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常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 高三 期末 2018-02-23 5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名著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____________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____________,随时随地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风尘碌碌,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________地惦念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

A.朝思暮想  触景生情  身不由己B.魂牵梦萦  触景生情  情不自禁
C.朝思暮想  感同身受  情不自禁D.魂牵梦萦  感同身受  身不由己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百年校庆活动中各届校友的捐赠近800万元,募得的款项将全部用于家庭贫困学生的助学基金和奖励学业成绩优秀学生的费用。
B.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更高的节日休闲需求,给越来越忙碌的生活增加公共的间歇符号,让人在集体氛围的熏陶中实现个体的放松。
C.中国文化史上,正襟危坐的书多,像《世说新语》这样好玩的书屈指可数,刘义庆寥寥数语,就把魏晋文人的形态活脱脱展现了出来。
D.赛前,几乎没有人怀疑浙港联队不会丢掉这块金牌,就像记者所说,孙杨、徐嘉余、李朱濠,把队员的名单一列,就能把对手吓一跳。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每天他们至少有一次机会与庄严、纯洁的瓦尔登湖相遇,就算只有一瞥,也已经可以洗净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了。
B.我在这里能干什么?守仓库或做家具?当文化盲流变着法子讨饭?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
C.读点鲁迅,我们可以少些肤浅和小家子气,少些庸俗和丑陋;读点鲁迅,我们才能逐步正视人生,直面社会,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D.两个失去亲人的人,两颗被空前强烈的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沙子……什么东西在前面等着他们呢?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因为,即便有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
①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
②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
③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
④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
⑤路连接着家与前方。
⑥当然也可以说,人类不得不流浪。
A.①⑤④③②⑥B.③①②④⑥⑤C.④①⑤②③⑥D.⑤④②⑥③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咏史诗所歌咏的历史人物,前后都相同的一组是(  )
①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②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③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天门日暮灵修远,瑶草春深佩服香
④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⑤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
2018-02-1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黄 叔 扬 传

[明]李诩

黄钺字叔扬,苏郡常熟县人。少明敏好学。家无藏书,钺日游市肆中,见书,即借观之,或竟日不还。

洪武二十二年己卯,举湖广乡试,明年庚辰第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升户科左,又改礼科。居职封驳甚多。辛巳以父丧归。其所厚翰林侍读方孝孺吊之,屏左右密言曰:“北方不,苏、常、镇京师之左辅,应北之右臂也。君吴人,朝廷之近臣,今虽去,当有以教我。”曰:“三郡惟镇江最为要害,守非其人,是自撤其藩篱也。童俊狡狯,不宜独任。吾近见其奏事上前,视远而言,此其心不可测也。苏州知府姚善忠义激烈,有国士风,必能独当一面。但仁慈有余,而御下太宽,此治郡之良才,恐不足以定乱耳。然国家大势,不在江南,必待戎马至此,亦已晚矣。”孝孺乃因钺附书于善,以忠孝相勉,期戮力王室,以济时艰。善得书,与钺相对恸哭,以死自誓。

钺至家,因父殡在陂上旧庐,即往居之,足迹不入城邑。有御史按部至常熟,问曰:“此有黄给事,何在?”邑中无知其家者。一老人居与钺邻,引之。御史舟至陂时方暮,秋收禾堆积村巷,路又泥淖,御史乃徒步抵其舍,钺从幕中对语移日。家人以贵客至欲割鸡具馔,钺惊曰:“岂有居丧而杀鸡礼客者耶!”卒以菜粥对食而别。

壬午,靖难师日促,姚善受建文君诏,总率苏、松、常、镇、嘉兴五部兵马勤王。善以书招钺,以亲丧尚在殡,请即日营葬毕事,乃可趋命。既而童俊果以镇江降。

文皇帝正位,诏暴姚善罪状之。善麾下许百户惟权诈因得亲善,缚善邀赏。钺闻之恸哭,绝食,闭目三四日死,悉以家人救免。或传言善款服,上赦其罪,复瞠目曰:“吾知善为人决无二心,吾且少俟之,善事定,吾独死未晚也。脱果不死,吾将下报希直。”希直者,孝孺字也。遂复稍稍食。其年七月十日,善就刑报至。钺起,登琴川桥,西向再拜,祠而哭之曰:“吾与君同受国恩,不幸有国难,义同许身。君与希直同死国,吾忍背义独生乎?”祠毕,家人归祭具,遂从容整衣冠,奋身入水死。

(节选自《戒庵老人漫笔》)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方不         靖:安抚
B.视远而言                      游:虚浮
C.诏暴姚善罪状之            收:逮捕
D.家人归祭具                   绐:欺骗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试是科举时代在省城举行的选拔人才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
B.己卯、辛巳、壬午采用天干地支来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C.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它能参与朝廷机要,有较大实权。
D.按部指在京城任职的官员被皇帝贬谪,委派到地方处理政务。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守非其人,是自撤其藩篱也。
(2) 孝孺乃因钺附书于善,以忠孝相勉,期戮力王室,以济时艰。
9.黄叔扬不愿“背义独生”,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义”的内涵。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

苏 轼

南溪得雪真无价,走马来看及未消。

独自披榛寻履迹,最先犯晓过朱桥。

谁怜破屋眠无处,坐觉村饥语不嚣。

惟有暮鸦知客意,惊飞千片落寒条。

10.请简要分析诗人情绪的变化过程。
11.首联和颔联中的哪些描写表现了诗人赏雪的兴致之浓?
12.“谁怜破屋眠无处”一句化用了哪位诗人的诗句?
2018-02-23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