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语文试卷
江苏 高一 开学考试 2024-01-04 11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作文主题、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较易(0.85)

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Ahào hàn)无边的历史长河里,每一处文化遗产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它们或静卧一,聆听时间的)语;或处于喧市,默视着行人luò yì bù jué)。B】文化遗产有大小之分,大者,见证沧桑巨变,小者,凝聚柴米油盐。但不论大小,它们就在人们身边,在日复一日的岁月更迭中然沉淀着历史,记载着历史文脉。C】我们应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讲好它们的故事。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一(yú/yǒng)        然(qiāo/qiǎo)
2.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3.文中三处画线句,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AB.BC.C
2024-01-0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语文试卷

二、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混合默写 | 较易(0.85)
4. 小语发现诗文中记载了不少宝贵的“文化遗产”。以下是他罗列的遗产名录,请帮他补充完整。
遗产名录诗文出处评价
三峡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_______,良多趣味。郦道元《水经注》奇绝山水,地理要地。
西湖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诗意西湖,_______
富春江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富春江水,清澈见底。
赤壁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历史遗迹,醒世哲思。
2024-01-1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语文试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杭州拥有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三处世界遗产,都属于物质文化遗产。站在迎接亚运会、打造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窗口的历史节点上,杭州要___________,擦亮三大世界文化遗产金名片,深化“后申遗时代”的遗产保护与探寻工作,打造世界遗产保护的“杭州样板”。

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还拥有不少来自百姓之手的民俗技艺。例如西湖绸伞,选料考究,制作精巧。它的伞面采用特制的伞面绸制作,薄如蝉翼,织造细密,色彩瑰丽,图案有西湖十景、龙凤等。伞骨则采用江南独特的淡竹制成,“百里挑一”的竹子还要经过擦竹、编挑、整形等十多道工序,保证其任凭烈日曝晒、风雨侵袭也不弯曲变形。

5.填写在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丝不苟B.就地取材C.因地制宜
6.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7.根据资料,给西湖绸伞填写下联。
上联:轻巧绸面绘山色       下联:
2024-01-0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语文试卷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甲】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艾青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19321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

【乙】

我的创作生涯

艾青

我少年时酷爱绘画。

我念初级中学时,受民主思想的冲击,和同学一起上街游行,喊口号。

一九二八年中学毕业那一年,北伐军路过金华县城,我们到郊外去迎接,在操场上举行军民联欢会。

一九二八年夏天,我考入杭州的国立西湖艺术院绘画系,念了不满一个学期,院长看了我的画,说了两句关键的话:“你在这里学不到什么,到外国去吧。”

一九二九年春天,我就随同几个同学怀着浪漫主义的思想,像从家里逃跑似的,到法国巴黎去了。

最初家里还可以接济,不久就断了支援。我在一家中国漆作坊找到了工作。有时工作半天,就到蒙巴纳斯一家画室画素描,而我早已爱上后期印象派的画家们了,看不起“学院派”的绘画。

我曾经说:“我在巴黎度过了精神上自由,物质上贫困的三年。”但是我亦没有饿过肚子。我阅读了一些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也读了些哲学书籍,文学读得比较多的是诗。我就像水上漂浮的草随波逐流。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军轻而易举地占领我国东北的土地,民族危机一天天地深重了。

在巴黎,我参加了反帝大同盟的一次集会,我的第一首诗《会合》就是这次集会的记录。一天,我在巴黎近郊写生,一个喝醉了的法国人走过来,向我大声嚷嚷:“中国人!国家快亡了,你还在这儿画画!”一句话,好像在我的脸上打了一个耳光。

一九三二年初,我因家里几乎断了接济,准备回国,而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激起我国军民的抵抗。我经过一个月零四天的时间,到上海,战争已经结束。国民党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当我看到闸北一带的断墙残壁时,我几乎要哭了。

(节选)

【丙】

艾青诗歌中的“文字绘画”之美

荆利霞

艾青说:“绘画应该是彩色的诗,诗应该是文学的绘画。”

艾青早年的绘画经历,使他的人生与绘画结下不解之缘,这段经历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画家的眼光去观察和捕捉生活中的事物,以画家的敏感去感知生活、书写诗歌,这也为他之后的诗歌创作增添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A)之美

在艾青的诗歌中,一般带有印象画派的印记,即用表示线条、形状的词语,在诗歌中勾勒和布置画面,并由此形成独具构图美的诗歌。

比如他笔下的《公路》“绵长的公路/沿着山的形体/弯曲地,伏贴地向上伸引”,运用像“绵长”“山的形体”“弯曲”“向上”“伸引”等表示线条性的词语,将公路的走势与形态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再比如《西伯利亚》“从山坡到山坡/电线架和电线/一直向天边伸引……”用“从……到……”“伸引”等词语,给我们视觉上以由近及远的审美体验;又如《会合》和《太阳》,用“烟圈”“圆体”等描述物体形状的词,给读者呈现了一幅形象逼真的画面。再如《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在上述诗歌中,艾青以画家的敏感发掘画面潜在的线条结构和形状,进而用语言艺术创造出极具构图之美的诗歌意境。

B)之美

梵高说:“画里面的色彩,就是生活里的热情。”艾青也说:“一首诗里面……没有色调,没有光彩,没有形象,艺术的生命力在那里呢?”可以说,在艾青的诗歌中,色彩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首先表现为以彩寓象。在艾青的诗歌中,某些色彩被赋予了一定的隐含意义。比如在《那边》《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中用黑色表示黑暗、灾难、不公;在《生命》《吹号者》《冬天的沼泽》中用灰白色表示忧伤、难过、低沉;在《他死在第二次》《红旗》中用红色表示光明、热情、活力、希望;在《手推车》《风陵渡》中用黄色表示荒凉、失落、哀怨;在《呼喊》《北方》《绿色》中用绿色来表示生命、活力、朝气;在《向太阳》《小蓝花》《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用紫色表示悲痛、深沉、高贵等。

其次是原色的并列与堆叠。凭借着原色的并列以及不同颜色之间的堆叠往复,不仅勾勒出一幅极具审美享受的诗歌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体验,而且在这些色彩词语的并置与堆砌中,作者赋予这些色彩词之上的象征意义与附加情感被更加强烈地表达了出来。比如《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用绿色的并列与堆叠,强调了诗人内心对于勃勃生机的渴望之情;又如《那边》“黑的河流,黑的天/在黑与黑之间……”用黑色的往复循环,强调社会的黑暗和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再如《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C)之美

艾青在《母鸡为什么下鸭蛋》一文中提到:“诗比起绘画,诗它的容量更大。画只能描画一个固定的东西;诗却可以写一些流动的、变化着的事物。”艾青不仅借用印象派的线条运用和色彩并列之法,还巧妙地使用了动词,使诗歌更具笔触的表现力之美。

比如在《湖心》中用“荡碎”“映着”“飘”等动态词语,将镜面似的湖面的寂静打破,恰似诗人“颤震的心灵”一般的不平静;再如在《当黎明穿上了白衣》中,用“颤栗”一词,。艾青在诗中使用这种极具表现力的动词,一方面使诗歌呈现“颤动”的画面效果和动态之美;另一方面,又使得诗歌勾勒出的和谐画面出现激烈冲撞与矛盾冲突,以此表达诗人当时内心的复杂情感,在情感上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艾青说:“诗人必须是一个能把对于外界的感受与自己的情感思想融合起来的艺术家。”艾青的诗歌,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融入了时代情感与个人思考,正如他自己对诗歌的要求——“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节选,有删改)


【阅读甲诗】
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青的这首诗不拘泥于形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并不整齐划一,富有散文美。
B.“乳液似的”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烟的清新感、流动感与缥缈的美感。
C.结尾的“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叹,但全诗出现两个“看”字,难免有重复之嫌。

【阅读丙文】
9.请将丙文的小标题补充完整,并思考其有何好处。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好处:____________
10.文章多处引用艾青的原话,有何作用?
【阅读甲诗与丙文】
11.甲诗可作为论据,放在丙文的①②③处。请结合上下文,分别为丙文补写三个论据。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阅读三则材料】
12.丙文指出,艾青的诗歌“融入了时代情感与个人思考”。请阅读上述三则材料,结合“黎明”意象与作者生平,分析甲诗的思想情感。
13.请结合整个答题过程,小结诗歌阅读的方法。
2024-01-0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语文试卷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下面是苏轼不同时期的作品,请阅读并完成相关题目。

【甲】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游白水书付过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俛仰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丙】

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注释】①本文于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轼贬官惠州(今广东省惠州市)时所作,此时苏轼年五十九岁,风烛残年,政治上失意,兄弟同窜,家属离散,病骨支离。②山烧:火烧云。③汰:水波。④珠璧:指水中月影。
14.参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重点词方法解释
俛仰数谷查阅字典法:①dù越过,度过;②dù限度;③duó估计,推测;④duó衡量
影颓然参考成语:瞻前
其源殆可关注活用:其心志
15.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
16.苏轼写景,寥寥数笔,描写生动。请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17.苏轼的很多诗文成为后世的“旅游指南”。晓文想去惠州旅游,请你结合【乙】【丙】中的景物特点,向她推荐白水山和罗浮山。
18.苏轼第一次被贬黄州,写下【甲】文,第二次被贬惠州期间写下【乙】【丙】。面对再次的打击,他的心境是否发生了变化?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
2024-01-0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语文试卷

六、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19. 请围绕“夏”这一主题,用三行现代诗,写出你的发现、你的心声。要求有想象和细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不超过60个字。
三行诗示例:

蔡培国

一条银色的扁担

这端天涯   那端

故乡

档案

麦芒

白纸。黑字

一堆

醒着的历史

2024-01-0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语文试卷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话题作文 | 较难(0.4)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爸妈不理解我?为什么要爱国?……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命的真谛。

请以“为什么”为话题,思考问题答案,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或见闻,可发表见解,也可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2)字数600-800;(3)不得抄袭、套作;(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2023-12-27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导出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7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3
名篇名句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名句名篇默写
3
阅读与鉴赏
4
作家作品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30.85字音  字形  标点符号选择+表达
5-7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对联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190.65仿写句子语言表达
二、名篇名句默写
40.85名句名篇默写混合默写
三、现代文阅读
8-130.4学术论文  传记非连续性文本
四、文言文阅读
14-180.65苏轼(1037-1101)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即事感怀
五、作文
200.4青年成长  生活体验  人生感悟  话题作文话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