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2017学年湖南娄底双峰一中等高一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湖南 高一 期中 2017-07-19 31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寥(guō) 篌(kōng) 心(fǔ) 携来百(yǔ)
B.麦(zāo) 松(xīng) 目(zì) 士卒(xiǎng)
C.长(gāo) 执(niù) 射(zǎn) 长歌哭(dāng)
D.喋(xiě) 参(shèng) 孙(féng) 自怨自(yì)
2016-12-1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南娄底双峰一中等高一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桀骛 皮辊 急燥 博闻强记
B.淬火 峥嵘 笙箫 万户候
C.颓圮 玉玦 斑斓 浪遏飞舟
D.晦暗 恶耗 刀俎 绿草如荫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4)
3.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浩荡中华五千年,有那么一个人,长歌当哭,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B.登上华山的高峰后,游客们十分兴奋,他们居高临下,指点江山,赞美着眼前的大好风光。
C.这项制度的要害在于,政府掌握着生杀予夺的主动权,企业只要获得免检资格,就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
D.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的人物,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喜剧演员潘长江。
2016-12-1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南娄底双峰一中等高一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4)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发表,轰动文坛。从此,虽然中国的艺术界少了一位画家,却多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B.梁启超是一代大儒,学识超群,才华横溢,是一致公认的晚清第一学者,被评为中国历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C.通过赏析《再别康桥》这首诗,使我感受到了徐志摩对母校的深深惜别之情。
D.她们抢一般地一窝蜂地盛了一碗粥,歪着头用舌头舔着淋漓在碗外边的粥汁,就四散地蹲伏或者站立在路上或门口。
2016-12-1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南娄底双峰一中等高一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等。它始于隋唐,盛于宋。
B.徐志摩,现代诗人,“新月派”代表诗人,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悲冷翠的一夜》。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作者是左丘明,该书和《公羊传》《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D.巴金,字芾甘,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分别是《雾》《雨》《电》,还有散文集《随想录》等。
2016-12-1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南娄底双峰一中等高一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6.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之将军 遇:遇到、碰到
B.进兵北地 略:掠夺、夺取
C.臣愿得之 谒:拜会、前往
D.而燕国见之耻除矣 陵:侵犯、欺侮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封之
A.烛之武退秦师B.范增数项王
C.吾得事之D.今太子

8.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今行而无信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D.此臣日夜切齿拊心

9.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B.大王来何操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D.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译文                                   
(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译文:                                 
2016-12-13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南娄底双峰一中等高一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这首词写于长征路上,作者指挥中央红军攻克娄山关之后。
11.上阕从哪些角度来写景?作者运用哪些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1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_______________
(2)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4)惨象,____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____
2016-12-1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南娄底双峰一中等高一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题。

祁茂顺

        汪曾祺

祁茂顺在午门历史博物馆蹬三轮车。

他原先不是蹬车的,他有手艺:糊烧活,裱糊顶棚。

单件的烧活,接三轿马,一个人鼓捣一天,就能完活。他在糊烧活的时候,总有一堆孩子围着看。糊得了,就在门外放着:一匹高头大白马——跟真马一样大,金鞍玉辔紫丝缰;拉着一辆花轱辘轿子车,蓝车帷,紫红软帘,软帘贴着金纸的团寿字。不但是孩子,就是路过的大人也要停步看看,而且连声赞叹:“地道!祁茂顺心细手巧!”

如果是成堂的大活:三进大厅、亭台楼阁、花园假山……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得约两三个同行一块干。订烧活的规矩,事前不付定钱,由承活的先凑出一份钱垫着,交活的时候再收钱。早先订烧活,都是老式的房屋家具,后来有要糊洋房的,要糊小汽车、摩托车……人家要什么,他们都能糊出来。后来订烧活的越来越少了,都兴火葬了。谁家还会弄一堂“车船轿马”到八宝山去?

祁茂顺主要的活就剩下裱糊顶棚了。后来糊顶棚的活也少了。北京的平房讲究“灰顶花砖地”,纸糊的顶棚很少见了——容易坏,而且招蟑螂,招耗子。钢筋水泥的楼房更没有谁家糊个纸顶棚的。

祁茂顺只好改行。

午门历史博物馆原来编制很小,没有几个职员,不知道为什么,却给馆长配备了一辆三轮车,用以代步。经人介绍,祁茂顺到历史博物馆来蹬三轮车。馆长姓韩。韩馆长是个方正守法的人,除了上下班,到什么地方开会,平常不为私人的事用车,因此祁茂顺的工作很轻松。

祁茂顺很爱护这辆三轮车,总是擦洗得干干净净的。晚上把车蹬回家,锁上,不许院里的孩子蹬着玩。

不过街坊邻居有事求他,他总是有求必应的。隔壁陈大妈来找祁茂顺。“茂顺大哥,你大兄弟病了,高烧不退,想麻烦您送他上一趟医院,不知您的车这会儿得空不得空?”

“没事,交给我了!”祁茂顺把病人送到医院。挂号、陪病人打针、领药,他全都包了。

祁茂顺人缘很好。

离祁茂顺家不远,住着一家姓金的。他是旗人皇室宗亲,是“世袭罔替”的贝勒,行四。街坊则称之为“金四爷”。辛亥革命后,旗人再也不能吃皇粮了。幸好他的古文底子好,又学过中医,协和医学院特约他校点中医典籍,他就有了稳定的收入。

贝勒府原是很大的四合院,后来大部分都卖给同仁堂乐家当了堆放药材的楼房,只保留了三间北房。金四爷还保留一些贝勒的习惯。他不爱“灰顶花砖地”,爱脚踩方砖,头上是纸顶棚,四白落地。上个月下雨,顶棚漏湿了,垮下了一大片。金四爷找到了祁茂顺,说:“茂顺,你给我把顶棚裱糊一下。”

祁茂顺说:“行!星期天。”

祁茂顺星期天一早就来了,带了他的全套工具:棕刷子,棕笤帚,一盆稀稀的糨子,一大沓大白纸。这大白纸是纸铺里切好的,四方的,每一张都一样大小,不是要用时现裁。

金四爷看着祁茂顺做活。

只见他用棕刷子在大白纸上噌噌两刷子,轻轻拈起来,用棕笤帚托着,腕子一使劲,大白纸就“吊”上了顶棚。棕笤帚抹两下,大白纸就在顶棚上呆住了。一张一张大白纸压着韭菜叶宽的边,平平展展、方方正正、整整齐齐。拐弯抹角用的纸也都用眼睛量好了的,不宽不窄,正合适,棕笤帚一抹,连一点褶子都没有。而且,用的大白纸正好够数,不多一张,不少一张。连糨子都正好使完,没有一点糟践。金四爷看着祁茂顺的“表演”,看得傻了,说:“茂顺,你这两下子真不简单,眼睛、手里怎么能有那么准?”

“也就是个熟。”

“没有个三年五载,到不了这功夫!”

“那倒是。”

金四爷给祁茂顺倒了一杯沏了两开的热茶,祁茂顺尝了一口:“好茶!还是叶和元的双窨香片?”

“喝惯了。”

祁茂顺告辞。

“茂顺,别走,咱们到大酒缸喝两个去。”

“大酒缸?现在上哪儿找大酒缸去?”

“八面槽不就有一家吗?他们的酥鱼做得好。”

“金四爷,您这可真是老黄历了!八面槽大酒缸早都没了。现在那儿改了门脸儿,卖手表照相机。酥鱼?可着北京,现在大概都找不出一碟酥鱼!”

“大酒缸没有了?”

“没有喽。”

金四爷喝着茶,连说了几句:“大酒缸没有了。大酒缸没有了。”

很难说得清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有删改)
1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祁茂顺的手艺?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15.小说主人公祁茂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16.小说中祁茂顺帮助金四爷裱糊顶棚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7.小说中“烧活、纸糊的顶棚、大酒缸”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18.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这篇小说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手艺人祁茂顺在时代变迁中的生活境遇,故事虽然简单,但耐人寻味,寄寓作者深刻的思考。
B.祁茂顺糊烧活、裱糊顶棚曾经赢得了人们的赞叹,后来被迫改行,这说明他的手艺已经落伍,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
C.作者以欣赏的笔触描写祁茂顺的高超技艺,表达对旧民俗的留恋;叙述火葬、钢筋水泥楼房,也表达出对新观念、新事物的认同。
D.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突出的特色,金四爷保留一些贝勒习惯的守旧做派就是通过祁茂顺适应新生活的态度反衬出来的。
E.小说的结尾含蓄隽永,尤其最后一句“很难说得清他的话是什么意思”,让读者难以琢磨,也引发读者更深刻的思考。
2016-11-18更新 | 140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5届河南省顶级名校高三年级入学定位考试语文试卷

六、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19. 请根据丰子恺先生的《燕归人未归》这幅画,围绕“等待”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不超过100个字。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命题作文 | 困难(0.15)
20.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点点滴滴的小事,让你或感动,或鼓舞,或受到教益,或深受启发……请以“那      的一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补全题目;②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2016-12-1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南娄底双峰一中等高一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6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1,2,3,4,19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字音选择题
20.85字形选择题
30.64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40.64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50.65文学常识综合  姓名称谓  文史典籍选择题
190.65漫画/照片语言表达
二、文言文阅读
6-100.4史传文
三、现代文阅读
11-120.65毛泽东(1893-1976)现代诗歌
14-180.65汪曾祺(1920-1997)  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四、名篇名句默写
13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作文
200.15写作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