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9年11月25日《每日一题》必修2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
全国 高一 专题练习 2019-11-28 28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颜太初杂文序

司马光

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

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例为令录。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盖年四十余。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大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在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观其《望仙驿记》,则守长不事厨传矣。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哉!

(选自《司马光集》)

【注】①殿负: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言必自称曰儒 发言:发表意见。
B.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束缚,拘束。
C.牧亦坐是废:(被)罢免。
D.实宽良有治行治行:政绩。
2018-11-30更新 | 61次组卷 | 5卷引用:2018年11月26日 《每日一题》人教必修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候,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旁边)                       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B.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②不知老将至(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C.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相交往)                           ②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
D.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一也(导致)       ②未尝不文嗟悼(面对)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觞曲水,三月三日人们举行祓禊(fú xì)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在消灾降福。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亦或有他用,《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
C.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被称为“书之圣”,《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D.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有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献之,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从时间、地点、缘由、人物、环境,以及人物的心情等方面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本段以写盛会始,以抒感慨终;以做“修禊”为名,以行快乐为实。
B.面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作者没有沉浸其中,而是从中引出了对生死的联想。作者肯定庄子的生死观,实际上含蓄地表达了其经世致用、有所作为的人生观。
C.“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
D.综观全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不愧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浦江县东行二十六里,有峰耸然而葱蒨者,玄麓山也。山之西,桃花涧水出焉。乃至正丙申三月上巳,郑君彦真将修禊事于涧滨,且穷泉石之胜。前一夕,宿诸贤士大夫。厥明日,既出,相帅向北行,以壶觞随。约二里所,始得涧流,遂沿涧而入。水蚀道几尽,肩不得,先后累累如鱼贯。又三里所,夹岸皆桃花,山寒,花开迟,及是始繁。旁多髯松,入天如青云。忽见鲜葩点湿翠间,焰焰欲,可玩。又三十步,诡石人立,高可十尺余,面正平,可坐而箫,曰凤箫台。下有小泓,泓上石坛广寻丈,可钓。闻大雪下时,四围皆璚树瑶林,益清绝,曰钓雪矶。西垂苍壁,俯瞰台矶间,女萝与陵苕轇轕之,赤纷绿骇,曰翠霞屏。又六七步,奇石怒出,下临小洼,泉冽甚,宜饮鹤,曰饮鹤川。自川导水,为蛇行势,前出石坛下,锵锵作环佩鸣。客有善琴者,不乐泉声独清,鼓琴与争。琴声与泉声相和,绝可听。又五六步,水左右屈盘,始南逝,曰五折泉。又四十步,从山趾斗折入涧底,水汇为潭。潭左列石为坐,如半月。上危岩墙峙,飞泉中泻,遇石角激之,泉怒,跃起一二尺,细沫散潭中,点点成晕,真若飞雨之骤至,仰见青天镜净,始为泉,曰飞雨洞。洞傍皆山,峭石冠其巅,辽敻幽邃,宜仙人居,曰蕊珠岩。遥望见之,病登陟之劳,无往

还至石坛上,各敷茵席,夹水而坐。呼童拾断樵,取壶中酒温之,实髹觞中。觞有舟,随波沉浮,雁行下。稍前,有中断者,有属联者,方次第取饮。其时轻飙东来,觞盘旋不进,甚至逆流而上,若相献酬状。

酒三行,年最高者命列觚翰,人皆赋诗二首,即有不成,罚酒三巨觥。众欣然如约,或闭目潜思;或拄颊上视霄汉;或与连席者耳语不休;或运笔如风雨,且书且歌;可按纸伏岩石下,欲写复止;或句有未当,搔首蹙额向人;或口吻作秋虫吟;或群聚兰坡,夺觚争先;或持卷授邻坐观,曲肱看云而卧:皆一一可画。已而诗尽成,杯行无算。迨罢归,日已在青松下。

又明日,郑君兹游良欢,集所赋诗而属濂序。濂按《韩诗内传》:三月上巳,桃花水下之时,郑之旧俗,于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执兰草以祓除不祥。今去之二千载,虽时异地殊,而桃花流水则今犹昔也。其远裔能合贤士大夫以修禊事,岂或遗风尚有未泯者哉?虽然,无以是为也。为吾党者,当追浴沂之风徽,法舞雩之咏叹,庶几情与境适,乐与道俱,而无愧于孔氏之徒;无愧于孔氏之徒,然后无愧于七尺之躯矣,可不哉!

濂既为序游历之胜,而复申以规箴如此。他若晋人兰亭之集,多尚清虚,亦无取焉。


注:①轇轕:同“纠葛”,缠绕之状。②髹觞:油漆过的酒杯。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肩不得                                           比:比较
B.焰焰欲                                           然:通“燃
C.始为泉                                           悟:明白
D.可不                                           勖:勉励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无往                                                          ②或持卷授邻坐
B.①不乐泉声独清                                             ②鼓琴与
C.①上危岩墙峙                                                ②濂既为序游历之胜
D.①郑君兹游良欢                                             ②集所赋诗而属濂
8.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水蚀道几尽:流水几乎把道路侵蚀没了
B.方次第取饮:才停下来取水饮用
C.众欣然如约:众人高兴地答应了
D.无以是为也:不要再进行这类迷信活动
9.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山寒,花开迟,及是始繁。
②今去之二千载,虽时异地殊,而桃花流水,则今犹昔也。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均属诗序,是放在文人雅集唱和所成诗集之前的文字。
B.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为桃花涧这一名不见经传的江南乡野增添了诱人光彩。
C.第三段用九个“或”字连接,表现了赋诗人构思诗篇时各具特点又互相映衬的神态。
D.作者描述诸贤在节日中沐浴自然,脱略形迹,发舒身心,显示了他崇尚清虚的志趣。
11.读第四段内容,完成下面两题。
①“浴沂”“舞零”出自《论语》,这是孔子哪位弟子所言之志?
②作者言及此典,要表达怎样的情怀?请用自己的话作具体说明。
2018-04-01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18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3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1
文言文阅读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作家作品
2
阅读与鉴赏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65司马光(1019-1086)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文言实词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2-50.65王羲之(303-361)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6-110.65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