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
江西 高一 阶段练习 2024-01-27 14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部中华工匠史就是一部中华工匠的精神史诗。中华工匠不仅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也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品格。

夏朝时就用“正”来为工匠官职命名,如车正、陶正、木正等,显示出中华工匠精神品格的本源属性。“正”为王室官职,乃“规范、标准”之意,其内涵及行为指向守正。工正精神铸成了早期中华匠人守正的精神品格。

周代六官体系中,工官之冬官乃为司空。所谓“司”,即“管理”之义,表现了工官对国家事务的承担与掌管;所谓“司空”,含有“闭藏”“空无”之义,工官的信条与宗旨是藏富于民,反映出工官以民为本的精神品格。周代工匠在司空制度体系下逐渐形成属于时代的工匠精神,即民本精神。汉代,政府改“司空”为“少府”,以统管国家物资调配、器物生产以及山川田赋等。“少府”沿袭了“司空”的精神追求,它不仅有较强的中央集权性质,还体现了国家对工官的政治立场以及民本态度。在文化鼎新发展的汉代,工匠“争芳斗艳”,如将作大匠萧何、长安“机关达人”丁缓、地动仪发明者张衡等。汉代诞生了近乎后世所有的工匠行业、部门与手艺品类,也孕育出具有民本特色的汉代工匠精神品格。

唐时期,以工部制度为前提,以劳动人民的创造为依托,产生了与时代相适应的工匠精神。大唐的文化气象建立在辉煌的物质文明基础之上,唐三彩、唐金银器、唐刀、唐镜等折射出唐代工匠精神的光芒。唐物的定名也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信息,如“库路真”漆器显示了中国南北文化的交融态势。李皋发明“车轮船”体现了唐代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雕漆与金银平脱的创新发展显示出唐代工匠技术的进步。显然,唐代工匠的创新精神品格使得工匠文化走向历史新高,标定唐代工匠精神的新方向。在国家统一和文化大融合中,唐代工匠在诸多领域展现了创新精神,彰显出唐代国家制度对工匠精神品格的涵养与推动。

宋代,中华工匠开创了转型时代的新精神品格。活字印刷、航海罗盘、火药等得到发明和应用,涌现出成千上万的中华名匠,共同锤炼出独特的宋代工匠精神品格。当然,他们也没有丢掉传统工匠一如既往的创新精神。譬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在宋刻雕版一片繁华中窥见“死板”的缺陷,开始进行“活板”试验,最后改进了雕版印刷工艺,展现了宋代工匠的创新精神。总体来看,宋代工匠精神已经向理性精神和美学精神迈进,这无疑是中华工匠精神品格走向成熟的显著标志。

明清时期,在工部制度的推动下,中华工匠精神出现了垂范后世的品格典范——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伴随明代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对工匠制度的不断调整,工匠群体的处境也在不断变化。明早期的工匠制度主要承袭元代,工匠群体以世袭匠户为主,处境极其困苦;明中期国家对工匠制度有所调整,工匠群体以轮班匠、住坐匠和军匠为主,工匠处境略有改善;明晚期的工匠制度较为松散,工匠的处境较为宽松,工匠群体中文人突起,大量文人参与工匠造物活动,由此铸就了具有世界影响的明式工匠精神的人文品格,形成了中华工匠精神的人文精神典范。明代工匠精神的人文传统具有历史进步性,能够主动适应日常化和人文化社会的发展需要,诞生了漆工黄大成、木工蒯祥、瓷工童宾、军匠杨埙、雕工鲍天成等一大批具有人文精神追求的出色工匠,他们的作品展示出明代工匠精神至善的人文化美学倾向。

至明清之际,顾炎武、王夫之、魏源等一大批思想家大力提倡致用实学、崇尚求真的科学精神。在此背景下,清代的工匠也在造物中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淬炼出求真的科学精神,出现了罗盘匠吴鲁衡、针神沈寿、发明家黄履庄等一大批中华名匠。他们在创新实践中不断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共同铸就了中华工匠的精神品格。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多少独具匠心的中华瑰宝,就有多少不可磨灭的精神传承。中华工匠精神根于工正,立于司空,臻于工部。中华工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承载者、实现者、体现者,他们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重要体现。

(摘编自潘天波《中华工匠精神品格》)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车正”“陶正”“木正”是我国古时候的官职名称,其中“正”是“规范、标准”的意思,它是我国工匠精神品格的源头。
B.唐朝的器物命名蕴含丰富的时代信息,人们可从“库路真”这种漆器的命名中看出当时我国南北文化的交融态势。
C.宋代是我国工匠精神品格的转型时期,所形成的新精神品格促使宋代出现大量名匠,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
D.在众多思想家提倡致用实学、崇尚求真的科学精神这一背景下,清代的工匠们也与时俱进,形成了新的精神品格。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代的工匠行业、部门和手艺品类齐全,几乎和后世没有区别,这说明我国工匠精神品格的发展在汉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B.在明代后期,如果工匠的困苦处境没有得到改善,没有大量文人加入到工匠队伍,也许就不能形成明代工匠精神的人文品格。
C.罗盘匠吴鲁衡、针神沈寿、发明家黄履庄等中华工匠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践行者,在他们身上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
D.我国工匠精神品格的涵育、发展和我国国家制度的推动密不可分,从工正到司空、少府,再到工部,都推动了工匠精神的发展。
3.文本的观点之一是我国工匠具有以民为本的精神品格。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堵”为“导”,经过13年的奋斗,最终完成了治水大业。
B.蔡伦革新造纸工艺,用树皮做造纸原料,开创了近代木浆纸的先河,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途径。
C.陆子冈被誉为“治玉圣手”,他一改匠人地位卑微的传统,将自己的名款刻印在玉器上,使匠人的地位得以提升。
D.墨子巧妙化解公输盘的攻城战术,使楚王知难而退,放弃了攻打宋国的计划,从而使宋国民众免遭战火涂炭。
4.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做到思路清晰的。
5.时代不同,工匠精神却一脉相承。林鸣身上体现了文本中所论及的哪些工匠精神?请根据以下材料和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201810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建设这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需要在松软地基上建成世界最长、埋深最大的海底沉管隧道。此前,中国在此领域的技术积累几乎为零。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林鸣在历经两年多艰难攻关后,编写出《外海沉管隧道施工成套技术》,实现了我国相关技术“零”的突破。其中,对于沉管采用半刚性的解决方案成了全球首创的结构设计。施工过程中,林鸣有其“合格”的标准,只是他的“合格”标准,比国际最严格的标准还要严苛。沉管隧道中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国内最严格的标准允许轴线偏差8毫米,但林鸣将误差控制在3毫米之内;一枚纽扣大小螺栓的增加或取消,林鸣都要经过反复比选、充分计算加以论证……面对赞誉,林鸣把他的成功归于港珠澳大桥的所有建设者。他说,“这座大桥的建设者都是劳模,工程都是工人们一点点完成的。要让工人们感受到对他们的尊重。当他们感觉到这种尊重时,就一定会成为更好的工匠,团队就会形成合力”。

2024-01-27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藏红花

毕淑敏

未定国界在图纸上,是空心的断续的点,含着模糊的历史和隐蔽的硝烟。战士田久麦和班长高羔子走在高原上这条虚拟的线中,积雪被军大衣的下摆扫出竹枝样的印痕。

那边是那个国家。这边是这个国家。田久麦入伍一年,刚从机关卫生科下到哨所,这是第一次巡逻。

巡逻路线沿着山谷行进。山谷里壅满了雪。太阳在半天空,迸射出的每一根光线都蓬松粗壮,绞结成巨大的白色链条,由于雪原的渗入和折射,凝成了炫目的光墙,遮天蔽日地矗立在天地之间。拐过山口,积雪已经没腰,两个行走的边防哨兵,像两头笨拙的牦牛,把倾斜的雪原犁出深壕。

在极端的寂静之中,田久麦突然听到近在咫尺的闷哑声响,随即看到高羔子整个身体向后倒去。

这时,田久麦听到了第二次声响。尽管他是个新兵,也分辨出了——这是枪声。他即刻把枪掏了出来。但是,周围一片死寂,好像刚才完全是田久麦的幻觉。

有一个明显的证据,证明这一切不是幻觉。高羔子腹部一片殷红,伤口正汩汩冒血。高羔子是老兵,立刻明白了眼前的一切,说:敌人在背后开黑枪。

田久麦急切地问:敌人在哪里?他摸着自己的枪。

跑了。他们的战术就是打一枪就跑。你追不着他们。高羔子说。

他们是谁?田久麦问。

说不准。枪击中国巡逻兵,如果是他们,高羔子困难地把下巴扭扭,田久麦赶紧表示知道这意思。高羔子闭了一下眼,接着说:就是国际争端了。也可能是叛匪……

我去追他们!田久麦的勇气升腾起来,一个边防军人,看到战友的血,怯懦就一寸寸地变成灰烬。

你追不到他们。最重要的事情是回哨所报告,通知总部。耽误了时间才是哨兵的耻辱。每当一股鲜血涌出,高羔子的语调就黯淡下去,在出血的间歇,高羔子的调子就尽量明亮。

那你怎么办?田久麦说。

把我留在这里。你赶快走。高羔子不由分说。血已经把铺在他身下的羊皮染成艳丽的红色。那些被血浆粘住的羊毛,一簇簇很有生命力地竖起,好像一种惊世的花蕊。

田久麦大声反驳:我不走。我要把你背回去。

田久麦努力搬动高羔子的身体,但是任何微小的动作,都会使高羔子身上的出血更肆无忌惮。高羔子看他这样辛苦,就狡谲地说:你这样背我走,半路上我就死定了。不如你快快回哨所,一来报告了消息,二来也好找担架来救我。

田久麦想想,这也是个办法。他说:班长,那我就听你的话,先走了。你可要在这里好好坚持啊。说着他先把高羔子的大衣铺好,让高羔子比较舒适地躺在上面,再把自己的大衣给高羔子盖上。高羔子火了,说:把你的大衣拿走。没有大衣,你会冻透的。田久麦倔犟地说:我冻不透。你出了这么多血,你才会冻透呢!

说到出血,田久麦一激灵,猛然想起一件事。他把手伸进自己的棉衣,在贴胸的口袋里,摸出一个小瓶子。瓶子色白透明,里面填满了鲜红色的针状物。田久麦把小瓶子在高羔子眼前晃啊晃,欣喜若狂地说:班长,你有救了!

这是什么?高羔子深知自己绝无获救的可能,还是兴趣盎然地问。

这是藏红花啊!田久麦说。

唔,藏红花。大名鼎鼎啊。高羔子聚起渐渐弥散的眼神,打量着珍贵的藏红花,听说这是治不孕症的。你一个大男人,怀揣着这个干什么?高羔子不解。

我老婆不生孩子,听大夫说,是血淤住了。要想生孩子,得把淤血破了,这需要一剂猛药,这药就是藏红花。我时刻带在身边,怕它冻坏了。暖在胸上,保险。田久麦忙不迭地解释着。

这么稀罕的东西,哪儿来的?高羔子元神将散,还忍不住要纠察部下的纪律。他知道,在某些寺庙的佛像肚子里,存有这种奇异的药材。

我哪能坏纪律呢。我在卫生科的时候,服侍过一位重病的老阿妈。她临去世的时候,把藏红花送给了我。田久麦解释。

高羔子说:好吧。赶紧揣好了,探亲带回家给你媳妇大补吧。

田久麦说:班长,你吃。

高羔子愤愤说:我就是伤了,也还是个男人,怎么能吃女人的药?

田久麦着急地说:班长你听我把话说完。老阿妈说,这是一种特异藏红花,用到极大量,出血立止。田久麦说着,用力把瓶塞打开,异香弥散在黄昏的雪原之上,对抗着浓烈的血腥。

田久麦想把藏红花填进高羔子的嘴里,但高羔子牙关已经冷硬了,加上他用力咬紧,红色的针状药草,难以进入。

高羔子说:我不行了,给你媳妇留着吧。

田久麦用力掰开了高羔子的嘴唇,把一撮藏红花填进高羔子的嘴里。藏红花在高羔子的口中融化,鲜红的浆液流入到他失血的胸膛。不知是藏红花的力量,还是回光返照,总之,出血立止,高羔子的精神也拢起来。

兄弟,走吧。我求你了。高羔子柔情地说。

田久麦把小瓶子放在高羔子的手心,说:班长,我走了。藏红花隔一会儿你嚼一撮,它能止住你的血。等着我,你可一定要挺住啊!

田久麦依依不舍地倒退着走了几步,然后猛地一转身,飞快地跑了。

落日的余晖,在极高远的天顶涂抹了疏朗的几丝亮意,从橘红依次褪成橘黄橘青,直至变成橘灰,融入苍茫,渐渐远去。寒风凄厉地扫过冰冷的山谷,像少女的抽泣。

高羔子把小瓶举到眼前细细端详。真是好东西啊!每一根花蕊都如同蝴蝶的长须,细致紧密,蕴含着无数樱红色的颗粒,倒入江河,也许能染红半壁山川。

高羔子本来想把藏红花小瓶一直捏在手心里,后来一想,不妥。他就要死了,若是手一下松开了,小瓶就不知会滚到哪里。高羔子用最后的智慧,为小瓶子找到了一个好去处。他挣扎着把藏红花放在了肚皮上的伤口边。他知道哨所一定会检查他的身体,要查出罪恶的子弹究竟是由何种武器发射。那样,就会看到藏红花了。

高羔子气力耗尽才做妥一切。他舒舒服服地看着森凛的天穹,云霞幻化成一个胖胖的婴儿,在那里微笑。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定国界“含着模糊的历史和隐蔽的硝烟”,战士田久麦和班长高羔子在这样的国界上巡逻,时刻有危险发生。
B.田久麦分辨出声音是枪声之后,他立刻把枪掏了出来,这说明田久麦虽然是个新兵,但也反应机敏,动作迅捷。
C.高羔子对藏红花的来路有所怀疑,田久麦对此心有不悦,但还是进行了耐心解释,说是一位老阿妈感恩赠送的。
D.田久麦没有因藏红花能治妻子的不育症而将它藏起来,他把药塞进高羔子的嘴里,这体现了战友之间感情深厚。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介绍田久麦“入伍一年,刚从机关卫生科下到哨所”,为后文写田久麦带着藏红花等情节埋下了伏笔。
B.和《百合花》以第一人称为叙事视角不同,这篇小说以第三人称为视角,情节随田久麦和高羔子的活动而展开。
C.小说对话描写契合情境、准确传神,如高羔子开始时有些话语较长,而随着伤势越来越重,有些话语就变得较短。
D.小说多次写藏红花的珍异,如“异香弥散在黄昏的雪原之上”,渲染了慷慨悲壮的氛围,有力烘托了人物形象。
8.文中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9.本文的很多细节描写体现了高羔子的形象特点,请任选三处进行简要分析。
2024-01-2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汤问于伊尹曰:欲取天下,若何?伊尹对曰:欲取天下,天下不可取;可取,身将先取。凡事之,必先治身。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故其道而身善矣;行义则人善矣;乐施君道而百官已治矣,万民已利矣。上失其道,则边侵于敌;内失其行,名声堕于外。当今之世,巧谋并行,诈术递用,攻战不休,亡国辱主愈众,所事者末也。

夏后伯启与有扈氏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钟鼓不修,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孔子见鲁哀公,哀公曰:有语寡人曰,‘为国家者,为之堂上而已矣’。寡人以为迂言也。孔子曰:此非迂言也丘闻之得之于身者得之人失之于身者失之人。不出于门户而天下治者,其唯知反于己身者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先己》)

材料二:魏文侯问狐卷子曰:父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子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兄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弟贤足恃乎?对曰:不足。”“臣贤足恃乎?对曰:不足。文侯勃然作色而怒曰:寡人问此五者于子,一一以为不足者,何也?对曰:父贤不过尧,而丹朱放;子贤不过舜,而瞽叟;兄贤不过舜,而象放;弟贤不过周公,而管叔诛;臣贤不过汤、武,而桀、纣伐。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君欲治,从身始。人何可恃乎?《诗》曰:自求伊祜。谓也。

(节选自《韩诗外传》)


【注】①丹朱:尧之子,傲慢荒淫,后被放逐。②瞽叟:舜之父。③象:舜之弟。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此非丘闻得之于身者得之人失之于身者失之人。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指事物的根本、基础的东西,与“舍本逐末”中的“本”词义相同。
B.反,指违反、违背,与《愚公移山》中“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的“反”词义不同。
C.拘,指逮捕、拘禁,与韩愈《师说》中“不拘于时”的“拘”词义不同。
D.之,用作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与《陋室铭》中“何陋之有”的“之”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君如果弃君道于不顾,而是致力于追求机巧权谋、奸诈之术,攻战不止,那么就会导致国家灭亡、自身受辱的处境。
B.夏启和有扈氏交战而不胜,他接受了大臣的建议,没有再次发动战争,而是注重多方面修身,最终不战而屈人之兵。
C.对于人们“治理国家的人,在朝堂之上治理就可以了”这个观点,鲁哀公认为这是迂阔之言,而孔子则持有不同观点。
D.狐卷子用丹朱、瞽叟、象、管叔等人的事例回应了魏文侯怒气冲冲的质问,说明了人贵自立、勿恃他人的道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2)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君欲治,从身始。人何可恃乎?
14.按照材料一的观点,材料二中的魏文侯能否被称为“圣明之君”?为什么?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古风

李白

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

庶女号苍天,震风击齐堂。

精诚有所感,造化为悲伤。

而我竟何辜,远身金殿旁。

浮云蔽紫闼,白日难辉光。

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

古来共叹息,流泪空沾裳。


【注】①燕臣:指战国时的邹衍。邹衍无罪,见拘于燕,当夏五月,仰天而叹,天为陨霜。②庶女:指齐国一位寡妇。她遭杀害婆婆之冤,无以自明,号哭叫天,天为雷霆下击,击毁景公之台。③紫闼:帝王所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写了燕臣、庶女的冤屈,他们的冤屈让天地也感到悲伤。
B.诗人既为古人的冤屈而叹息,也为自己无辜被逐、远离京城而叹息。
C.浮云沉沉,白日暗淡,诗人以此写出自己前路之艰辛、前程之渺茫。
D.从内容判断,本诗可能和《梦游天姥吟留别》创作于同一时期。
16.这首诗歌是如何通过意象来抒发感情的?请结合“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分析。
2024-01-2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