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必修下册第五单元 11-2 与妻书课后作业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4-03-31 6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祖国的万里江山,人民的幸福安宁,离不开英雄烈士的___。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我国约有2000万名烈士英勇牺牲,其中大多数人的名字我们已无法知晓,但他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功勋,必定_____。缅怀先烈,为的就是不忘英烈的功勋,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激发守初心、担使命、永奋斗的强大力量。

从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到南京雨花台烈士群雕,从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到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每个地方都有记录英烈事迹的精神火炬、传承英雄精神的价值高地。英雄烈士是人民的财富、价值的标杆。英烈们身上,有的是“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的忠诚担当,有的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定信仰,有的是“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的大义凛然……纪念英烈,最重要的是____烈士们熠熠发光的不朽精神,(  )。激活英雄烈士这一“精神富矿”,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校正我们的价值取向、人生坐标,就能_____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引领和道德支撑。

纪念是一种唤醒,更是一种建构。今天的我们,能为国为民、为人为己、为子孙后代做些什么?英雄烈士们的嘉德高行,带给我们无限启发。只有新时代的长征路继续发扬英烈精神,秉承英烈遗志,我们才能跨越“雪山”“草地”、征服“娄山关”“腊子口”,更好地坚持中国力量、弘扬中国道路、凝聚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想。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慷慨付出     流芳百世     追赶     B.慷慨付出     永垂不朽     追寻     
C.慷慨解囊     永垂不朽     追赶     D.慷慨解囊     流芳百世     追寻     
2.下列在括号内补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心中筑起崇德尚义的“英雄纪念碑”
B.筑起崇德尚义的心中“英雄纪念碑”
C.崇德尚义的“英雄纪念碑”在心中筑起
D.在心中筑起“英雄纪念碑”的崇德尚义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有新时代的长征路继续发扬英烈精神,秉承英烈遗志,我们才能跨越“雪山”“草地”、征服“娄山关”“腊子口”,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想。
B.只有新时代的长征路继续秉承英烈遗志,发扬英烈精神,我们才能跨越“雪山”“草地”、征服“娄山关”“腊子口”,更好地坚持中国力量、弘扬中国道路、凝聚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想。
C.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只有继续秉承英烈遗志,发扬英烈精神,我们才能跨越“雪山”“草地”、征服“娄山关”“腊子口”,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想。
D.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只有继续秉承英烈遗志,发扬英烈精神,我们才能跨越“雪山”“草地”、征服“娄山关”“腊子口”,更好地坚持中国力量、弘扬中国道路、凝聚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想。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生在政治清明的太平时代,他会是一个温情丈夫。然而在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的封建王朝末期,他却成了为天下人蹈死不顾的铁血丈夫——二十四岁就被残害,匆匆与爱妻及腹中孩子诀别,从此长眠异乡。他,便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在广州黄花岗起义中,林觉民以 的年纪英勇就义,与71位烈士一起埋骨于黄花岗。

13岁时,林觉民应父命参加童试,他挥笔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退出考场。两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全闽大学堂,彻底摆脱科举。当时新学初兴,各种新思想、新学说 ,他阅读了《苏报》《警世钟》等大量进步书刊,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和推崇自由平等的学说。

1911427日,革命党人攻打两广总督署,与巡防营展开激烈巷战,林觉民受伤力竭被捕。24岁的他在堂上慷慨陈词,痛斥清廷,然后从容赴死。191110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同年119日,福州也打响辛亥革命福州光复之战。革命党人冲过当时闽江唯一进城的万寿桥,光复福州,验证了少年时代林觉民发出的那句的誓言亡大清者,必此辈也

风雨飘摇的时代,那样的青年烈士又何止林觉民一人?他们抛却一切,一心想要换来民主和自由,哪怕身首异处也浇不灭心中革命的火苗。如今这美好的岁月,是曾经多少林觉民心里的愿景啊。

4.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5.文中画波浪线语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6.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超过25个字。

《与妻书》惟其感人,最重要的在于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处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相互辉映,叫人断肠落泪,而又撼人心魄、令人感奋。虽然已时隔百年,但文章的魅力依然,作者对爱妻的那份真情,那种“以天下人为念”、舍生取义的革命者的气度风范,依然令人动容,而且将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2022-06-10更新 | 21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7. 请以“真正的爱情”为开头,把苏轼、归有光、林觉民三个人巧妙运用其中,写一组排比句。
真正的爱情,是_________________;真正的爱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真正的爱情,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2-03-04更新 | 125次组卷 | 8卷引用:【新教材精创】5.11.2 《与妻书》同步练习(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与 妻 书

(1)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2)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3)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4)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5)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6)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7)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8)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B.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C.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D.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眷属:这里特指夫妻。
B.意映卿卿如晤                      卿卿:旧时夫对妻的爱称。
C.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        九泉:地下深处。死人埋葬的地方,即在阴间。
D.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四鼓:即四更,指夜晚2点~4点。
10.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形式上是一封家书,实际上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
B.本文抒发了作者对妻子的挚爱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反映了一个民主革命战士高尚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一个革命者的生死观和幸福观。
C.觉民在牺牲前给妻子的绝笔书中既表现了儿女之情的缠绵细腻,也表现了革命豪情的激昂慷慨。
D.理贯于情,情中见理。全篇语言华美,感情色彩浓烈,体现了英雄本色和儿女情长的和谐统一。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2.《与妻书》中作者是以什么主线来表达衷情的?
2022-03-04更新 | 524次组卷 | 3卷引用:11 谏逐客书、与妻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课后培优练(统编版必修下册)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孙 文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碚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记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矣。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于余。时余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余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余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余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有删改)

【注】 ①踬碚:遭受挫折。②杌陧:(局势、局面、心情等)不安定。
1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顾自民国A肇造B变乱C纷乘D黄花岗上E一抔土F犹湮没G于荒烟H蔓草间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亥,即辛亥年,属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其中,“辛”为十天干之一,“亥”为十二地支之一。
B.碣,刻石中的一类形制。汉代以前的刻石没有固定形制,大抵刻于山崖的平整面或独立的自然石块上,后人将刻有文字的独立天然石块称作“碣”。
C.史迁,即司马迁。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作者情况的文章。序只能写在文章的前面。
1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运用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手法高度评价黄花岗起义,认为它与武昌起义一样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革命进程。
B.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事迹十年之后才有比较完整的记载,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国内政局动荡。
C.作者有感于当时形势,奋笔直书,痛斥黑暗势力气焰嚣张,呼吁后来人继承先烈遗志。
D.鉴于黄花岗起义失败,作者深感必须发动民众,说明了作者思想的转变和进步。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2)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17.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6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4
文言文阅读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30.65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情境补写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4-50.65修辞手法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60.65压缩语段  概括要点语言表达
70.65修辞手法语言表达
二、文言文阅读
8-120.65应用类
13-170.65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