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 高二 阶段练习 2020-01-13 1256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胎(pēi)       痕(chuāng) 颜(qiáng)     长歌哭(dàng)
B.裂(jūn)       席(yán)        (héng)       相为命(gēng)
C.(guǎng)   维(xiān)       打(ái)          身不恤(yǔn)
D.薄(fēi)       取(jí)          堂(ào)          恰如其(fèn)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极抱歉的是,由于篇副的限制,我不能对于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其中有些是不相识的。
B.像火焰,像钱币,像玫瑰,像河流,像死神玄虚的印符……那些图案,始终受到造物主的亲睐,被无比耐心地绘制。
C.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置疑 “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
D.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工整细致,单想想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没有一条不是费尽心思粘上去的,那是多么大的工夫!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冰雹活动与天气系统有关,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很大。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貌差异很大,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使大气环流也变得复杂了。,我国冰雹天气波及范围大,冰雹灾害地域广。
A.既                    /          而且       因而       所以
B.虽然     但是                因而        /          总之
C.不仅     而且                加之        /          因此
D./                      当然     况且       所以       因而
2020-01-1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因为自然科学具有“双刃剑”的性质,所以科学家们就会利用其研究成果为人类谋求利益。
B.音乐剧《诗经·采薇》向社会传递正义的力量,显示了《采薇》最原始的作者创作的目的,给当时 残酷的社会注入一股清泉,让人们在失望中寻找到希望。
C.由于被称为“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的暖湿化,高原湖泊面积增大盐度降低,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青藏高原水环境的保护力度。
D.我们只有对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点加以充分地比较和叙述,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5. 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让她签上一个名。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6.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等终军之弱冠             弱冠:通指二十岁刚刚成人加冠之时
B.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束发:古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到头顶上
C.朝菌不知晦朔             晦朔:晦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朔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洗马:太子的属官,掌管图书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通称为《诗三百》,汉代时被儒家尊为经典。它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道路。《诗经》的“六义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重章叠句是它常用的一种手法,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
B.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哈姆雷特》《雷雨》都是悲剧。
C.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其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属于楚辞体。诗人写到自己喜欢把江离和芷草披在身上,把秋兰结成饰物挂在身边,这突显了他喜欢花草、热爱自然的品性。
D.词产生于隋唐,兴盛于宋朝,是一种可以合乐歌唱的新诗体。按段的多少,词可以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按作家风格流派,宋词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其代表作家(词人)分别是苏轼、柳永和李清照、辛弃疾等。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
B.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
C.月仄金盆堕水,雁回醉墨书空。(黄庭坚)
D.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B.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C.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而刘夙疾病(缠绕,被缠绕)             前太守臣逵臣孝廉(考察)
B.或凭几学(写字)                              牖而居(关闭)
C.受物之汶汶者乎(皎洁的样子)             而去(船桨)
D.者辱赐书(从前)                              则仆尝前辱之(责任)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刘病日笃                    儿之成,可待乎
B.垣墙周庭,当南日       谨拜表
C.,能以足音辨人       众人匹,不亦悲乎
D.至激义理者不然          室西连中闺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青雀黄龙之轴                    臣生当陨首
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C.其翼若垂天之云                 子非三闾大夫与
D.及罪至罔加                       四美具,二难并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B.俨骖上路
C.辩乎荣辱之境
D.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彭殇为妄作
A.雄州雾列,俊采B.宾主尽东南之
C.三江而带五湖D.贾谊于长沙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15.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A.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C.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D.奚以知其然也?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A.之二虫又何知!
B.而彼且奚适也?
C.《齐谐》者,志怪者也。
D.彼且恶乎待哉?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睡眠是人体生理现象之一,人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当我们无法保证一次完整的6-8小时睡眠时,稍稍打个盹的确可以缓解疲劳,但是持续这样就不能达到高效休息的目的。用这个办法代替睡眠,是一件      的事情。这种睡眠方法破坏人体的昼夜节律,剥夺人的正常睡眠需求。当人无法正常睡眠时,情绪紧张、      、免疫力下降等不良反应症状就会悄然降临,即使当时没有感到身体不适,健康风险也在潜滋暗长。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暴发疾病,让人      。因此,我们要遵循睡眠规律,听从脑内生物钟的指令,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理想的状态是:睡足觉,不透支。提高睡眠质量,首先要对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使用进行限制,睡前一小时尽量不要玩手机,可以选择听音乐、看书来替代刷手机。其次,白天坚持锻炼。不仅锻炼会减少我们的压力,而且能提高睡眠质量,有助于我们的健康。但需要注意的是,(               )。睡前可以做一些和缓的伸展运动,让身心慢慢平静下来,有助于更快地入睡。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因小失大             心力交瘁            一筹莫展
B.得不偿失             筋疲力尽            一筹莫展
C.得不偿失             心力交瘁            措手不及
D.因小失大             筋疲力尽            措手不及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锻炼不仅会减少我们的压力,而且能提高睡眠质量。
B.不仅锻炼将我们的压力减少,而且睡眠质量能提高。
C.锻炼不仅会减少我们的压力,而且睡眠质量能提高。
D.不仅锻炼会减少我们的压力,还能提高我们的睡眠质量。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肾上腺素会让你保持清醒状态,所以睡前3小时不要锻炼。
B.睡前3小时不要锻炼,因为肾上腺素会让你保持清醒状态。
C.睡前3小时如果进行锻炼,肾上腺素会让你保持清醒状态。
D.睡前清醒是因为肾上腺素,所以睡前3小时不要锻炼。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静虚村记(有删节)

贾平凹

(1)如今,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尤其在大城市的附近,就更其为难的了。

(2)前年初,租赁了农家民房借以栖身。

(3)村子南九里是城北门楼,西五里是火车西站,东七里是火车东站,北去二十里地,又是一片工厂,素称城外之郭。奇怪台风中心反倒平静一样,现代建筑之间, a 就空出这块乡里农舍来。

(4)村子并不大,屋舍仄仄斜斜,也不规矩,像一个公园,又比公园来得自然,只是没花,被高高低低的绿树、庄稼包围。走进去,绿里 b 见村子,又 c 被一道土墙围了。

(5)拢共两条巷道,其实连在一起,是个“U”形。屋舍相对,门对着门,窗对着窗;一家鸡叫,家家鸡都叫,单声儿持续半个时辰;巷头家养一条狗,巷尾家养一条狗,贼便不能进来。几乎都是茅屋,并不是人家寒酸,茅屋是他们的讲究:冬天暖,夏天凉,又不怕被地震震了去。从东往西,从西往东,茅屋撑得最高的,人字形搭得最起的,要算是我的家了。

(6)村人十分厚诚,几乎近于傻味,过路行人,问起事来,有问必答,比比划划了一通, d 要领到村口指点一番。接人待客,吃饭总要吃得剩下,喝酒总要喝得昏醉,才觉得惬意。衣着朴素,都是农民打扮,眉眼却极清楚。当然改变了吃浆水酸菜,顿顿油锅煎炒,但没有坐在桌前用餐的习惯,一律集在巷中,就地而蹲。端了碗出来,却蹲不下,站着吃的,只有我一家,其实也只有我一人。

(7)我家里不栽花,村里也很少有花。曾经栽过多次,总是枯死,或是萎琐。一老汉笑着说:村里女儿们多啊,瞧你也带来两个!这话说得有理。是花嫉妒她们的颜色,还是她们羞得它们无容?但女儿们果然多,个个有桃花水色。巷道里,总见她们三五成群,一溜儿排开,横着往前走,一句什么没盐没醋的话,也会惹得她们笑上半天。我家来后,又都到我家来,这个帮妻剪个窗花,那个为小女染染指甲。什么花都不长,偏偏就长这种染指甲的花。

(8)啥树都有,最多的,要数槐树。从巷东到巷西,三搂粗的十七棵,盆口粗的家家都有。槐花开放,一片嫩白,家家都做槐花蒸饭。没有一棵树是属于我家的,但我要吃槐花,可以到每一棵树上去采。

(9)最妙的是巷中一眼井,水是甜的,生喝比熟喝味长。水抽上来,聚成一个池,一抖一抖地,随巷流向村外,凉气就沁了全村。村人最爱干净,见天有人洗衣。巷道的上空,即茅屋顶与顶间,拉起一道一道铁丝,挂满了花衣彩布。最艳的,最小的,要数我家:艳者是妻子衣,小者是女儿裙。吃水也是在那井里的,须天天去担。但宁可天天去担这水,不愿去拧那自来水。吃了半年,妻子小女头发愈是发黑,肤色愈是白皙,我也自觉心脾清爽,看书作文有了精神、灵性了。

(10)门前的那棵槐树下,有横躺竖蹲的十几个碌碡,早年碾场用的,如今有了脱粒机,便集在这里,让人骑了,坐了。每天这里人群不散,谈北京城里的政策,也谈家里婆娘的针线,谈笑风生,乐而忘归。直到夜里十二点,家家喊人回去。回去者,扳倒头便睡的,是村人,回来捻灯正坐,记下一段文字的,是我呢。

(11)来求我的人越来越多了,先是代写书信,我知道了每一家的状况,鸡多鸭少,连老小的小名也都清楚。后来,更多的是携儿来拜老师,一到高考前夕,人来得最多,提了点心,拿了水酒。我收了学生,退了礼品,孩子多起来,就组成一个组,在院子里辅导作文。村人见得喜欢,越发器重起我。每次辅导,门外必有家长坐听,若有孩子不安生了,进来张口就骂,举手便打。果然两年之间,村里就考中了大学生五名,中专生十名。

(12)天旱了,村人焦虑,我也焦虑,抬头看一朵黑云飘来了,又飘去了,就咒天骂地一通,什么粗话野话也骂了出来。下雨了,村人在雨地里跑,我也在雨地跑,疯了一般,有两次滑倒在地,磕掉了一颗门牙。收了庄稼,满巷竖了玉米架,柴火更是塞满了过道,我骑车回来,常是扭转不及,车子跌倒在柴堆里,吓一大跳,却并不疼。最香的是鲜玉米棒子,煮能吃,烤能吃,剥下颗粒熬稀饭,粒粒如栗,其汤有油汁。在城里只道粗粮难吃,但鲜玉米面做成的漏鱼儿,搅团儿,却入味开胃,再吃不厌。

(13)小女来时刚会翻身,如今行走如飞,咿哑学语,行动可爱,成了村人一大玩物,常在人掌上旋转,吃过百家饭菜。妻也最好人缘,一应大小应酬,人人称赞,以至村里红白喜事,必邀她去,成了人面前走动的人物。而我,是世上最呆的人,喜欢静静地坐着,静静地思想,静静地作文。村人知我脾性,有了新鲜事,跑来对我叙说,说毕了,就退出让我写,写出了,嚷着要我念。我念得忘我,村人听得忘归;看着村人忘归,我一时忘乎所以,邀听者到月下树影,盘脚而坐,取清茶淡酒,饮而醉之。一醉半天不醒,村人已沉睡入梦,风止月瞑,露珠闪闪,一片蛐蛐鸣叫。

(14)我称我们村是静虚村。

[注]:静虚村:即方新村,位于西安郊外,静虚村是作者对村子的命名。

20.简析第(1)段运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1.根据文意,填入abcd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选项是(       )。
A.竟、已、全、还B.咋、才、尽、又
C.偏、才、尽、还D.偏、一、全、总
22.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6)段说“站着吃的只有我一人”,强调了“我”与村人在文化上的隔膜。
B.第(7)段“这种染指甲的花”喻指村中女儿们,比喻贴切巧妙,新鲜独特。
C.第(8)段中槐树描述,表明静虚村的特点之一及“我”被村人接纳的喜悦。
D.第(11)段中划线句表明即使如世外桃源之地也难避纷繁现实的侵扰。
E.本文多次用“最”字,流露出作者对静虚村的喜爱之情及惬意之感。
F.本文写了很多村居生活,多用白描手法,朴实自然,体现出作者的审美情趣。
23.纵观全文,概括村人所具有的特征。
2020-01-1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4.下列语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因寄所托             所托:爱好的事物
B.放浪形骸之外          放浪:任性不羁,放荡,放纵
C.况修短随化             随化:听任安排
D.亦将有感于斯文       斯文:这此(集会)的诗文
25.下列语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A.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B.及其所之既倦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D.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26.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生命之痛。
B.第二段交代作序目的,同时凸显兰亭集会的盛大。
C.作者深入思考生死的问题,否定人生虚妄的观点。
D.语言骈散结合,以散为主,音节齐整又富于变化。
2020-01-1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六、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名校
27. 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 恨相见得迟,______,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2)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
(4)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5) 举世皆浊我独清,___________,是以见放。
(6)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___________,水浅而舟大也。
(8)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____
2020-01-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易(0.85)
名校
2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永远不要觉得为时尚早,永远不要认为为时已晚。


对这句话你有什么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注意】(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3)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4)不抄袭、套作。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21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16
文言小题
1
现代文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5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94字音选择题
20.65字形选择题
30.65关联词语选择题
40.85语序不当  不合逻辑选择题
50.85标点符号选择题
60.85天文历法  风俗礼仪选择题
70.6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80.65修辞手法选择题
90.65得体  谦敬误用选择题
10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110.85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120.85文言实词选择题
130.85文言实词选择题
140.85文言实词选择题
160.65判断句  倒装句选择题
17-19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简明、连贯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二、文言小题
150.65被动句  倒装句选择类
三、现代文阅读
20-230.65贾平凹(1952-)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记叙性散文
四、文言文阅读
24-260.65《兰亭集序》  王羲之(303-361)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概括中心意思
五、名篇名句默写
27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六、作文
280.85生活体验  人生感悟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