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 高一 期中 2023-12-28 10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可以反映出某个地区人们的精神生活,能够表现出一个地区特定的历史和意识形态。从乡土文化的组成来看,乡土文化具体包括生活方式、村规民约、民族族谱、历史传统等等,具体可以将其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不论是哪个方面的内容,在进行乡镇建设时我们都应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做好相关的传承和创新工作。

优秀的乡土文化可以对经济起到助推作用,很多的古建筑、名人故居、自然景观等等都可以被用作商品开发,同时乡土文化产品的开发也可以帮助带动乡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从而帮助促进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乡土文化是上千年来中华民族赖以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直接动力。优秀的乡土文化又可以有效提升农民恋家的情结,激励农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乡镇建设中来。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也来源于乡土自信,这是农耕文明的精髓,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源泉。乡土文化承载着农耕文明的基因,可以鲜活地呈现出一个地区的地方特色,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土文化是在长期农耕社会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特定条件下人民和群众的共同精神财富,是村规民约的集中体现。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还可以帮助激发村民的荣誉感、自豪感、群体认同感和集体责任感,从而更好地对人们的各项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乡土文化的传承也应当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积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原本乡土文化中存在的一些合理的东西可能会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显得不合时宜,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其果断地摒弃,从而帮助有效推动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例如,在传统的乡土文化中人与人之间是通过血缘联系的,如果超出这个边界,就会缺乏公平公正性,这种传统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显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逐渐摒弃这种文化。另外,在传统的乡土文化中存在的宗族力量,我们不能说它的存在是错误的,因为不可否认它的存在确实有一定的作用,它可以将人和人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但是换个角度来看,这种宗族力量的存在也有着不好的一面,如果有居心不良的人利用这种宗族力量将人们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威胁社会的逆流,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危害。因此在传承乡土文化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对传统的乡土文化进行传承,还应当对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及特点进行分析,树立正确的扬弃态度,让乡土文化可以真正地为乡村振兴发挥作用。

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城乡要素单向流动,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我们应当重点强调城乡要素之间的互动,从而实现城乡地区的融合发展。同时,在乡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也应当注意对城乡文化的融合,让城市文化可以进入农村,从而实现共同的文明进步。

乡土文化弘扬的基础就是人,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人才的流动一直都呈现出单向流动的特征,农村的人才一旦进入到城市就不愿再回到乡村,返乡建设更是成为遥不可及的梦。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也在不断地加大对农村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扶持力度,积极采取“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驻村扶贫”等措施来帮助提升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水平,向农村地区输送源源不断的高科技人才。但是从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农村地区的高科技人才还是比较匮乏,这主要是因为在向乡村地区输送人才的过程中涉及一些行政性的因素,而农村地区并没有建立起相对应的人才引进制度以及考核制度,这样一来就会让返乡知识人才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并不能很好地融入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总而言之,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可以切实提升农村地区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战略,优秀的乡土文化就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和直接推动力,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乡村振兴战略又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相关领导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乡土文化对于农村地区发展的意义,从而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来对乡土文化进行调整,让其可以更好地在农村地区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作用。

(摘编自邢千里《新时代乡土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研究》)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地方的乡土文化能够有效提升当地人的恋家情结,能够激发当地人建设家乡的热情。
B.乡土文化是当地人共同精神财富和村规民约的集中体现,能够约束人的行为。
C.依托血缘建构起来的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缺乏公平公正性,明显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
D.优秀乡土文化能推动乡村振兴,依托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就是乡土文化振兴。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地方的建筑、食物、村规民约是当地人智慧的结晶,它们能帮助外界走进当地人的精神世界。
B.帮助当地开发乡土产品有利于提高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可见传承乡土文化需要重视其经济价值。
C.传统宗族文化形成的宗族力量容易被居心叵测之人利用危害社会,因此现代社会不能将其传承。
D.某地实施了制定的系列乡村振兴计划,效果却不理想,有可能是当地忽略了人才队伍的建设。
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乡土文化是经过千百年社会实践形成的行为习惯、道德规范及价值观念,代表着农耕时代的文明和成就。
B.乡土文化承载着农耕文明的基因,能够规范秩序和为乡村振兴奠定文化基础、提供充实的精神支撑。
C.乡土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建设乡村文化需要在去糟取精基础上进行传承和创新。
D.传承乡土文化需要对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特点进行分析,让乡土文化切合当下新的社会环境需求。
4.某偏远山区养儿防老、重男轻女思想非常严重,当地政府准备进行治理。请你结合文章给政府提供几条治理措施。
2023-12-2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地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

材料二: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节选自铁凝《哦,香雪》)

材料三: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但是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

(节选自孙犁《荷花淀》)

5.下列对选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的新媳妇有着笑而不语、美丽娴静的别样韵致,“半晌”二字足见新婚被子的珍贵和她情感上的不舍,也因此更见出人物形象的真实。
B.材料二中“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的自动铅笔盒,象征着文化、知识、现代文明,体现了香雪对新生活的向往。
C.材料二写到“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香雪端详铅笔盒之后,希望同伴们盘问她,这是少女虚荣心的表现,也意味着纯真而质朴的乡村文化的失落。
D.材料三中“柔滑修长的苇眉子”“在她怀里跳跃着”,这两句活画出了水生嫂有着优美的劳动姿态和娴熟的编席手艺。
6.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选文写新媳妇的肖像、神态、动作以及“我”的解释,但不写新媳妇的语言,目的是写出新媳妇在贫寒中仍然保持着温润的美好。
B.材料二,作者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山村少女纯真善良、洁白无瑕的心灵,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C.材料三,在皎洁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两个充满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劳动场面诗化了。
D.材料一写新媳妇的神态、材料二写香雪的动作、材料三写水生嫂的劳动场面,都有着清新的笔调、温婉的用词以及灵动的叙述节奏,勾勒出一幅“文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画面。
7.请根据小说的特点,分别给三则材料拟写标题,每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8.三则材料都有着相近的风格,是“诗意小说”的典范。请结合文本,从矛盾冲突、景物描写、人物描写、人物特点四个角度中任选两个角度,分析“诗意小说”的特征。
2023-03-04更新 | 139次组卷 | 18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现代诗歌,完成小题。

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9.下列对《乡愁四韵》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依次选用四个极具特色的不同意象来抒发诗人久积于心、难以忘怀的乡愁情结。
B.本诗围绕不同的意象展开层层联想,由此及彼,极大地丰富了乡愁的情感内涵。
C.不说“红海棠”而说“海棠红”,是为了强调“红”的鲜艳灿烂,与后文的“血”自然相连。
D.从“醉酒”到“沸血”,从“家信”到“母亲”,表现了诗人情感渐趋冷静与理性的变化过程。
10.下列对《乡愁四韵》与《乡愁》两首诗在内容与艺术特色上的比较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歌都是乡愁诗,都表达出特定时期与特定地理条件下所具有的思乡之情和民族情感。
B.两首诗歌意象单纯而有张力,邮票、船票等意象侧重于象征,红海棠、白雪花等意象侧重于写实。
C.在意象的组合上,《乡愁》以时间为线索,意象间有递进意味;而《乡愁四韵》则采用并列的意象组合。
D.《乡愁》不刻意锤字炼句,语言质朴浅显;而《乡愁四韵》则以逆常悖理的语言达到意想不到的诗味与诗情。
2024-01-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言者路。”帝乃解。然帝自是不甚省录。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入其家。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赞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逮开元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违。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沾丐后人多矣。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注:①羸服:衣衫破烂。②行在:皇帝外出停驻的地方。③陈涛斜:地名,今陕西咸阳东。④关辅:地名,指关中及三辅地区。⑤沾丐:给人以利益。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B.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C.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D.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绝言者路”的“绝”与《望岳》中“会当凌绝顶”的“绝”意思相同。
B.“为歌诗”的“为”与《琵琶行》中的“因为长句”的“为”意思相同。
C.“因客耒阳”的“因”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的“因”意思不同。
D.“甫又善陈时事”中的“善”和《论语》中“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善”意思不同。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生活困顿,四处漂泊。他年轻时处境贫困不能有所作为,科考失利后困居在长安;安史之乱中逃往三川,后来又漂泊于剑南、夔州、耒阳等地。
B.杜甫直言进谏,招致疏远。房琯因事被罢免宰相,杜甫为此上疏,肃宗下诏让三司审讯杜甫,后杜甫虽免于责罚,然而皇帝不太接受他的进言了。
C.杜甫忠君爱国,忧国伤时。他喜好谈论天下大事,见解深刻而切中时弊,经常登上吹台抒发怀古伤今之情,在诗中寄托对国事的伤感,对国君的思念。
D.杜甫精于诗歌,备受推崇。杜甫创作的诗歌一改陈、隋浮艳之风,诗风雄浑苍茫,兼具古今之长,对后世影响极大,受到元稹和韩愈的推崇。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
(2)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2023-12-2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