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2017学年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湖北 高二 期中 2017-07-19 7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礼治秩序

费孝通

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让我先说明,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例如殉葬。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得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新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

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1.下列对“礼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治”可以培养出守礼的民众,但是这些民众不一定就是文质彬彬的君子,而可能是杀人的“野蛮人”,关键看这“礼”的性质如何。
B.“礼治”是乡土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从规范行为的意义上讲,和法律没有不同,但是它依靠无形的传统来维持,所以有好古的保守性。
C.“礼治”培养人对“礼”的敬畏感,对“礼”的服从应是有目的的,如果能够克己复礼,天下就归于“仁”了,“礼治”的目的是培养“仁”的人格。
D.“礼治”实施 的基础是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礼崩乐坏”就是因为“礼治”无法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代表“法治”的法家就成为新生力量。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的产生有其社会历史的局限性,有些礼仪是行为规范的,有些是生产生活的,有些是丧葬祭祀的,有些可以继承,有些应该摈弃。
B.“礼”的成型有其社会历史的原因,安土重迁的乡土社会由于人口流动、土地资源等变动很少,所以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有效经验尽可抄袭。
C.“礼”的约束不依靠法律和道德的力量,而是靠教化中养成的个人的服从感,人逃脱法律的制裁可以骄傲、得意,但是违“礼”总会内疚。
D.“礼”不适用于团体合作的时候,团体合作需要大家遵守规则,而“礼”主要不是一种外在规则,而是一种内心对自我的规范,更适用于个体。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的标准和“法”的标准不一样,合“礼”和合法不是一回事。
B.礼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但它并不能离开社会而由本能或无意形成,它还是要依靠传统的教化、熏染,这个过程有一定的被动性。
C.礼和普通的道德也有不同,这种不同除了守礼和遵守道德规范的约束机制不同,还表现在道德感的形成是一种被动过程,不是个体主动的服从。
D.礼重视传统,道德靠社会舆论协调人际关系,法律重视处理团体生活的问题,三者各有侧重,但在约束个体、形成人格方面有相通的地方。
2017-03-14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一)文言文阅读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践南面,非弑而何也?”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

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注】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久之,病免。

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固之也,薛人公孙弘亦征,侧目而视固。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自是之后,齐言《诗》皆本辕固生也。诸齐人以《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

                                                                      (选自《史记•儒林列传》)


【注】司空,管理囚徒的官;城旦,秦、汉时一种筑城的劳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
B.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
C.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
D.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四书五经”。
B.子杀父曰“弑父”,臣杀君曰“弑君”,黄生认为汤、武弑君而取得天下,是犯上作乱。
C.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天子朝见群臣,皆南面而坐,“践南面”就是指登上天子之位。
D.征,指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汉代选拔人才的形式主要是科举和征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辕固生治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不同意黄生提出的汤、武得天下是弑君的说法,认为汤、武是顺应天下人心而诛杀桀、纣,所以是秉承天命而得到天下。
B.辕固生善于辩论。他以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的例子反驳黄生,得到了景帝的赞同,景帝调停说,吃肉不吃马肝不能算不懂味道,学者不谈论汤、武受命的事情不算是愚蠢。
C.辕固生敢于直言。窦太后喜欢《老子》,辕固生却说《老子》不过是普通人的言论,触怒了太后,被罚到猪圈里去刺杀猪,后经景帝暗中帮助才摆脱困境。
D.辕固生治学求真务实。他教导公孙弘,务必以正直的学问论事,不要用邪曲之说去迎合世俗,后来齐人学习和研究《诗经》都以辕固生的见解为依据。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
(2)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满江红·中秋夜潮

(宋)史达祖①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②双绝。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③雪。

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④。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


【注】①史达祖,南宋词人。韩侂胄当国时,负责撰拟文书。韩侂胄于嘉泰四年追封岳飞为“鄂王”,次年追论秦桧之罪,改其谥为“谬丑”。②斗成,拼成。③沉冤,伍子胥辅佐吴王夫差有大功,然而夫差听信谗言,竟令子胥自刎,将其尸沉于江中。子胥死后,传说有人见他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④蟾蜍窟,即月宫。古代传说月中有蟾蜍。
8.本词上片运用伍子胥的典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9.下片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2017-03-1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钱塘江水的汹涌澎湃,而《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
(2)《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
2017-03-14更新 | 2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苦梅

马卫

苦梅又叫乌梅,个小,肉少,汁酸。如果不是没有吃的,孩子们是不会去吃苦梅的。一个姑娘却偏偏取了这么个名儿,不过也难怪,山区农村生活苦嘛。苦梅一出生,就和饥饿结伴,要不是后来包产到户,苦梅一家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苦梅二十岁的时候,成了新媳妇儿。

“新媳妇儿,憨憨人儿,不说话儿,给糖走人儿。”儿歌嘛,小孩子嘴甜,诳糖吃。到了夜深人静,客人们离开,苦梅才发现,进新房的怎么不是先前相亲的那位男人呢?

男人一脸的木讷,呆呆地站着,半天才嗫嚅出来:以前相亲的,是他表哥;自己丑,所以找表哥代替。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何况,男人家拿了钱,给家里砌了砖房,让哥娶上了嫂子。拿妈的话说就是——长得帅,能吃么?

男人没有啥手艺,除了干地里的活,干不了其它。可是粮食价格低,除去农药、化肥、种子,赚不到啥钱。就这样过了七八年,孩子也读小学了,家里仍然一贫如洗。

苦梅对老公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辈子也致不了富。

男人却安于现状,不缺吃不缺穿,还要求啥呢?可是经不住苦梅天天纠缠,最后男人让步了,苦梅和她的表姐进城,一个去给人帮厨,一个当超市营业员。

苦梅在超市,极认真。别人忙里偷闲玩手机,她没有。别人喜欢小喇叭广播,讲奇闻怪事,苦梅不知道。苦梅就像个机器人,陀螺似地转,特别热心给人介绍商品,帮老人购物。

苦梅的勤奋和本分,换来了一个领班的岗位。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当上了领班,工资竟然是营业员的数倍,而且轻松多了。所以,苦梅工作更加认真。

苦梅出事,是在一个周末。

那天,她在商场巡视,检查工作,发现有一位叫巧芋的营业员偷吃话梅。虽然偷吃几个,谁也不会发现,商品有一定的损耗率。但是规定是死的,营业员绝不能吃和拿商场的商品。一旦发现,轻则扣工资,补损失;重则开除,或送派出所。

苦梅没有当场揭露巧芋,女人家谁不爱面子呢?

把巧芋叫到办公室,给她倒上水,才说了自己看到的事。没想到,巧芋一百二十个不承认。她说:提奸捉双,拿贼拿赃。你既然看到了我偷吃话梅,为啥不当场拿住?现在,你是污蔑我!我和你没完。

苦梅没想到好心没有好报,气得粗气红脸:这次就算了,如果我再拿住了你,你走人!

苦梅只能这样说了。她知道,这些营业员,差不多全是乡下来的,拿着低薪,还要养家糊口,难呢。只要巧芋改了,这事就算了。

苦梅和表姐合住的出租屋,表姐回来一般要一点左右。那晚,苦梅值晚班,回家时快十一点了,还在夜摊上吃了碗米粉。就在苦梅开门的时候,突然蹿出一位蒙面男人,把她踹倒在地,给她几拳,几脚,嘴上说:臭婆娘,懂事点,不要管得太宽。这次放过你,要是你再多嘴,把你脸划了!苦梅虽然来自农村,有一把力气,可是相对于男人,那是蚍蜉撼树。

蒙面人走了,半天苦梅才起来,回到屋内,见腿上身上的瘀痕,忍不住哭了起来。不用想,这事肯定是巧芋干的,听说,她一人在城里,常和些不三不四的男人鬼混。所以,巧芋特别好打扮,身上也不差钱,上班极不认真。

表姐回来的时候,见苦梅这副样子,问了半天,苦梅才嘟咙出来。

苦梅并不怕巧芋,是怕巧芋勾搭上的野男人。为了安全,苦梅辞职了,经理挽留她,她坚决回家。孩子见她回来,高兴地溜到她怀里,就不离开。老公见她回来,嘿嘿直乐。

伤不重,养了一周,就复了原。

苦梅是个闲不住的人,经过三年的打工生活,她明白一个道理:要得富,开店铺。

苦梅开了村里第一家超市,当然不能和城里的比,不过两间屋大,主卖副食和生活必用品。不用请人,自己和老公亲自干。货自己去进,晚上做台帐。

乡里人虽然计较价钱,但绝不会偷东西。一个月下来,挣的比她在城里打工还多一倍。

苦梅家渐渐富了,有了彩电,有了冰箱,还给老公买了摩托,进货也方便。至于田和地,只种谷子、蔬菜,剩的种树。

她家没有种其它树,只种苦梅。人们不太理解,苦梅也不解释。乡下人都知道,苦梅味酸、涩、平,敛肺、润肠、生津、解酒,良药呢。村里人常来讨用,苦梅一概白送,尤其那些爱喝醉酒的男人们,他们嘴上还要占便宜:苦梅,吃你呢!

苦梅的脸上,全是笑。嘴上说:吃我?酸死人!

11.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苦梅的母亲早就知道苦梅的丈夫长得丑,但她为了儿子,只能委屈女儿。苦梅屈从命运的安排表现出她过于本分和隐忍的性格特征。
B.男人诚实,只会干地里的活,没有其它手艺,又安于现状,这一形象与妻子苦梅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苦梅勇于开拓的精神。
C.苦梅离开城市的主要原因是巧芋的威胁,作者通过巧芋和苦梅的对比,表现来自农村的青年该如何面对生活的主题。
D.本文使用第三人称展开文章的叙述,让读者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整个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心理变化。
E.小说运用双线并进的结构,一方面介绍苦梅的特征,一方面介绍主人公苦梅的命运,两者相互映衬,彼此烘托,增强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
12.主人公苦梅和巧芋都来自农村,她们身上主要有什么不同点?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要分析。
13.小说开篇介绍苦梅“个小,肉少,汁酸”,结尾介绍它“敛肺、润肠、生津、解酒”,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4.小说结尾苦梅说“吃我,酸死人”,这句话中的“酸”字有人说是自卑,有人说是自得,还有其它说法。你认为呢?请结合文章探究作者以苦梅这句话作结的意图。
2017-03-1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