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第7篇 杂诗十二首(其二)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0-03-22 30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中国,桃花文化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现象。凡是在恋爱、婚姻等人生喜庆活动中,桃花总是主要角色。而包含“桃”字的人名、地名、作品名更是不胜枚举。早春时节,人们踏青采物归来,采撷的也多是几枝早开的俏丽桃花。至于与桃树、桃花、桃实相关的文化现象,几乎无所不在:“桃都”天鸡报晓、王母蟠桃盛宴、寿星捧桃、“桃李满天下”……可以说,桃花文化里有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有如泣如诉的眷眷情思,还有“           ”的精神家园……


(1)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不胜枚举       B.无所不在
C.欣欣向荣       D.如泣如诉
(2)将下列诗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D.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020-03-1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第7篇 杂诗十二首(其二)

二、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2. 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杂诗十二首(其二)》中,诗人说明“不眠”的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3-1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第7篇 杂诗十二首(其二)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思想家,沈德潜说诗“贵在理趣”,①__________。他的诗不是从抽象的哲理出发,②__________,将生活中的感受升华为哲理,又将这哲理连同生活的露水和芬芳一起诉诸诗的形象和语言。③__________,又有诗人的情趣,隽永厚朴,耐人寻味。

2020-10-07更新 | 759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7届重庆一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4. 某出版社准备出版一册《陶诗画意》,请你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中的“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构思画面内容。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
2020-03-1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第7篇 杂诗十二首(其二)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信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注】①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明月、萤火飘流的秋色,构成凄清孤寂的意境。
B.“寻思”两句直抒胸臆,不仅有故国覆灭、封侯梦想破碎的叹惋,也有当下不能为国建功的自嘲。
C.“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表达出时光流逝而诗人却不能回国辅政尽忠的无限惆怅之情。
D.“露泣”两句由“新秋”而来,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虚无烦乱的内心状态,用词精切,对仗工巧。
6.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都使用了“琴”“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5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3
名篇名句默写
1
古代诗歌阅读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1,3,4
2
名句名篇默写
3
作家作品
4
阅读与鉴赏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65得体  熟语(含成语)语言表达
30.65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40.65扩展语句  情景扩展语言表达
二、名篇名句默写
2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三、古代诗歌阅读
5-60.65其他南北朝作家  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