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河北 高三 三模 2024-05-25 16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让我们假设,随着相关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克服了实现元宇宙的全部技术障碍,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人类能够创造出完全沉浸的虚拟世界(元宇宙),哲学家大卫·查默斯称之为“现实机”。并且他邀请人们“移居”虚拟世界。对此,我试图提出初步的批判性回应。在质疑之前,先简要概括查默斯的两个主要论证——“等同论”与“优越论”。

首先,“等同论”主张,人们在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感官体验同等真实。查默斯辩解说:“虚拟现实不是幻象或者虚构的,至少不完全是。”他认为,虚拟世界并不是一种次等的现实,现实机与物理世界具有同等的实在性。如果你留恋现实的物理世界,偏爱自己的肉体原型和最初生活环境,原因并不在于物理性与虚拟性的差异,而在于心理上的执念。一旦我们理解和接受虚拟实在论,终究会破除这种执念,相信物理现实并不具有某种比虚拟现实更有价值的内在因素。其次,“优越论”试图阐明,元宇宙具有比物理世界更为优越的条件和资源,让人们实现美好的生活。查默斯相信,未来的脑机接口技术将给我们带来丰富多样的感官体验,不仅包含而且超越了在现实世界可能实现的感官体验。他由此推断,“虚拟现实的某些方面也许强于普通的物理现实”,以及“毫无疑问,将来会出现一些虚拟现实模式,提供的体验远胜于物理现实,但也会有一些模式近乎完美地模拟物理现实”。用通俗的表述就是说“你有的我都有,我还有你没有的”。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移居查默斯的现实机(或者元宇宙)就会是一个有得无失的选择。但果真如此吗?

第一个质疑,针对“等同论”,有必要进一步探究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区别。即便我们接受虚拟实在论,认可物理现实与虚拟现实具有同等的实在性(现实感),但除此之外两者还存在不可忽视的差异。真正重要的差异在于人类在这两种现实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在物理世界中,人类是居住者;而在虚拟世界中,人类不仅是居住者,而且首先是创世者。这并不是说物理世界是自然的,虚拟世界是人造的,而是意味着“人造性”在两种世界中具有非常不同的意义,不只程度不同,还具有范畴的差异。

人类是具有能动性的存在,在物理世界中并不只是被动接受自然给定的现实。尤其在近代科学革命与工业革命以降,人类探索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甚至征服自然的进程不断加剧,这种人造性可被称为“非自然的”。但无论如何,物理世界中的人类创造必须依据并服从物理(以及其他自然)规律来实现。我们只能“发现”但无法“发明”或根本改写自然世界最底层的法则。

相比之下,虚拟世界中的人造性意味着人类能够设计和改写这个世界最底层的规律本身,可以有意识地、自由地重新定义比如时间、空间、重力、气候、地理以及身体能力等,由此允许超越自然法则的人为设计和操纵可能。换言之,人在制造模拟现实的同时,自己也在模拟神。这种人造性不仅是“非自然的”,而且是“超自然的”。援用查默斯自己的话:“我们是我们所创造的虚拟世界的诸神。”在这里,人获得了类似神创论中“智慧设计者”或造物主的地位。暂且不论人类的“僭越”是否值得无神论者警觉,“被造”与“创造”存在范畴的差异。

第二个质疑是针对“优越论”的批评,大致理由可做如下概括:优越性的判断在逻辑上需要依据价值判准,这一判准基于我们信奉的价值理论(查默斯列举了四种主要理论),体现于我们“心灵的习性”,源自人类在现实世界中长期实践的积淀,或者说是自然演化与文化演化的结果。那么,只有假定我们在元宇宙的生活中能基本保持原有的心灵习性,既有的价值理论才能继续作为有效的判准,被用来判断优越与否。但在我看来,这一假定难以成立。如果我们认真对待虚拟世界“超自然的人造性”对人类心灵的改造,其资源和条件(对实现美好生活的价值而言)的优越性则未必确然。

在我看来,查默斯没有足够深入地探究虚拟现实的“优越性”意味着什么,严重忽视了那些超自然的感官体验重塑人类的欲望结构和心灵习性的程度和性质,这种改造很有可能将颠覆人类既有的关于美好生活的价值理论和判断标准,以至于查默斯依据这些理论和判准所论证的虚拟世界“优越论”失去自己的根基,其优越性就不知所谓了。

当然,通向元宇宙的道路不是单行道,我们可以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自由往返,而且可以自由地决定,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投身于元宇宙中生活,或者,在虚拟世界中自觉地保留或设置限制、约束和障碍,以保持我们的人性。然而,在技术突破的未来,每个人在原则上都可以创建自己的一个或多个元宇宙,自行决定其规则。如果你认为自己能够保持足够的节制与审慎,那么祝贺你非凡的自律。今天我们环视周遭,一部小小的手机,实际上已经成为我们身体的一个外挂器官。我试图限制自己每天的手机屏幕使用时间不超过四个小时,结果几乎每天都“屡败屡战”。每个人都可以扪心自问,面对完全沉浸式的元宇宙,自己有多少节制诱惑的信心?这让我想起王尔德的名言:“摆脱诱惑的唯一方式就是屈从诱惑。”

(摘编自刘擎《技术最后的诱惑:虚拟世界的美好生活》)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你有的我都有,我还有你没有的”中的“你”指的是“现实世界”,此句中的“我”则指的是“虚拟世界”。
B.作者认为,尽管虚拟世界并非虚构的,但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存在较大差异。如“人造性”在两个世界的意义不同。
C.在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或喜好重新定义世界最底层的规律,但这种重新定义仅仅是“非自然的”。
D.作者认为,查默斯对“优越性”的判断是以物理世界原有的积淀为基准的,而在虚拟世界中,原有的积淀会被颠覆。
2.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以假设的方式肯定查默斯的想法,然后指出批驳的对象是对方的两个论证,针对性强。
B.文本适时引用查默斯的有关言论,客观地呈现对方的观点主张,以此增强自身观点的说服力。
C.文本最后一段,作者以自身经历为例,并引用有关名言,论证了“人们无法摆脱诱惑”的观点。
D.作者通过分析查默斯的理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为读者提供了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元宇宙及其潜在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查默斯认为虚拟世界是可以“居住”的,移居虚拟世界会让人们实现美好的生活。
B.查默斯认为一个人留恋物理世界,偏爱自己的肉体原型和最初生活环境,原因在于其心理上的执念。
C.查默斯认为未来的脑机接口技术将给人们带来丰富多彩的、超越在现实世界中获得的感官体验。
D.查默斯认为虚拟世界的人是创世者也是居住者,虚拟世界中的人拥有“智慧设计者”的地位。
4.下列说法中,符合查默斯“优越论”观点的一项是(       
A.找到连接终端,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
B.人们可在元宇宙游乐园中体验到各式各样的社交场景,但这无法完全代替真实的人际互动。
C.在元宇宙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众多商机,为企业和个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D.元宇宙中,人们可以体验到现实世界不能提供的奇幻、科幻等场景,创造自己的身份。
5.《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和《石钟山记》这两篇文章都传达了古人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种“质疑”精神的看法。
2024-05-25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疯狂的斗鸡

于强

有个叫陈六指的人,嗜赌如命,只因一个“赌”字,陈六指负债累累,父母气死,妻子自杀,身边只剩下六岁的儿子。

这天,一场昏天黑地的大赌之后,输红了眼的陈六指羞愤交加,情急之下一回头,看到缩在角落里睡着了的儿子,忍不住咬牙怒吼:“指头不值钱,那我把儿子押上!”

话一出口,赌场里立即安静了,所有人都张大嘴巴看着陈六指。庄家铁青着脸说:“你别来这一套,把老婆押在赌场的我都见过。有本事你把儿子卖了,拿钱再来赌。”

陈六指听庄家这么一说,他心底竟然真的升起一股邪念:卖了儿子!这股邪念就像毒蛇,缠得他寝食难安。经过几天心理斗争,他终于下了决心,联系上了一个叫老拐子的人贩子。讨价还价后,老拐子愿意出五万块买他的儿子。

“生意”谈成后,陈六指心底隐隐有些不忍。他把儿子叫过来,问:“儿子,你想吃什么?爸爸给你买。”六岁的儿子仰着小脸想了半天,说:“我想吃炖母鸡。”

陈六指的妻子自杀前,曾经养了一只老母鸡,妻子死后,老母鸡孵了一窝鸡仔,陈六指也没心思喂养,最后只剩下一只秃尾巴鸡活了下来。听儿子这么一说,陈六指立即提着菜刀去捉鸡。

秃尾巴好像知道要大难临头,不等陈六指靠近,一扑棱翅膀,就飞到了院里的树上。折腾半天,连根鸡毛也没捉到,陈六指累得满头大汗,指着树上的秃尾巴大骂:“畜生,你等着,等我卖了儿子,再来找你算账。”说完,他转身要走。就在这时,秃尾巴突然从天而降,张开一对铁爪,狠狠抓下了陈六指的一片头皮。他“哎呦”痛叫一声,一摸头顶,满手鲜血。

看到秃尾巴凶狠的样子,陈六指突然住了手,一个念头电光石火般冒了出来:这只鸡这么厉害,何不拿去当斗鸡呢?说不定能让自己发大财!一想到钱,陈六指把菜刀一丢,也顾不上卖儿子了,立即把秃尾巴塞进铁笼,找到了一个叫麻三的斗鸡老板。

麻三从鸡场里随便放出一只斗鸡,然后把秃尾巴丢了过去。出人意料的是,还没等那只斗鸡站稳,秃尾巴就猛扑上前,三下五除二,轻松地把那只斗鸡干翻在地。麻三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又接连放了两只凶狠的斗鸡,结果无一例外,全都败在秃尾巴爪下。麻三又惊又喜:“这只鸡我买了,你开个价吧。”

陈六指却摇头:“我不卖。咱俩合作,我出鸡,你出钱,赢了五五开,咋样?”麻三权衡利弊后,答应了陈六指的提议。

过了几天,一个叫王胖子的斗鸡老板前来挑战。王胖子有只厉害的斗鸡,叫“霸王”。麻三赶紧给陈六指打电话。不久,陈六指抱着秃尾巴来了。下注的赌徒们一瞧,都笑岔了气,王胖子更是眼泪都笑出来了:“这是斗鸡?我看是炖鸡。”

麻三心里没底,悄悄问陈六指:“有没有把握赢?”陈六指怂恿麻三说:“你大胆下注,一定能赢。”

有了陈六指的保证,麻三信心倍增。斗鸡开始,霸王久经沙场,一见到秃尾巴,马上抖羽、厉鸣、刨地、怒视,然后疯狂地扑向对手。而秃尾巴呢?好像被霸王的气势震住了,面对对手的凶狠攻击,它左支右绌,狼狈不堪,一会儿就被啄得浑身是血,步步败退。

眼见霸王即将获胜,麻三脸色惨白。陈六指悄悄后退,准备开溜,突然,他听到一阵惊呼,再瞧斗鸡场里,霸王倒在地上一动不动,而秃尾巴昂头挺胸,已经赢了。原来,刚才秃尾巴是故意示弱,等霸王大意时,突然偷袭,竟然反败为胜。

王胖子瘫在了地上,陈六指不禁仰天狂笑:“老天开眼,我终于转运了!”

秃尾巴一战成名,也让陈六指一夜暴富。此后,秃尾巴连战连胜,陈六指不但还清了赌债。还过上了花天酒地的日子。

这天,陈六指去喂鸡,发现儿子正蹲在鸡笼前哭泣。儿子抽泣着说:“爸爸,以后你别拿秃尾巴去斗鸡了。”儿子说,他昨晚做了个梦,梦里,笼子里的秃尾巴变成了去世妈妈的样子,妈妈浑身是伤,嘴里不住地说:“只要你不卖儿子,我帮你赚钱。”

“这只鸡是妈妈投胎变的。”儿子边哭边说。

从此儿子就像着了魔,经常对着鸡笼喃喃自语。又一天早上,儿子一脸悲戚,说自己昨晚又梦见了妈妈,妈妈说:“我受伤太重,以后再也打不赢了。”儿子哀求陈六指:“你别让秃尾巴上场了。”

陈六指根本不信一个小孩的疯话,把儿子推到一边,提着鸡笼走了。不料,儿子的预言竟然应验了,从未败过的秃尾巴,今天连败三场,不但让陈六指赔得血本无归,它还被别的斗鸡啄瞎了一只眼。

斗鸡瞎了眼就算废了,陈六指心疼得直跺脚。没了秃尾巴赚钱,陈六指坐吃山空,不久又欠了一屁股赌债。债主扬言,三天之内不还清,就卸下他一条胳膊。

惶恐不安之时,陈六指突然想起了儿子的话:秃尾巴是妈妈变的。他来到鸡笼前,半恳求半威胁地说:“儿子说,你是我老婆投胎变的,如果是真的,你就帮我再赢一场。如果你输了,我就把咱儿子卖了。”笼子里的秃尾巴仿佛听懂了他的话,竟然点头似的晃了晃脑袋。

陈六指大喜,求爷爷告奶奶借了一笔高利贷,然后带着秃尾巴再次来到斗鸡场。可让他绝望的是,秃尾巴不但败了,而且被啄得奄奄一息。

陈六指傻了,如今前有赌债,后有高利贷,可谓山穷水尽。于是他赶紧联系老拐子,再次要把儿子卖给他。老拐子答应了:“好吧,半个小时后我来领人。”

老拐子的话让陈六指松了一口气,这时,他瞅见躺在地上的秃尾巴,不禁恨恨地骂道:“管你是不是我老婆投胎的,老子先炖了你!”说完,他去搬柴火、找锅灶。可家里的小锅不是坏了,就是漏了,最后找了一口煮牛煮羊的大铁锅,盛水点火,不久锅里沸腾了,陈六指就去抓地上的鸡。

谁料秃尾巴竟然还有一口气,它用生命的最后一丝力气,突然蹦起来,一双利爪狠狠地抠掉了陈六指的眼珠子。瞎眼的陈六指哀号一声,往后一退,正好跌进热汤翻滚的大锅里……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六指因嗜赌如命让原本完整的家庭支离破碎,就连自己也死于非命,小说的讽刺意义显而易见。
B.小说中的秃尾巴尽管是一只鸡,但作者却赋予了它类似人的灵性,如懂得利用战术战胜对方等。
C.陈六指明知秃尾巴是妻子投胎所化,却不顾儿子的哀求仍带秃尾巴去斗鸡场,足以看出他的贪婪。
D.秃尾巴连战连胜让陈六指在经济上得到了巨大的回报,但这并没有改变陈六指对赌博的痴迷。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以简洁的语言介绍了人物的情况,初步塑造了陈六指的赌徒形象,为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B.从陈六指第一次联系老拐子卖儿子的情节来看,此时的他对儿子毫无情感可言,赌博已经让他完全丧失人性。
C.“这股邪念就像毒蛇”运用比喻修辞,表现出陈六指想卖掉卖儿子的念头越来越强烈,让他寝食难安,无法摆脱。
D.陈六指找锅的细节看似不经意,却是作者匠心所在:正因为没有小锅可用,陈六指跌落大锅的结局才具有合理性。
8.小说对秃尾巴的描写运用了多种手法,请加以赏析。
9.阅读本篇小说后,班级读书小组认为《疯狂的斗鸡》在构思上与《促织》有相似之处,如果据此写一篇文学短评,请你写出短评思路。
2024-05-25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桓公问管仲曰:“寡人欲霸,以二三子之功,既得霸矣。今吾有欲王,其可乎?”管仲对曰:“公当召鲍叔牙而问焉。”鲍叔至,公又问焉。鲍叔对曰:“公当召宾胥无而问焉。”宾胥无而进,公又问焉。宾胥无对曰:“古之王者,其君丰,其臣教。今君之臣丰。”公遵遁,缪然远,二三子遂徐行而。公曰:“昔者大王贤,王季贤,文王贤,武王贤。武王伐殷克之,七年而崩,周公旦辅成王而治天下,仅能制于四海之内矣。今寡人之子不若寡人寡人不若二三子以此观之则吾不王必矣。

桓公与管仲阖门而谋伐莒,未发也,而已闻于国矣。桓公怒谓管仲曰:“寡人与仲父阖门而谋伐莒,未发也,而已闻于国,其故何也?”管仲曰:“国必有圣人。”桓公曰:“然。夫之役者,有执席食以视上者,必彼是邪?”于是乃令之复役,毋复相代。少焉,东郭邮至。桓公令傧者延而上,与之分级而上。问焉,曰:“子言伐莒者乎?”东郭邮曰:“然,臣也。”桓公曰:“寡人不言伐莒而子言伐莒,其故何也?”东郭邮对曰:“臣闻之,君子善谋,而小人善意,臣意之也。”桓公曰:“子奚以意之?”东郭邮曰:“夫欣然喜乐者,钟鼓之色也;夫渊然清静者,缞绖之色也;漻然丰满,而手足拇动者,兵甲之色也。日者,臣视二君之在台上也,口开而不阖,是言莒也;手而指,势当莒也。且臣观小国诸侯之不服者,唯莒。臣故曰伐莒。”桓公曰:“善哉,以射明,此之谓乎!子其坐,寡人与子同之。”

(节选自《管子·小问》)

【注】①遵道:亦作“逡巡”,却退貌。②缪然:深思的样子。③大王:又称周太王,周文王的祖父。④王季:本名姬历,是周太王的第三子、周文王姬昌的父亲、周部族首领。⑤缭绖:丧服。亦指服丧。⑥漻然:清澈貌。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寡人之子A不若B寡人C寡人不若D二三子E以此F观之G则吾H不王必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趋,文中指小步快走,与《六国论》中“日削月割,以趋于亡”的“趋”意思不同。
B.进,文中指进前,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时时而间进”的“进”意思相同。
C.举,文中指举起,与《阿房宫赋》中“函谷举”的“举”意思不同。
D.微,文中指细微动作,与《屈原列传》中“其文约,其辞微”的“微”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桓公在成就霸业之后还想成就王业,他就此询问管仲、鲍叔等人。最终宾胥无将齐桓公和古代的王者对比,委婉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B.齐桓公反对宾胥无的意见,并联想到周的太王、王季等人,认为他们都是贤能之人,但武王称王后七年而亡,周成王也只能控制四海之内。
C.齐桓公怒责管仲,管仲认为,讨伐莒国的消息应该是智慧高超的人散布出去的。齐桓公对此说法表示认同,并亲自召见此人询问。
D.东郭邮根据齐桓公和管仲的口型和动作以及莒国不服从齐国的事实,判断出他们商讨攻打的国家就是莒国,这得到了齐桓公的赞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寡人与仲父阖门而谋伐莒,未发也,而已闻于国,其故何也?
(2)臣闻之,君子善谋,而小人善意,臣意之也。
14.从选文来看,齐桓公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
7日内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偶成

〔宋〕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新雷

〔清〕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注】①程颐,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学术上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②这首诗写于公元1824年(道光四年)初春,正是鸦片战争前的十余年。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程诗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和诗人自得其乐之情融为一体,清新自然,耐人寻味。
B.“近”强调诗人只顾春游而忘却了时间,“傍”“随”表现了信步漫游的状态。
C.张诗开篇移情于物,赋予春雷以人的思维能力,表现了诗人盼望春天的急切。
D.两首诗的语言风格平易自然,其中,张诗第三句具有口语化色彩,通俗易懂。
16.有评论者认为,两首诗都富有哲思。请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2024-05-31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