝后
C.推进   管治   说明   前所未有D.促进   管制     表明   空前绝后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常说乡土是精神的原乡,但另一方面却又很难         ,在工业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早早         了与乡土的联系。当我们的孩子只会隔着电脑屏幕偷菜,却分不清四季时令;虽然会弹奏贝多芬的《田园》,却从不曾体会那份宁静与安逸;只知道名校投行,却丝毫不了解一直默默滋养他的乡土中国,那该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我们总说良好的教育是为了开阔孩子的视野,殊不知这个视野应该是双向的,不仅是向上的,是上海纽约,是国际,(     )。只有双向的维度才能构建完整的视野,从而形成全面的认知,发现更多的可能,才不会在一味努力向上的过程中迷失、挫败,不会因为那些所谓的唯一目标而让人生的路越走越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有意识地在文学的世界里为孩子         一个完整的世界,这既是对过去和故乡的追念,又是         给未来的人性人情,在实践儿童文学本土化的同时,也让文学有了自觉的归依和生长。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言行一致       切断       创造       呈献B.知行合一       切断       搭建       呈现
C.言行一致       隔绝       搭建       呈献D.知行合一       隔绝       创造       呈现
2023-12-14更新 | 21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母亲几乎年年都买水仙,赶上春节前后         开放,暗香         ,照亮沉闷的室内。在户外,顶属杏花开得最早,随后梨花、丁香、桃花,风卷花香,熏得人头晕,昏昏欲睡。小时候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那时尚不知有花粉过敏一说。

等到槐花一开,夏天到了。国槐乃北方人性格,有一种恣意妄为的         之美。相比之下,那淡黄色的槐花开得平凡琐碎,一阵风过,如雨飘落。槐花的香味儿很淡,但悠远如箫声。

……

暴雨似乎来自体内的压力。当闷热到了难以忍受的临界点,一连串雷电         ,青春期的躁动得到某种程度的释放。雨一停,孩子冲向马路旁阴沟上,一边螳水一边高叫:下雨啦,冒泡啦,王八戴上草帽啦……


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愀然       浮动       狞厉       震耳欲聋B.悄然       涌动       狞厉       惊天动地
C.悄然       浮动       狰狞       惊天动地D.愀然       涌动       狰狞       震耳欲聋
2023-12-14更新 | 19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学校开设法律必修课,培养学生的公民和法律意识已刻不容缓;唯有如此,我国才能向现代化的         国家迈进。
②这本         精美的专著,系统介绍了清代绘画艺术的成就和流派,深受广大绘画爱好者欢迎。
③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发表声明。声明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明确阐述了政策主张,指出“台独”没有和平,分裂没有稳定。
④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可是我们周围有些人,却总是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由别人来         自己的命运,这是很可悲的。
A.法制       装饰       受权       定夺B.法治       装潢       授权       决定
C.法治       装帧       受权       决定D.法制       装饰       授权       定夺
2023-12-04更新 | 20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