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后作业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4-03-29 2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歌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的璀璨的明珠。现代诗歌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思想,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现代诗名称是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提出确立并开始使用。

代表新诗创始期最高成就的是创造社的主将、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五四时代各种社会矛盾的加深,面对________的现实,在________中因不满现状而陷入苦闷的广大青年,迫切寻找激情喷发的方式表达个性解放的要求。他们在理想的憧憬中揭露封建黑暗,作为旧秩序的叛逆者而忠于自己的热情和理想的一代人,很自然地从思想上接受浪漫主义,并用以作为艺术原则,指导自己的创作。这就是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一批创造社诗人崇奉浪漫主义的动因。针对当时诗坛________的现状,他们冲破世俗的束缚,创作出大量________的诗作,令沉闷许久的诗苑清风骤起,形成独有的浪漫主义诗风。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提出确立“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
B.“现代诗”名称是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提出的。
C.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提出“现代诗”名称。
D.“现代诗”名称是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提出确立的。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风雨如晦             峥嵘岁月             墨守成规             惊世骇俗
B.风雨如晦             蹉跎岁月             墨守成规             愤世嫉俗
C.风雨交加             蹉跎岁月             抱残守缺             愤世嫉俗
D.风雨交加             峥嵘岁月             抱残守缺             惊世骇俗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是中国新诗的代表性作品,它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表达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甲】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女神》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诗,写于1919年间。其时郭沫若受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乙】诗人设想站在地球边上全方位俯瞰地球,放声呼唤纵情高歌,想象着那怒涌的白云、美丽的北冰洋和狂暴的太平洋。诗人借此意在赞美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雄强之力,体现了五四所焕发的自由宏阔、雄奇奔放的气概。【丙】阅读他的诗集时,必须要注意联系五四特定的时代氛围,理解这首诗的内含与形式特征。

4.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狂飙突进B.俯瞰C.必须D.内含
5.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6. 阅读《郭沫若散文·重庆值得留恋》节选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问题。

在重庆足足呆了六年半,差不多天天都在诅咒重庆,人人都在诅咒重庆,到了今天好些人要离开重庆了,重庆似乎又值得留恋起来。

我们诅咒重庆的炎热,重庆没有春天,雾季一过便是火热地狱。热,热,热,似乎超过了热带地方的热。头被热得发昏了,脑浆似乎都在沸腾。真的吗?真有那样厉害吗?为什么不曾听说有人热死?过细想起来,这重庆的大陆性的炎热,实是热得干脆,一点都不讲价钱,说热就是热。这倒是反市侩主义的重庆精神,应该以百分之百的热诚来加以赞扬的。

选文中划线句子若改成“重庆没有春天,雾季一过便是热,热得受不了,但其实也没有那么恐怖,也没有听说有人热死”,虽显得简洁,但没有原句效果好,请简要分析理由。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7. 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要求运用对联形式,不超过20字。

2020年11月16日到22日,第二届郭沫若文化周活动顺利举行。本届文化周活动主要采用“2+ 6+N”模式开展,2是1场开幕式、1场闭幕式,N是11个县(市、区)分别举办的沫若主题群众性文化活动。6则是包括1场论坛、1场讲座在内的6项相关活动。除却围绕郭沫若文学影响力开展的系列学术交流,还举办了“沫若文艺少年”推选活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马边专场活动、以及“曲艺进校园”等惠民演出活动。

近年来,乐山市先后举办了“郭沫若文艺奖”、“郭沫若诗歌奖”、“沫若诗会”等系列活动,创建郭沫若故居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成立沫若书院,打造沫若戏剧小镇,极大地提升了沫若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自去年起举办的郭沫若文化周,更是让更多学界之外的人参与到学习、传承沫若文化精神当中来。

2021-01-30更新 | 390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8.有人说《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应景即兴诗”,你同意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9.郭沫若《女神》中丰富奇特的想象堪称当时诗坛一绝。请简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想象的运用。
2021-08-06更新 | 282次组卷 | 4卷引用:第0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霁月

郭沫若

淡淡地,幽光;

浸洗着海上的森林。

森林中寥寂深深。

还滴着黄昏时分的新雨。

云母面就了般的白杨行道;

坦坦地在我面前导引,

引我向沉默的海边徐行。

一阵阵的暗香和我亲吻。

我身上觉着轻寒,

你偏那样地云衣重裹,

你团鸾无缺的明月哟,

请借件缟素的衣裳给我。

我眼中莫有睡眠,

你偏那样地雾帷深锁。

你渊默无声的银海哟,

请提起你幽渺的波音和我。

10.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节描写了一幅清幽秀美的情景:幽光清淡,森林寥寂,海岸沉默,自然之美令人陶醉。
B.第二节写白杨行道在“我”面前导引,浮动的暗香跟他亲吻,这时,诗人完全被自然吸引住了。
C.“我身上觉着轻寒”写诗人对霁月的感受,“请借件缟素的衣裳给我”是诗人对霁月的请求。
D.“你渊默无声的银海哟,/请提起你幽渺的波音和我”是写诗人对霁月的不理不睬感到不满。
11.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母面就了般的白杨行道”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细腻,为下文的“导引”做铺垫。
B.诗歌借助拟人的手法,诗人与自然通篇互动,有助于诗人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表现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C.诗歌描写细腻,堪称清新、秀丽,体现了温柔含蓄的风格,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也不失其浪漫主义的风格。
D.诗歌四节的安排颇具逻辑性,前两节主要写诗人对于美景的欣赏,后两节写诗人和美景的交融与互动。
12.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任孚先评《霁月》诗“反映心灵对自然美的契合”,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诗歌简要概括。
13.诗人精心采撷了一系列意象,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这些意象有何特点。
2021-02-24更新 | 331次组卷 | 4卷引用:新高考常考基础题练习十九 文学类文本阅读——现代诗歌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

试卷题型(共 6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4
现代文阅读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作家作品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30.65修辞手法  辨析并修改病句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4-50.65一般词语  郭沫若(1892-1978)选择题组
60.65语句(语段)表达效果语言表达
70.65对联  压缩语段语言表达
二、现代文阅读
8-90.65郭沫若(1892-1978)现代诗歌
10-130.65郭沫若(1892-1978)现代诗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