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 高二 期中 2017-12-13 6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作为一个刚愎自用的人,他对驾驭混乱局面的信心,使他对动乱          ,以致在那场灾难性的运动初期,他实际是鼓励和容忍了一系列狂暴的做法。
②美国纽约曼哈顿发生了一起           的卡车恐怖袭击事件。警方确定29岁的乌兹别克裔男子为行凶者,并在他作案的车辆上找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他是以ISIS的名义进行恐怖行为。
③在建国初期,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输将,表示          、风雨同舟的情谊。
④上元灯会,相国寺惊鸿一瞥的邂逅;屏居青州,在归来堂的对坐品茗、抄录金石;重阳佳节,鸿雁传书,遥寄轻愁相思。过去的人和事         ,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A.安之若素          耸人听闻          休戚相关       记忆犹新
B.处之泰然          耸人听闻          息息相关       历历在目
C.处之泰然          骇人听闻          息息相关       记忆犹新
D.安之若素          骇人听闻          休戚相关       历历在目
2017-11-3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江州司马青衫湿B.朝搴阰之木兰兮
C.雕阑玉砌应犹在D.欲寄彩笺兼尺素
2017-11-30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对古代书信常用语,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怀盛德,聊吐愚衷,谨凭鸿雁之传,伫望白云之信。(思念)
B.嗣后如有所见,或有新作,望莫遗愚友之驽,尚请随时见示为盼。(钦佩)
C.欣闻足下花烛筵开,奉呈薄礼,聊卺之仪。(贺寿)
D.闻君甚念,无奈事务缠身,未能前来请安,恳请慎疾自爱。(问病)
2017-11-3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每一组对联使用场合,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酒后高歌,听一曲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        

茶边旧话,看几许星轺露冕,从海上南来 (饭馆酒肆)

B.人世大难开口笑   红尘苦海起笔闲            (寺庙)
C.不教白发催人老   更喜春风满面生            (理发店)
D.璇阶敷秀彩          珠树发生香                  (书房)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列对相关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地理概念中,黄河下游以北地区,称为“河内”;长江以南地区,称为“江表”。
B.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对《诗经》的审美和社会功用作出了高度概括。《氓》即抒发了“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的“怨”情。
C.古人对各个年龄段有特殊的称呼。 “总角”指古代未成年的男子;男子成年称为“弱冠”;而“及笄之年”则指女子十五岁。
D.《太史公自序》中说到的“礼乐”、“律历”、“兵权”、“鬼神”,是指综述各项典章制度的“书”这一体例中的内容。
2017-11-3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