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甘肃 高二 阶段练习 2017-09-19 29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一、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一)文言文阅读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践南面,非弑而何也?”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

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注】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久之,病免。

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固之也,薛人公孙弘亦征,侧目而视固。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自是之后,齐言《诗》皆本辕固生也。诸齐人以《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

                                                                      (选自《史记•儒林列传》)


【注】司空,管理囚徒的官;城旦,秦、汉时一种筑城的劳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
B.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
C.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
D.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四书五经”。
B.子杀父曰“弑父”,臣杀君曰“弑君”,黄生认为汤、武弑君而取得天下,是犯上作乱。
C.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天子朝见群臣,皆南面而坐,“践南面”就是指登上天子之位。
D.征,指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汉代选拔人才的形式主要是科举和征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辕固生治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不同意黄生提出的汤、武得天下是弑君的说法,认为汤、武是顺应天下人心而诛杀桀、纣,所以是秉承天命而得到天下。
B.辕固生善于辩论。他以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的例子反驳黄生,得到了景帝的赞同,景帝调停说,吃肉不吃马肝不能算不懂味道,学者不谈论汤、武受命的事情不算是愚蠢。
C.辕固生敢于直言。窦太后喜欢《老子》,辕固生却说《老子》不过是普通人的言论,触怒了太后,被罚到猪圈里去刺杀猪,后经景帝暗中帮助才摆脱困境。
D.辕固生治学求真务实。他教导公孙弘,务必以正直的学问论事,不要用邪曲之说去迎合世俗,后来齐人学习和研究《诗经》都以辕固生的见解为依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
(2)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

二、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公安县怀古

杜 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深秋。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②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
C.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D.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
E.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
6.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7.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 _________
(2)《书愤》中用典明志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
(3)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表示情愿相爱永不变心的诗句,这两句是:________ _________
2017-09-1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父亲的一课
王熙章
16岁那年,父亲送我去一家电脑培训中心学习微机课程,那些枯燥的操作命令很快使我厌倦了。渐渐地,一有空我便溜到与培训中心相邻的“创世纪”网吧上网玩游戏,几个月下来,我微机知识没学到多少,倒是对那些神奇莫测的游戏入了迷,经常玩个通宵达旦。
网吧老板是一个过早秃顶的中年男人,在众多网民中,他好像独独对我这个学生特别反感,走来走去总要教训我两句:“玩物丧志,这词儿你懂吗?”
世上哪有老板赶顾客出门的道理?我对他的告诫当成了耳旁风,只顾在网吧中玩得昏天黑地。
一天,父亲从乡下到城里来看我。我正痴迷地玩“僵尸与侠客”的游戏,突然听到身后一个声音说:“好精彩,好安逸哟!”
这话音好耳熟,方言土语在城里极少能听见。我猛回头,只见父亲不知何时站在了我的身后。那一刻,我有一种做贼的感觉,赶紧站起身,垂手而立。父亲却神情古怪地一把拉住我的手说:“章子,精彩,来,继续玩!”
我做梦也没想到父亲不但不骂我,竟然让我教他玩游戏。我兴奋地抓住他的手,教他如何选择按键、如何控制鼠标、如何躲避对方的打击、如何出击,没想到父亲学
一晃7天过去了。父亲的玩法越来越高明,也越来越上瘾,竟好几天通宵达旦泡在网吧中。
这时,我的衣袋中只剩下30块钱了。父亲省吃俭用,每月寄400元钱给我做生活费,我却将它们全都浪费在了这些醉人的游戏中,刚过了半个月,我的衣袋就快空了,再向父亲要钱,我开不了口。
那天在网吧里,父亲问我:“章子,身上有钱吗?拿出来,让爸过足这把瘾!”
一听这话,我的脑袋便“嗡”地一下大了。我家在城里没有亲戚,身上没了钱,我跟父亲在城里如何生活?父亲是个复员军人,只听说他在城里有一个战友叫方伯雄,我到城里来上学,父亲便让我去找方伯伯,可我却压根儿没心思去见那些古板的人。
那个秃顶的网吧老板又来催缴费了。按每小时两元结算下来,父亲已欠费300余元。眼看父亲翻遍他所有的衣兜,再也没有翻出一分钱来,我心里焦急万分。
网吧老板呈现出他从未有过的凶相,威胁说:“3个小时内不缴清欠费,就把你们扭送到派出所。”父亲眼巴巴地望着我,我偷眼看着网吧老板那副讨债不成不罢休的架势,不由地胆战心惊。            
我退下手腕上那块花去父亲80元钱买给我的手表作抵押,谁知网吧老板竟然不屑一顾。父亲指着他身上那件过年时新买的呢大衣诚惶诚恐地说:“要不,我、我脱下这身衣服给你?”
网吧老板用鼻孔哼了一声说:“一个乡下人的破衣服,能值几块钱?”
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将我们围了个水泄不通,有人在对我的父亲指指点点:“没钱玩什么游戏?乡巴佬!”这时我看见父亲的嘴角抽了抽,就在那一刻,我感觉那讥讽的话语就像皮鞭似地抽打在我的脸上。我发狂似地冲出人群,找我的同学去借钱,可他们一见我,仿佛都如见了瘟神,慌忙离去。
“天哪,这个时候,我到哪里去弄钱解救我的父亲?”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在心里说。我不禁悔恨交加。回到网吧,跪倒在父亲面前,我痛哭失声地说:“爸,是我害了你,我不该教你玩这种害人的游戏!”
父亲也不禁老泪纵横,他一把拉起我说:“孩子,你终于明白了,这就叫玩物丧志!来,爸给你介绍一位伯伯,他就是我在家跟你提起过的方伯雄伯伯!”
我抬起头来,顺着父亲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网吧老板一反常态,正笑吟吟地站在我的面前……
(节选自《当代微型小说精选》)
8.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父亲却神情古怪地一把拉住我的手”,“神情古怪”一词表现了父亲看到“我”痴迷于网络游戏的惊诧感觉。
B.小说通过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塑造出方伯伯这一形象丰满的人物,使小说情节具有很强的戏剧性。
C.小说中描写围观人群对父亲讥讽的话语、同学对“我”借钱时的慌忙躲避,是为了反映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和冷漠。
D.这篇小说以“父亲的一课”为题,意在表现父亲对“我”的一次教育。小说以“我”沉溺网络游戏为开端,“我”到处筹钱替父亲还债是小说的高潮。
E.小说中“我”对学习微机课程感到枯燥,却对网络游戏非常痴迷,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对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思考。

9.小说中,“我”的情感态度经历了怎样的转变过程?
10.“方伯伯就是网吧老板”这个突兀的戏剧性结尾,其实在前文中有充分的暗示,请从小说中任找出两处,并分析这种手法的好处。
11.小说描写了一位父亲独特的教育方式,对于这种方式,有人表示赞同,有人表示异议,你的看法怎样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2016-11-18更新 | 356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度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卷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卫生筷其实并不卫生,多为黑作坊经过简单浸泡漂白后即投放市场的产品,近日长沙市警方和工商、卫生等部门上下其手,一举摧毁了多个制脏窝点。
B.对于合肥市城管局出台的利用执法记录仪和行车记录仪抓拍向车外抛撒垃圾这一行为,并进行处罚的决定,广大市民无不拍手称快,弹冠相庆
C.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之无愧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
D.提到贪官,老百姓心里往往出现这样一个形象:大腹便便的肚子,油光锃亮的脑门儿,穿着扣不上扣子的西装,还架着一副显得很诚善的黑框眼镜。
2017-09-1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期下去,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的传承。
B.专家提醒我们,虽然用微波炉加热食品会致癌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但在使用微波炉时一定要按说明书操作,切忌不要盲目乱用。
C.要尽快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人才,关键问题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引导学校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D.白芳礼老人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省吃俭用,用蹬三轮车积攒的35万元资助了近300名贫困学生,自己却一贫如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面对同一个作文题目,同龄人的观点 是不相上下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拉开差距靠的就是语言了。语言的锤炼,非一日之功。语言的形成和构建,核心 ③ 来源于阅读,实际取决于考生视野的宽度和思维的深度。语言的锤炼比较难,只要平时用心,多阅读多积累,提高语言能力是有路可循的。


                                       
A.应该          仍然   尽管          
B.一定   当然   /        因为   所以   
C.可能   但是   必然   虽然   那么   
D.尽量   /        最好   即使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15.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言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日符。”春联的来源是桃符。最初人们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                             ,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回爆竹声声”。                          。所谓横批,是指挂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幅。                          ,例如“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
2016-11-18更新 | 189次组卷 | 8卷引用:2015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16. 下面是甘肃省电视台的台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2017-09-1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17. 阅读材料完成作文。

“任性”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词汇。有人说,有钱就是任性;也有人说,青春就是任性,有人说,漂亮就是任性;当然也有人说,有权不可任性。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7-09-18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1
语言文字运用
5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文言文阅读
1-40.65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二、古代诗歌阅读
5-60.65杜甫(712-770)  咏史怀古
三、名篇名句默写
7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8-110.65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五、语言文字运用
120.65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130.65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140.65关联词语选择题
150.65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160.65徽标语言表达
六、作文
170.65青春 使命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