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版高二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春江花月夜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0-03-23 346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皎(jiǎo)       取(jí)        板(zhān)     而走(jìng)
B.弹(xiàn)       勉(xù)       滟(yàn)       级而上(shè)
C.重(zháo)       (yuè)     尘(xiān)     (huái)
D.舟(piān)       石(jí)        (pǔ)        湘(xiāo)
2020-03-21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二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春江花月夜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诗句不能表现时间变化的一项是(       
A.海上明月共潮生B.皎皎空中孤月轮C.玉户帘中卷不去D.江潭落月复西斜
2019-06-07更新 | 313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二单元 春江花月夜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天一色无       纤:细,小
B.不知月几人归       乘:趁着
C.青枫浦上不       胜:超过,胜出
D.愿月华流照君       逐:追随

二、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4. 下列对《春江花月夜》诗歌内容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题目是“春江花月夜”,包含了诗歌内容中的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所体现的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
B.诗人由春江的美景写起,写江上的明月,并由江月生发出江月永恒、人生代代的哲学思考。
C.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在下半篇转到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上,借月写出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D.全诗以江为主体,融诗情、画意、暂理为一体,赞叹自然的奇丽,讴歌爱情的纯洁,探索人生的哲理,构成奇妙的艺术世界。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5.“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两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6.“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这四句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凝香斋

曾巩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砂清耳漱寒流。

沉心细细绌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


【注】①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济南大明湖畔。曾巩于1071年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到任后齐州大治。该篇为曾巩1072年游大明湖而作。②香炉:香炉峰。
7.下列对这首宋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诗首句点题,领起全诗。以下写景抒情都是围绕这句展开。曾巩身临西斋,徜徉山水,忘怀世情俗务,“不知”只因“景最幽”,俯仰其间,心神愉悦。
B.任所济南最有代表性的风物是湖光和泉水。颈联上句写湖光,下句写泉水:如白云一样纯洁的湖水,让人心灵清醒明澈;泉底沙石晶莹如玉,清寒的泉流冲激,悦耳清幽。
C.炼字精警,颇具匠心。“醒”“鸣”“清”“漱”四个动词使诗句意境灵动。诗句声形色兼备,景情理俱在,让人顿生赏湖景、观流泉的雅兴。
D.尾联归结全诗。置身如此令人向往的地方,潜心书史,其清幽意境与高雅情趣让诗人疑是在庐山香炉峰的景色绝佳处。愉悦之情,如超脱世外,暗含辞官归田之念。
8.后人多认为此诗诗眼为首联中的“幽”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9. 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

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那姣好和媚人的被中国人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的在人们心目中是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的明月常常在皓月当空、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热的乡思。

2016-11-18更新 | 375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滕州第十一中学高二11月月考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试卷题型(共 7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4
古代诗歌阅读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字音选择题
20.65选择题
30.94文言实词选择题
90.65变换句式语言表达
二、古代诗歌阅读
40.65张若虚(约660-约720)  诗
5-60.65张若虚(约660-约720)  诗
7-80.65诗  曾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