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西桂林市中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广西 高一 期中 2017-09-03 2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在《红楼梦》一部大书的开始,我们第一次看到王熙凤,她那活跃出群的言动,彩绣辉煌的衣装,就能使人觉得这个人物声势非凡。《红楼梦》作者对于王熙凤出场的写作工力,也并不弱于托尔斯泰之写安娜·卡列尼娜的出场吧?她的出场是从初到贾府的林黛玉眼中开始的——

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黛玉思忖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环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仙妃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缡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首先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而且人皆屏息,她独放诞。特别是神情活跃,装饰辉煌,气势更高人一等。在这顷刻之间,王熙凤既“细细打量”黛玉,称赞她生长得“标致”,又为黛玉母亲亡故而流泪,又责怪自己不该招引起贾母的伤心,又问黛玉读书、吃药,又关照给林姑娘搬东西,打扫屋子等等,这一连串明快变化的形象,已使我们一开始就看到这一人物的特征。作者更在这一小段速写之后,借贾母之口,对读者爽快地指出凤姐性格,叫她作“凤辣子”。

《红楼梦》不同于许多传奇故事的重要特点,就在于作者不使宝玉黛玉恋爱故事孤立存在,而是产生在一个高贵、庞大而又矛盾复杂的大家庭中。固然是通过宝黛恋爱写一个家庭,同时也是通过一个家庭写一个时代社会,实际上,作者曹雪芹用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盛与衰败,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来作清朝康、雍、乾时代统治阶级的镜子。这正是作者伟大的成就。这个时代的统治阶级已经挽救不了自己的灭亡,但它坚决要抢先一步扼杀下一个时代的新生萌芽和他们的恋爱自由。王熙凤就是一个濒于灭亡的大家族统治层的执行者。在恋爱故事中少不得宝玉、黛玉、宝钗。在家庭内部生活结构中少不得王熙凤这一根从屋顶直贯到地面的支柱。如果把王熙凤这一人物从书中抽了出来,《红楼梦》全部故事结构就要坍塌下来。所以,可以说作者是把宝玉、黛玉、宝钗和凤姐四个人都当作第一类重要人物而配合着塑造出来的。

在中国古典著作中,不容易找到以如此紧张强烈的腕力写成的人物典型。凤姐不是《左传》中的郑庄公、《史记》中的汉高祖,也不是《金瓶梅》里的潘金莲或《聊斋》里的仇大娘。比较起来使人能联想到的也许是《三国演义》的曹操吧?行将垮台的封建家庭和行将垮台的封建王朝,有着共同的规律,它们的当权者也会有着相类似的性格和作用。在《三国演义》作者笔下,不许“几人称王、几人称帝”的是曹操,支持汉朝统治残局的是曹操,挖空汉皇朝实际统治权只留一个空壳子的是曹操,加速地结束了汉代统治的也是曹操。凤姐在贾府的使命从某一种限度内看来和曹操颇有一些类似。《三国演义》的读者恨曹操,骂曹操,曹操死了想曹操。《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作者刻画出一个聪明、漂亮、能干、狠毒的“凤辣子”,不但使她充分具有那个时代人物典型的真实性,也赋予她以吸引读者极大的魔力,足证这个人物的社会意义之不可忽视。

1.依据第二段,不属于文中所说的“写作工力”的一项是                  
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特点。
B.用侧面烘托的方法刻画人物心理。
C.通过服饰描写就揭示人物性格。
D.通过肖像描写来赞美王熙凤这个小说中的第一类重要人物。
2.“《红楼梦》的 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的意思是            
A.王熙凤在贾府与众不同的地位、身份。
B.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生活的真实,同时具有文学的魅力。
C.凤姐的形象具有性格的多重性 ,给读者不知何为恨何为爱的联想。
D.凤姐是小说中塑造得很完美的人物形象,她更能引发读者更加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3.下列各项表述,与原文大意相符的一项是                                     
A.《红楼梦》塑造的王熙凤与托尔斯泰塑造的安娜卡列尼娜具有相同的艺术魅力。
B.作者认为,《红楼梦》一开场就奠定了王熙凤多面的性格特征。
C.“从屋顶直贯到地面的支拄” 是说王熙凤是《红楼梦》众多人物中起支撑作用的人物。
D.在中国古典著作的人物典型中,再也找不到用“紧张强烈的腕力”写成的人物典型了。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茶道

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入桔皮、桂圆、红枣等来喝;另一类是“清饮”,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清饮”可分四个层次:将茶当成饮料大碗解渴,称为“喝茶”;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称为“品茶”;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称为“茶艺”;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茶道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茶道追求“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意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陆羽在《茶经》中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和实践。

“怡”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一方面,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意在托物寄怀,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意在参禅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意在品茗养生,羽化成仙;普通百姓讲茶道,意在去腥腻,涤烦渴,享受人生。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

“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情要真闲。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一在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二在追求情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交互,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三在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

4.下列内容不是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涵”的一项是(  )
A.“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和实践。
B.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一方面,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
C.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
D.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
5.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按照中国茶道的说法,长期饮茶,可以使人心境平和,宁静致远,和悦愉快,返璞归真,也就是达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字真谛的境界。
B.中国饮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就是根据个人的口味,在茶中加入其他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混喝;另一类是“清饮”,为了不损茶的本味、真香,而不加入任何其他配料,只用开水泡喝。
C.中国茶道发源于道家的“真”,它有三个具体要求:一是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二是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互见;三是在品茗过程中放松自己,达到“全性葆真”。
D.本文借林治先生提出的“和、静、怡、真”四字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并在此基础上为人们认识中国茶道和评价中国茶道的水准提供了一个绝对标准。
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茶道与饮茶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只是按中国人的观点,茶道的文化品位更高。
B.文章阐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个特点,实际上也是个人见解,主要是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
C.中国茶道之所以与日本茶道有区别,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日本茶道讲究“清寂”,而中国茶道更加重视雅俗共赏,不拘一格。
D.中国茶道追求的“和”的概念,这是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发源于《周易》的“保合大和”,意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
2016-11-17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
B.于其也,则耻师焉                身:身体
C.士大夫之                              族:类
D.师道之不,可知矣                复:恢复
8.对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犹且从师而问焉                       犹且:尚且,还
B.师道不传也久矣                之:结构助词,的
C.其身也,则耻师焉                于:对于
D.今其智反不能及                乃:竟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本段古今对比,赞美“古之圣人”,批评“今之众人”,指出他们在学习态度上是不同的。
B.本段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原则,指出学习不要有门户之见,并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
C.本段重点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
D.从论证方式上看,本段立足于“破”,逐层批判了“士大夫之族”“今之众人”和“君子”,从反面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1.中间两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具体分析。
12.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你觉得有道理吗?试作具体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13.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_________   _________,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秦论》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_________;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_________。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假舟楫者,非能水也,________《劝学》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_____________;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__________;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
(4) 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                         蜀道难
(5)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_________ ,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兴八首(其一)》   
(6)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2017-09-0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中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