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黑龙江 高一 期末 2024-02-29 5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老舍的小说化(体)戏剧创作经历了不会写戏,以小说的方法去述说———强化戏剧技巧,排斥和否定小说——吸收小说的优长,完成自己的独特创造这样三个不同的阶段,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艰难过程。到底老舍在建构自己小说化戏剧历程中有无排斥和否定小说的做法,确有商榷的必要。但是老舍在探索、追寻小说化戏剧成型的历程中经历了较长的时间,花费了大量精力,甚至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数量较多的失败之作)却是事实,难以否认。并且我们很难否认新中国成立后老舍的《龙须沟》《茶馆》等话剧代表作最能体现老舍小说化戏剧的主要特征。当然,抗战时期的某些话剧可能整体艺术效果较差,但是不排除在小说化戏剧发展过程中也能够体现出某些亮点,例如老舍的处女话剧作品《残雾》,老舍不也总结出两点优长之处吗?所以,笔者认为在总结老舍小说化戏剧艺术特征时,以老舍《茶馆》《龙须沟》等代表作为例理所当然,但不应漠视、排斥其他话剧在推进老舍小说化戏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中外传统的戏剧一般以情节为中心,而且讲究情节的生动性和传奇性。中外传统的戏剧一般是因事设人,事实操纵着人物,明末清初的著名戏剧理论家李渔就视结构为第一。他认为戏剧结构如造物之赋形,必在引商刻羽之先,拈韵抽毫之始就已考虑。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主张情节(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是剧中的行动或事件安排)第一,性格第二。他在《诗学》中明确提出:情节乃悲剧的基础,又是悲剧的灵魂;‘性格’则占第二位。悲剧是行动的模仿,主要是为了模仿行动,才去模仿在行动的人。可以见出,中外传统戏剧理论家非常重视戏剧结构安排,人物只是在戏剧结构中自然带出。

老舍的戏剧则因人设事,让人物领导着事实。《张自忠》《方珍珠》《西望长安》等剧目是典型的因人设事,先由某个人物激起创作欲望,然后围绕中心人物组织其他人物与事件以及戏剧情节与冲突,《龙须沟》《茶馆》虽然先事后人,但最终仍然是因人写事,以人物为主。老舍在创作《龙须沟》的时候,并不把修沟的过程作为表现的重点和目标,而是全神贯注地写出了在龙须沟边生活的普通群众。

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表演艺术,由于需要在有限的时间、规定的场所进行演出,所以选取细小的题材、追求戏剧结构的严谨对一般剧作家来说,是惯常做法。老舍在他的戏剧中却比较青睐小说式的开放结构,不拘泥于一人一事为主线的传统戏剧结构方法,不追求完整的故事情节。小说家兼戏剧家的老舍能够冲破模式化、概念化的桎梏,将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人的性格对比直接引入戏剧领域,打破那种冲突戏一统天下的局面,他在总结《张自忠》写作的经验教训时说:我老是以小说的方法去述说,而舞台需要的是‘打架’。我能创造性格,而老忘了‘打架’。

老舍所指的打架即指冲突。然而,一般戏剧家对这样的戏剧大冲突是十分重视的。

(摘编自王俊虎《诗化戏剧与小说化戏剧》)

材料二:

小说和戏剧是有着天然联系的姐妹艺术,在审美形态上,它们都以情节、人物和对话为审美要素。因此,小说是不可能抛弃戏剧化的。对古今中外的一些小说做深入的考察后,我们可以发现,越是艺术上比较成熟的小说,其艺术精神也就越向戏剧化逼近,越富有戏剧性。但这种戏剧性,是一种深层次的戏剧性,是戏剧性的一种高级形态。

随着小说艺术的发展,小说中表现的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已不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外在冲突,而是进一步向人与人之间的内心冲突和个人思想深处的灵魂搏斗演进。如《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对这对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的心灵冲突做了清晰的展示。清虚观打醮以后,黛玉中暑,宝玉前往探视。黛玉因昨日张道士提亲、宝玉怀揣金麒麟等事,对宝玉心怀不满,形诸言色。而宝玉也因提亲之事心中不快,遭黛玉抢白后,烦恼倍增,两个人原本是一个心,但因为爱之过深,反生猜疑,将真心真意瞒起来,只用假意,结果欲近反疏,弄成两个心。小说将内心独白这一原本属于戏剧的表达形式加以对话式的处理,让宝黛二人各自袒露心扉、倾诉心灵、相互争辩,从而成功地表现了他们在越解释误会越深的情况下急欲表白而又难以表白的特殊心境。

从晚明开始,人们对传奇性有了新的理解,认识到传奇性绝不等于荒诞怪异、凭空捏造,而必须以真实性为基础,所写的事件、细节应具有可信性,合情合理,符合生活的本质真实,做到以,既。一些作家和理论家特别强调传奇性就存在于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之中,小说应该写耳目之内日用起居,写人情物理不奇之奇

晚明出现的以《金瓶梅》为代表的世情小说和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拟话本小说,不再像以往的小说那样主要写王朝盛衰的历史、金戈铁马的厮杀、神魔斗法的怪谈,而是直接取材于社会现实,以普通的市井人物为主人公,细腻地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人物间的矛盾冲突也在这鲜活而又逼真的生活画面中自然而然地展开,情节带有一种轻戏剧化的色彩。如《金瓶梅》第五十六回中的帮闲人物常时节由于家中穷困,无钱缴纳房租,被房主人催逼搬家,因此经常遭到妻子的责备和辱骂。后来他得到了西门庆接济的十几两银子,顿时变得神气十足。他回家后先不开口,待妻子骂完后,便将银子摆在桌上。妻子来抢不给,妻子问话不回答,妻子赔笑脸也不理睬,还提出明日自去别处过活,弄得妻子因惭愧而掉泪。常时节先卑后傲,而他的妻子则前倨后恭,产生这一戏剧性变化的原因,是常时节有了钱。小说通过对常见的夫妻纠纷的细致描摹,写出了金钱对人性的毒害和扭曲。

戏剧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它通过一连串的由背景、人物动作和对话组成的场景,把错综复杂的生活矛盾及其发展过程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小说创作中的场景法,就是按照戏剧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生活场景来构筑故事。这一手法对第三人称叙述做了严格的限制,叙述主体失去了全知全能的特权。他只是一个超然物外的叙述者,以不带任何个人感情色彩的纯客观的态度进行叙事,仅仅叙述能够直接感知到的人物活动的环境以及人物的对话和动作,他所知道的比作品中的人物还要少。这种叙述者小于人物的叙述视角,人们称之为戏剧化视角。像戏剧中的导演从不登台出场一样,这个客观化的叙述者有意识地隐退于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的背后,一切都让出场人物以直观而又蕴含个性的言行向读者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内心波澜以及作品的精神意蕴,都留给读者自己去分析思考,叙述者不妄加评议。场景化手法能增加小说的直观性和生动性,赋予故事以即时性的戏剧效果。

(摘编自皋于厚《小说戏剧化的两种形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老舍在戏剧创作上花费了大量精力,并且出现了较多数量的失败之作,这都为他“排斥和否定小说”的说法提供了依据。
B.老舍在抗战时期的话剧艺术效果较差,虽然这些话剧还是存在亮点,但是对老舍“小说化戏剧”的创作探索起不到推动作用。
C.亚里士多德认识到情节和人物性格一样,会对戏剧产生重要作用,他对戏剧的认识比我国古代戏剧理论家李渔更为深刻。
D.戏剧文本中的叙述者可以像导演一样隐居幕后,而人物性格仍可以客观显示出来,这样的客观显示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与小说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有着不同的呈现方式和艺术规律,但又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着。
B.越是艺术上比较成熟的小说,越具有一种深层次的戏剧性,这样的观点在《红楼梦》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C.晚明出现了世情代表小说《金瓶梅》,因此人们对传奇性有了新的理解,认识到文学创作要既“真”又“奇”。
D.钱使常时节和他的妻子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不仅真实自然,还表现出了金钱对人性的腐蚀。
3.下列最能体现亚里士多德“情节乃悲剧的基础,又是悲剧的灵魂”观点的是(     
A.理想的悲剧是通过“突转”和“发现”而达到结局的行动。
B.悲剧具有普适性,极易让人感同身受,从而引发人们的怜悯与恐惧。
C.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D.悲剧源于古希腊,由酒神节祭祷仪式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
4.根据材料一中关于老舍小说化戏剧特点的相关内容,完成表格。
论证方法内容特点
中外传统戏剧“因事设人”。突出老舍小说化戏剧的特点。
列举老舍《张自忠》、《方珍珠》、《西望长安》、《龙须沟》等剧目。
引用论证论证了老舍的戏剧淡化冲突,打破“冲突”戏一统天下的局面。

5.小说戏剧化转变为高级形态时,小说的戏剧性也大致发生了一些变化,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此变化。
2024-02-29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倪焕之

叶绍钧

吴淞江上,天色完全黑了。浓云重叠,两岸田亩及疏落的村屋都消融在黑暗里。近岸随处有高高挺立的银杏树,西南风一阵阵卷过来涌过来,把落尽了叶子的树枝吹动,望去像深黑的人影,披散着蓬乱的头发。

江面只有一条低篷的船,向南逆风行驶。后艄两支橹,天气很冷,他们摇橹的手都有棉手笼裹着。手里的橹,每一回扳动都得用一个肩头往前一掮,一条腿往下一顿,借以助势。

舱里小桌子上点着一支红烛。靠后壁平铺的板上叠着被褥,一个二十五六的人躺在上面。他虽然生长在水乡,却似乎害着先天的晕船病,船身晃几晃,便觉胃里作泛,头也晕起来。加上逆风,上船时便横下来,到现在还不曾坐起过。躺着,自然不觉得什么。近视眼悠闲地略微闭上,一支卷烟斜插在嘴角里,一缕青烟从点着的那一头徐徐袅起,可见他并不在那里吸。他的两颊有点瘦削,端正的鼻子,不浓不淡的眉毛,中间加上一副椭圆金丝边眼镜,就颇有青年绅士的风度。

在板床前面,一条胳臂靠着小桌子坐的,是一个更为年轻的青年。他清湛的眼睛凝视着烛焰,正在想自己的前途。他感觉烦闷的生活完全过去了,眼前闷坐在小舱里,行那逆风的水程,就是完篇的结笔。等候在前头的,是志同道合的伴侣,是称心满意的事业,是理想与事实的一致。这些全是必然的,犹如今夜虽然是风狂云阴的天气,但总有个笑颜似的可爱的朝晨。

初次经过的道路往往觉得特别长,更兼身体一颠一荡地延续了半天,这坐着的青年不免感到一阵烦躁,移过眼光望着那躺着的同伴问道:快到了吧?虽然烦躁,他的神态依然非常温和,率真;浓浓的两道眉毛稍稍蹙紧,这是他惯于多想的表征。

你心焦了,焕之,那躺着的用两个指头夹着嘴里的卷烟,眼睛慢慢地张开来。真不巧,你第一趟走这条路就是逆风。他敲着板门问道:阿土,陶村过了么?刚刚过呢,至多点半钟可以到了。

知道今天逆风,一定在校里等着你。他想你想得急切呢。今天我去接你,也是他催得紧的缘故。不然,等明后天息了风去不好么?

焕之有点激动,讷讷地说:树伯,我只怕将来会使他失望。不过我愿意尽心竭力服务,为他的好意,也为自己的兴趣。

你们两个都喜欢理想,这一点颇相像。树伯斜睨着焕之说。

这由于干的都是教育事业的缘故。教育事业是培养人的,——人应该培养成什么样子?人应该怎样培养?——这非有理想不可。焕之清朗地说着。

老蒋大约也是这样意思。树伯闭了闭眼,继续说:所以我曾经告诉你,他做好一篇对于教育的意见的文章,那篇文章就是他的理想。

你记得他那篇文章怎样说么?焕之的眼里透出热望的光。

他开头辨别什么是性,什么是习,又讲儿童对于教育的客受与排斥,又讲美育体育的真意义,——啊!记不清楚,二十多张稿纸呢。

有这样热心的人!焕之感服地说。便悬拟蒋先生的容貌,举止,性格,癖好,一时又陷入沉思;这样想时,不免欣慰而且兴奋。

树伯把两腿蜷起一点,又把盖着的被头角掀了一掀,耸耸肩说:事情往往不能预料。早先你当了小学教员,不是常常写信给我,说这是人间唯一乏味事,能早日脱离为幸么?

唔,是的。焕之安顿了心头的欣慰与兴奋,郑重地答应。

到现在,相隔不过一二年,你却说教育事业最有意义,情愿终身以之了。

记得给你写过信。焕之现出得意的笑容,后来我遇到一个同事,他那种忘了自己,忘了一切,只知为儿童服务,只知往儿童的世界里钻的精神,啊!我说不来,我惟有佩服,惟有羡慕。

焕之把身子坐直,望着前方,似乎透过了前途浓厚的黑暗,已望见了正去就事的校里的好些学生。

像蒋先生那样,他没有事做,树伯说得很淡然,田,有账房管着;店,有当手管着;外面去跑跑,嫌跋涉;闷坐在家里,等着成胃病;倒不如当个校长,出点主意,拿小孩弄着玩。

焕之看了树伯一眼,他对于弄着玩三个字颇觉不满,想树伯家居四五年,不干什么,竟养成玩世不恭的态度了。便说:你怎么说玩?教育事业是玩么?

哈哈,你这样认真!树伯狡笑着说。字眼不同罢了。你们说研究,说服务,我说玩,实际上还不是一个样?——老蒋如果处在我的地位,他决不当什么校长了。你想,我家里琐琐屑屑的事都要管,几亩田的租也得磨细了心去收,还有闲空工夫干别的事情么?

焕之觉得他突然是中年人了,老练,精明,世俗,完全在眉宇之间刻划出来。

树伯半睡半醒地迷糊了一阵,忽然坐起来敲着板门问阿土道:进了港么?

进了一会儿了,学堂里楼上的灯光也望得见了,阿土的声音比刚才轻松悠闲得多。

我上船头去望望!焕之抱着异常兴奋的心情,把前面板门推开,两步就站在船头。一阵风过去了,他开始嗅到清新而近乎芳香的乡野的空气,胸中非常舒爽。犬声散在远处,若沉若起,彼此相应。前面二三十丈远的地方,排列着浓黑的房屋的剪影。中间高起一座楼,楼窗里亮着可爱的灯光。灯光倒映河心,现出一条活动屈曲的明亮的波痕。

啊!到了,新生活从此开幕了!焕之这样想着,凝望楼头的光。一会儿,那光似乎扩大开来,挡住他的全视野,无边的黑暗消失了,他全身浴在明亮可爱的光里……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的景物描写极力渲染大风等景象,衬托了倪焕之因前途渺茫而苦闷压抑的心理。
B.摇橹船工“一掮”“一顿”动作的细节刻画,形象地写出了大风中摇船的艰辛。
C.“虽然烦躁,他的神态依然非常温和,率真”,表现了倪焕之持重的特点。
D.躺在船舱里的是树伯,虽然年轻,但已显示出老练、精明、世俗。
7.关于文中谈论蒋先生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树伯的谈话中可以看出,蒋先生对倪焕之来校任教怀有很高的期待。
B.蒋先生关于儿童教育、美育体育的研究,让倪焕之对他充满了崇敬和向往。
C.在树伯看来,蒋先生既有追求教育理想的一面,也有追求生活实用的一面。
D.蒋先生选择当校长的主要原因是既不想到外面跑四处跋涉,又不想在家里闷坐成病。
8.船行江上,倪焕之的情感随着他的所见所感而逐步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9.有人说,结尾显得过于直白,应该去掉;也有人说结尾的表达效果更好,应该保留。是否应该保留结尾?请谈谈你的理解。
2024-02-2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焉。对曰:宫之奇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将不听。乃使荀息假道于虞,曰:冀为不道,入自颠柃,伐溟三门。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敢请假道,以请罪于虢。虞公许之,且请先伐虢。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夏,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

材料二: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从,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注】①屈产之乘:屈地所出的良马。垂棘之璧:垂棘所出的玉璧。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且A少B长C于D君E君F昵G之H虽I谏J将K不L听
A.EHJB.EHKC.BEHD.BEJ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指“借、借助”,与《劝学》“假舆马者”中的“假”词义相同。
B.存,指“在、存在”,与《短歌行》“枉用相存”中的“存”词义相同。
C.表,有“外表、外面”之意,如“山河表里潼关路”,材料二中的“表”,指屏障。
D.冯,同“凭”,与《赤壁赋》中“冯虚御风”的“冯”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两次假道伐虢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晋献公心狠手毒,其一不惜以本国宝物为诱饵,其二六亲不认,不顾同宗亲情,唯利是图。
B.晋献公因采纳了荀息的建议成功“假道于虞”,灭了虢、虞;而虞公未接受宫之奇的劝谏,最后导致灭国的悲剧,可见谋士是成败的关键。
C.当虞公被“同宗”的温情面纱蒙蔽时,宫之奇以历史事实和反问的形式反驳了虞公的错误观点。
D.当虞公抱着“享祀丰洁,神必据我”的幻想时,宫之奇引经据典,指出存亡在人不在神,应该实行德政。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
(2)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2024-02-2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①公元1161年11月,虞允文大败金兵于采石江上,张孝祥当时因在抚州(古时为楚地)未参加战斗,闻此喜讯后写下这首和词。②剩,更加。燃犀处,此处看采石江。③周与谢,即周瑜与谢玄,二人分别指挥了赤壁之战、淝水之战,④《南史·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胸怀大志,曾对叔父说:“乘长风破万里浪。”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雪洗虏尘静”是说金人掀起的战争风尘被雪洗净,赞扬了虞允文采石江大捷,充满胜利的喜悦。
B.面对关塞局势,词人用“剪烛看吴钩”的动作细节,表现出想要上阵杀敌、建立功业的迫切心情。
C.本词中“小乔初嫁”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小乔初嫁了”一句,都衬托了周瑜的儒将气质。
D.全诗笔墨酣畅,音节振拔,奔放中有顿挫,豪健中有沉郁,闪耀着时代的光彩,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融入词中,自然贴切,舒卷自如。
15.借典抒情是诗词常用的手法,本词下片借典故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4-02-2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人苇岸曾说“观看日出,则像等待伟大英雄辉煌的诞生”,《登泰山记》中,姚鼐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致描绘了“英雄诞生”最初的瑰丽画面。
(2)《赤壁赋》开篇,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时,吟诵《诗经》中的篇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苏轼感慨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2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乌梅30g、陈皮8g、薄荷8g、桑葚8g、山楂20g、甘草5g……这段时间,______酸梅汤的中药饮方火出圈,成为风靡网络的时尚养生方式。可以现熬现喝,甚至还能根据个人体质调配药材,(     ),令广大网友感叹原来打败奶茶店的居然是中药房

在奶茶、汽水、咖啡等饮品研发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各种花式新品也令广大消费者______、褒贬不一。这种情况下,早就拥有极高国民度的酸梅汤又何以迅速______、收获广泛好评?事实上,这恰恰反映出大众心底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认可与信赖。从客观角度讲,相较于市面上许多商业化产品可能含有的添加剂及食品安全风险,由于中药饮方实现药理学原理,材料安全透明,让人喝着放心,更能赢得消费者青睐。从现实反馈看,许多人品尝中药版酸梅汤后纷纷表示其风味独特”“价格美丽”“健康养生,完全凭实力打败市面上各种甜腻饮品,更点亮了传统配方的当代优势。可以说,随着健康饮食的养生观念越发深入人心,中医药文化始终坚守的健康养生理念与实践经验,也与当下的时代节奏和大众需求更加______。

(节选自《光明日报》)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副                    应接不暇                    异军突起                    切合
B.一服                    应接不暇                    突出重围                    契合
C.一副                    目不暇接                    突出重围                    契合
D.一服                    目不暇接                    异军突起                    切合
18.下列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药饮方材料安全透明,实现药理学原理,让人喝着放心,更能赢得消费者青睐。
B.由于中药饮方材料安全透明,具备药理学原理,让人喝着放心,更能赢得消费者青睐。
C.由于中药饮方实现药理学原理,材料安全透明,让人喝着放心,更能赢得消费者青睐。
D.中药饮方具备药理学原理,材料安全透明,让人喝着放心,更能赢得消费者青睐。
19.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括号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此实惠、方便又好喝的中药茶饮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B.不少年轻人被如此实惠、方便又好喝的中药茶饮吸引
C.实惠、方便又好喝的中药茶饮将不少年轻人吸引了过来
D.实惠、方便又好喝的中药茶饮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会选择晨跑迎接一天的新生活,也有人选择夜跑___A___。

晨跑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身体代谢,有效燃烧脂肪,有助于完成瘦身计划。因为经过一夜的代谢,血液内血糖含量相对较低,身体正处在糖类最缺乏的状态,此时进行适当运动能够燃烧脂肪。而且晨跑可以让人快速兴奋起来,以更好的心态面对新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夜跑能够缓解压力。与晨跑相比,夜跑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相对较低。经过一天的活动,身体协调性更好,结合自身体力可以进行更高强度的运动。在睡前4至5小时进行夜跑还有助于睡眠。

晨跑时___B___,起床后身体肌肉僵硬,心跳和血压会随着运动逐渐上升,马上剧烈运动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系统负担突然加重。其次要适当补充水分或热量,经过一夜的消耗,机体处于饥饿状态,晨跑前___C___,能够避免运动过程中发生低血糖。

夜跑一忌不宜过晚,二要选择安全合适的地点,避免造成照明条件不佳导致运动损伤。

20.下列句子中的“燃烧”与文中加点的“燃烧”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从8月8日开始,美国夏威夷州毛伊岛的山火,燃烧了整整7天。
B.在和平年代,我们不应忘记争取民族独立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C.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消息传来,世界人民的怒火开始燃烧了。
D.做事要讲求效率,过多的低效加班是在燃烧大家的工作热情!
2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夜跑一忌不宜过晚,二要选择安全合适的地点,避免造成照明条件不佳导致运动损伤。
B.夜跑一忌过晚,二要选择安全合适的地点,避免造成照明条件不佳导致运动损伤。
C.夜跑一忌不宜过晚,二要选择安全合适的地点,避免造成照明条件不佳导致运动损伤。
D.夜跑一忌过晚,二要选择安全合适的地点,避免照明条件不佳导致运动损伤。
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24-02-2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的人认为,历史温度是传统节日的魂,传统节日应该增强历史温度。传统节日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的时令习俗等包含着前人的故事,系着中国乡土情。

有的人却认为现代气息是传统节日的新生土壤,让传统节日气息融入我们的生活,利于传统节日焕发新的生命力。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篇名句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6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65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6-90.65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65《左传》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65张孝祥(1132-1169)  即事感怀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85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65一般词语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句复位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20-220.65一般词语  辨析并修改病句  情境补写选择+表达
六、作文
230.4引语式材料  文化传承  文化坚守  传统节日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