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届河北省金科大联考高三1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河北 高三 期末 2024-03-18 19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如果把智能系统比作“人”, 那么传感器就是“人”的感觉器官。不同类型的传感器, 感知周围环境并把数据传递给系统进行计算,对情况进行实时分析判断和应对。随着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深入,各式各样传感器的用武之地大为拓宽,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发挥着巨大作用。

一部智能手机里有上百个传感器:有用于摄像的 CMOS 图像传感器,有用于检查环境明暗的环境光传感器,还有用于导航的地磁传感器、 陀螺仪,等等。正是基于这些传感器,手机里的各种应用软件才能流畅工作,手机才能成为集工作、生活、娱乐于一体的便携式智能设备,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风云卫星上的可见和红外光电传感器,能够不分昼夜地获取大气信息,精准预测天气,甚至在月球上、火星上都有传感器工作,帮助人类探索宇宙奥秘。

传感器是信息系统的“慧眼”。它就像人类的眼睛、耳朵、皮肤等器官一样,感知周围环境,帮助我们认识多姿多彩的世界。不同之处在于,传感器比人的感官更敏锐、更强大。客观世界所包含的信息多样程度,远远超出我们感官的能力范围。人的眼睛无法观察红外辐射和紫外辐射,耳朵听不见次声波和超声波,对于“不见踪影”却时刻产生影响的磁场也无法感知。这些超出感官范围的信息,传感器都能“感受”到。

随着生产力发展,人类越来越需要全方位地感知世界。1821年,科学家利用材料因温差产生电压的原理,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最初,人们直接利用光、 热、电、力、磁等物理效应制备各种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尺寸大、灵敏度低、使用不方便。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将敏感元件与信号电路进行一体化设计的集成传感器,如热电偶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这类传感器由半导体、 电介质、磁性材料等固体元件构成,输出模拟信号。20世纪末开始,数字化传感器快速发展,通过“模拟/数字”转换模块,实现数字信号输出。数字化传感器集成智能化处理单元, 可以自动采集、处理数据,并能根据环境自动调整工作参数,数码相机中的光敏元件就是其代表产品。

总的来说,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某些物质的电学特性会随环境因素变化。例如铂在不同温度下电阻率不同,硅在可见光照射下电阻会减小,石英受到压力后表面会产生电荷,等等。利用电阻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可以制成温度传感器,进一步给敏感元件添加隔热结构,依据敏感元件温度变化与红外辐射能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制成红外传感器。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目标温度与红外辐射能量之间的关系,制造出非接触测温传感器。人们熟悉的用来测量体温的额温枪就利用了这一原理。借助丰富的物理和化学效应,人们制备出灵敏度比狗鼻子高 1000 倍、可以“闻到”气体分子的“电子鼻”, 以及可以在黑夜中观察物体的红外相机等种类丰富、功能强大的传感器。

数字化是对事物属性的量化,并用数字将其表达为抽象结果。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人们可以存储、处理、传播各种数字化信息。传感器可以将事物蕴含的各种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并利用数模转换电路将电信号用数字表达,是数字化的有效工具。当你拿出手机拍照片或视频时,光敏传感器会将接收的光强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按一定的规则用数字表达、存储,最终形成手机屏幕上的影像。

数字化基于传感器获取信息。数字化系统需要处理的信息量非常庞大,仅靠人工或者传统设备无法获取,凭借传感器则能够实时、高效、精准、快速地获取,于是有了城市大数据、天气大数据、医疗大数据、农业大数据等。利用各类传感器,人们可以召开远程会议、学习网络课程、扫码支付甚至直播带货,由此发展出数字经济业态。数字经济涉及的长迁集、 物形网、人工智能、5G 通信等各类技术, 都与传感器息息相关。

没有传感器就没有数字化和智能化。传感器是智能化系统的第一关,它的水平决定了智能化系统及其仪器设备的水平。传感器技术已经成为国际上信息高端器件领域的研究前沿,在人工智能、智慧城市、5G 通信、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领域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一辆汽车会安装压力 温度、位置、声音、光、 电等超过 100 种传感器,由车载电脑进行处理,帮助驾驶员作出判断。对数据的智能化分析降低了驾驶汽车的难度,让汽车变得更安全、更好开。更进一步,无人驾驶汽车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道路信息,一旦发现障碍物,便通过智慧分析及时避让。城市中高楼大厦、桥梁、隧道等建筑,也需要通过视频、温度、压力和烟雾等传感器实时监控安全状况,当数据汇总到一起,智能化系统便会及时分析,凝练出少量关键信息供使用者作出决策。甚至在未来,人类的感官也可以借助传感器变得更加强大,构建起智能化系统。

(摘编自褚君浩《传感器:智能时代的“慧眼”》)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感器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其功能像人类的眼睛、耳朵、皮肤等器官一样,但却比人的感官更敏锐、 更强大。
B.将敏感元件与信号电路进行一体化设计的集成传感器,尺寸大、灵敏度低、使用不方便,远不如数字化传感器。
C.召开远程会议、学习网络课程、扫码支付甚至直播带货,及由此发展出的数字经济业态,都与传感器的发展有关。
D.一部智能手机、一辆汽车里都有上百个传感器,不同的传感器,会感知周围环境并把数据传递给系统进行处理。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的内容表明,传感器已深入人们的生活,在许多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现代化生活方式已无法离开传感器。
B.无论是额温枪,还是“电子鼻”,都是借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即某些物质的电学特征会随环境因素变化而制备出来的。
C.我国传感器技术已经在国际信息高端器件领域占有领先地位,传感器已深入到人工智能、智慧城市、5G 通信等领域。
D.传感器大有可为、未来无可限量,甚至在未来,人类的感官也可以借助传感器变得更加强大,构建起智能化系统。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事实论据来支撑文章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A.比亚迪汽车,除了激光扫描仪用到传感器之外,摄像头、雷达、车身位置和惯性等部件或系统也都使用了传感器技术,有超过100种传感器。
B.传感器就是用材料经过一定的设计,做成的一个个器件,取代耳朵、鼻子、舌头、眼睛、皮肤的功能。它能够看得见、听得见,甚至能感受到。
C.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其最大的价值就是将传感器的信号检测功能与微处理器的信号处理功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D.只有数字化才能定量化、精准化、规律化、智慧化,最后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而这个数字哪里来的,就是靠传感器来的。
4.为什么说“没有传感器就没有数字化和智能化”?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
5.科学论文发表时,一般会在正文前面加一段摘要,让读者迅速了解文章关键内容。请为本文写一段摘要,简要说明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意图介不超过 140 个字。
2024-02-1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金科大联考高三1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罪愆的遗憾

张庆华

父亲病逝后,一个悬念,犹如顽固的浮幻,累累潜入我的精神世界,追究我的良知,拷问我的灵魂……

耄耋之年的父亲,发病就呈现半身不遂,手臂僵硬,痴傻苶呆的症状。尤其让家人跟着揪心的是,父亲从此丧失了说话功能。

医院给父亲定性为脑出血,建议住院治疗。那时,合作医疗等优惠政策还没实行,住院治疗需要高昂的费用。这个棘手的问题,一时困住了我。因为,姐妹兄弟都是土里刨食的农民,生活不太富裕,所需费用大都得我这个镇政府干部来担当。我自己那点儿工资,孩子上学、赡养父母、人情往来、生活日用……也是捉襟见肘。所以,我不得不顾忌自己经济尴尬的现实,不能不考虑自己家庭和谐的问题。因此,我只能选择既省钱又不耽误父亲康复的两全之策。这样的决策,需要请个明白人来帮着一锤定音。

明白人是本市康复医院的院长。他是大连医科大学博士、心脑血管疾病的专家。重要的是,他和我是莫逆之交。他看过片子和诊断报告后问我:“老爷子今年高寿?”我说:“八十三岁。”他仿佛用宣判的口吻说;“要是信我话,趁早回家治。”姐姐担忧地说:“家里条件不如医院好。”院长说:“老爷子这病,去根儿不可能,只能用药维持。住院治疗是输液吃药。回到家里,还是输液吃药。这么大岁数了,在家里调养,照顾起来更方便。”

院长是远近闻名的医疗界权威,他的话,统一了家人的意见。下一步,便是由我来负总责地执行落实。

晚年的父母,在城北农村的哥嫂家居住。父亲回家以后,我请来了村卫生所的刘大夫,把父亲在家治疗的事宜完全托付给她。隔三岔五,我会请院长到家里来为父亲做医治检查,以便及时掌握父亲的病情变化。左邻右舍们说:“你家这治疗条件,不比住院治疗差。”当时,自己也觉得,这样的治疗条件,已经非普通人家能比。

一个月以后, 父亲的病情略有好转,只是说话的功能没有一丁点儿的改善。他要说的话,只能用手势来表达。可悲的是,我们破译不了他手势的含义,搞不清他到底要对我们说什么。一天,我坐在他的身旁,再一次问他:“爸,您的这个手势,是什么意思啊?”他呆痴痴地盯住我,挣扎着抬起僵硬的左手,冲着屋门口,拼着力气,使劲儿地挥动。我找来纸和笔递给他,让他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他先是激动地抓住了笔,颤颤巍巍地想在纸上写字。纸被他戳得全是窟窿眼儿,却一个字也没写出来。我悲哀:父亲连写字的功能也丧失了。

父亲为自己写不出字来而懊恼。他嘴角流着哈喇子,眼里喷射出焦躁的怒火。见我们瞅着他发愣,他情绪失控,像个孩子似的一会儿笑,一会儿哭,笑声像哭,哭声像笑。他一边甩手向门口挥动,一边撕扯着衣服,恨不能把憋在心里的话用手掏出来给我们看。他眼睛深陷,用祈求的眼神看着我们,渐渐地,渐渐地,他哭笑的声音减弱,手臂无力,头一歪,栽倒在我的怀里。

半年以后,父亲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八十四岁。

父亲走后,我曾无数次地揣摩他那个手势的内涵,尝试用自己的思维,去触摸父亲在天堂里的灵魂。直到有一天, 我自己有病去医院,看见医院里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场面壮观。这情景,促使我心里倏地窜出来一个念头:“啊——医院——父亲留给我的那个悬念,是不是要告诉我,他要去医院住院治疗! ”

破译了父亲留下的悬念,我内心翻滚出无限的懊悔、愧疚、自责!震撼心灵的是强烈的遗憾。这份迟到的遗憾,荡涤着我的良知,洗刷着我的灵魂,让我觉得,在挽救父亲生命的过程中,我没有做到一个儿子应该尽到的责任! 我没敢舍弃自己的一切,没抛开所有的私心杂念,没有借钱负债也要给父亲积极治疗的勇气。而父亲呢,他可能带着无声的憋屈和愤懑,带着没去成医院的遗憾撒手人寰……想到这些,我鼻腔发酸,眼窝滚烫,追悔的泪水夺眶而出。我仰望长空,冲着天堂里的父亲在内心大喊——父亲,我对不起您啊!

爱默生说:“有一点遗憾的人生,才是有味道的人生。”对父亲的遗憾,让我尝到了被良知谴责和岁月磋磨的苦涩味道。我感叹:人世间,有些懊悔和遗憾,是可以用后来来做弥补的。而我对父亲的遗憾,是沾满罪愆的遗憾,是不可饶恕的遗憾。更为遗憾的是,我的这份遗憾,无法补偿,不可挽回。永逝的时光,不给我赎罪的机会!

(有删改)

文本二:

庆华,昵称“冬烘先生张”,近年吾等又半挪揄地将他“尊”为“庆翁”。

那年,我听说他有工作经历——在遵义当过一年还是半年通讯员——便疑心他很“油”。接触下来才发觉他是个“大直白”。他喜欢踩别人痛脚,哪壶不开提哪壶。发现你的缺点弱点就穷追猛打,动辄就说你“虚荣”“伪善”“浅薄”,搞得我好几次面红耳赤。我甚至有些怕他,即使发现他把“幼稚”读成“幼雅”也不敢取笑他。

那时,我们都喜欢读小说,就常在一起聊天。但我们的认识大不相同,我读小说主要看故事,特别喜欢浪漫主义风格的小说,迷恋雨果、巴尔扎克、屠格涅夫。庆华注重技巧、细节和人物性格的描写,他喜欢现实主义,认为现实主义才是写作的正途,特别崇拜契诃夫。

(节选自刘雍《张庆华小说集〈冬日〉序》)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父亲手臂僵硬、痴傻苶呆的症状相比,他不能说话更让家人揪心。
B.父亲因病不能写字,这不仅使“我”悲哀,也使父亲自己极为懊恼。
C.虽然父亲居家治疗的条件很是不错,但是父亲的病情未见改善。
D.最后一段点明题旨,表达“我”的遗憾以及没有机会赎罪的痛苦。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父亲那一时之间“破译不了”的“手势”既引发了“我”的猜测,又设置悬念,吸引了读者,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本一语言朴实,通过反复的自我质疑和对父亲情感的抒发,成功传达了对父亲深深的爱和对未能给予他更好治疗的遗憾。
C.文本一中,在父亲情绪失控之时,文中以“像个孩子似的一会儿笑,一会儿哭”来进行比喻,表现了父亲无法表达意愿的痛苦。
D.文本二最后一段,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以此突出了作者与张庆华在所追求的文学风格类型以及所喜欢的著名作家方面的差异。
8.文本一第一段虽简短,但流露了作者多重情感,请梳理概括。
9.文本二评论张庆华“喜欢现实生,认为现实主义才是写作的正途”,请结合文本一的相关内容分析张庆华作品的“现实主义”体现在哪里。
2024-03-18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金科大联考高三1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

孟子对曰:“有。仁者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勾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

王曰:“大哉言矣! 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恕,爰整其旅,以按徂旅。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有删改)

材料二:

齐桓,其事行也,险污淫汰也,若是而不亡,乃霸,何也?曰:於乎!夫齐桓公有天下之大焉,夫孰能亡之?倓然见管仲之能足以托国也,是天下之大知也。安忘其怒,出忘其仇,遂立以为仲父,是天下之大决也。贵贱长少,秩秩焉莫不从桓公而贵敬之,是天下之大节也。诸侯有一节如是,则莫之能亡也;桓公兼此数节者而尽有之,夫又何可亡也!

或曰然而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是何也?曰:然!彼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非服人之心也。乡方略,审劳佚,畜积修斗而能颠倒其敌者也。诈心以胜矣。彼以让饰争,依乎仁而蹈利者也,小人之杰也,彼固曷足称大君子之门哉!

彼王者则不然:致贤而能以救不肖,致强而能以宽弱,战必能殆之而羞与之斗,委然成文以示之天下,而暴国安自化矣。有灾缪者,然后诛之。故圣王之诛也,綦省矣。文王诛四,武王诛二,周公卒业,至于成王,则安以无诛矣。故道岂不行矣哉!文王载百里地而天下一;桀、纣舍之,厚于有天下之势而不得以匹夫老。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不善用之,则楚六千里而为仇人役。故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

(节选自《荀子·仲尼》,有删改)


【注】①倓(tán)然:安然不疑的样子。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或曰A然而仲尼之门B五尺C之D竖子言E羞称乎F五伯G是何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惟……为能,只有……才能够之意,与其在“惟士为能”中用法相同。
B.厥,代词,与苏洵的《六国论》中“思厥先祖父”的“厥”含义相同。
C.节,即关键之意,与《庖丁解牛》中“彼节者有间”的“节”含义不同。
D.乎,相当于“于”,文中表示被动,与“不拘于时”的“于”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两国交往,面对小国要讲求仁德,遵从天命。以仁德待小国,才能安定天下。面对大国要讲求智慧,敬畏天命,这样才能安定自己的国家。
B.孟子认为作为君王应该好大勇摒弃匹夫之勇。他认为《诗经》中所记载的周武王兴兵灭莒使天下百姓得到安定的行为是大勇,而文王反对霸道也是大勇。
C.荀子认为齐桓公的所作所为可谓险恶肮脏、骄淫奢侈,但是他毫不怀疑管理的才能,坚定不移地把国家托付给他,抛弃前嫌,尊管仲为仲父,故而能称霸。
D.五霸不把政治教化作为治国的根本,不推崇礼仪,只注重方法策略,依靠计谋取胜,以谦让来掩饰争夺,假仁爱之名来追求实利,是小人中的佼佼者。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2)故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
14.简要概括两则材料的“交邻国之道”。
2024-03-18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金科大联考高三1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夏夜宿表兄话旧

窦叔向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注】①窦叔向:唐代诗人,交好宰相常兖(729年—783年),在常兖失势后,出贬溧水县令。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视觉、嗅觉等角度描绘了诗人和表兄重逢时的夏夜之美景。
B.诗人虽感慨收到远方寄来的珍贵的家书,却也唏嘘往事令其伤感。
C.颈联描写孩童成长,亲友老去,诗人面对时光飞逝,颇为感叹。
D.本诗语言平易自然,富有韵味;情感自然流露,使读者深为感动。
16.本诗写景有虚有实,请简要分析各自的表达效果。
2024-03-18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金科大联考高三1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旧唐书·魏征传》中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和想象,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如挟天风海雨迎面扑来,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征。
(3)小华想从所学的诗文中选取两句,提醒自己学习、做事贵在坚持。他可选“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18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金科大联考高三1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各题。

“感冒、发烧、牙疼、嗓子疼、肚子痛……可能暴发炎了,赶紧吃片消炎药吧。”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其实,日常生活中的家庭常备药,像阿莫西林、头孢、红霉素等药物,都属于抗生素。抗生素和消炎药究竟有何不同?

聊药物之前,让我们先来弄明白 A 。炎症,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发炎”。实际上,炎症是身体受到某种刺激所发生的一种免疫反应表现,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一般伴有发热、 白细胞增高等全身反应。

很多因素都会导致炎症发生,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等原因)是炎症发生最常见的原因,但炎症也可以不是 B 。非感染性因素包括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免疫反应性因素等。所以,炎症并不等于感染。

在日常生活中,①所有人都服用过阿莫西林、头孢之类的抗生素。②抗生素通常是用来治疗由细菌或部分其他微生物(如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引起的炎症,③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没有直接疗效。④一般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⑤此外,抗生素也没有预防感冒。⑥抗生素并不是直接针对炎症本身,⑦就是针对引起炎症的致病菌,⑧是间接起到了消炎作用,⑨不能将其称为消炎药。尤其当“发炎”不是细菌感染(如真菌、病毒性感染)引起时,抗生素的使用并不能起到消炎作用,反而会产生不良反应。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个字。
19.文中第四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24-03-18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金科大联考高三1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那是1936年。

那年冬天的雪啊,铺天盖地地下着,鹅毛一般。在聚源永掌柜的记忆里,那天是那个冬天最冷的一天。因此,他早早地让伙计们吃罢饭,一人喝了半碗烧酒,暖暖地上床睡了。

然后,他也准备睡,就在这时,响起了敲门声,轻轻的, 一声两声三声接着,又是一声两声三声。掌柜的打开门,在雪光和屋内射出的灯光映照下,面前站着一个小叫花子,对他道:“大叔,打扰了。”

掌柜说没啥,然后让进屋暖暖。

小叫花进去,一笑,嘴角边露出两个酒窝。

掌柜热心地问:“饿了吧?”

小叫花子摇着头说:“我想买一坛酒。”

掌柜的答应着,就拿了一坛酒。聚源永有个规矩,买酒的可以尝酒,满意了就掏钱,不满意的作罢。掌柜的就拿了酒让小叫花尝尝,小叫花轻轻抿一下,就咂吧着嘴唇道:“大叔,酒真好,真香!”

掌柜的一笑,得意地道:“关外有名的聚源永啊。”

小叫花拿了酒说:“大叔,我走了。”

掌柜的本来想留小叫花,天晚了,就在这儿歇着吧。再说了,晚上出去,在野外遇见野物了,或者遇见小鬼子巡逻兵了,多危险啊,可是,他还没来得及说,小叫花就走出了门,消失在门外。

20.文中有三个句子“大叔,打扰了”“大叔,酒真好,真香”“大叔,我走了”,结构相似,句式短小,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画横线部分,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22.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一般”,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一般伴有发热、白细胞增高等全身反应。
(2)那年冬天的雪啊,铺天盖地地下着,鹅毛一般。
2024-03-18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金科大联考高三1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黄凯,福建人,1995年3月28日出生,从小就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母亲抛弃了他离家出走,父亲认为他是个累赘,就把他扔给了乡下的爷爷奶奶。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自卑,而是继续学习,尽管生活条件和教育资源都很差,但他还是通过努力拿到了本科学士学位。工作后他选择了离职考研,一共考了五次,最终考上了清华大学法律硕士。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毅力,走出了人生的迷茫和困境。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篇名句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65时评论述类文本
6-90.65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双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孟子》  《荀子》  诸子散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即事感怀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19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情境补写表达题组
20-220.65标点符号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词的语境义表达题组
六、作文
230.4青年成长  奋斗 励志  记叙性材料  逆境 自我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