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课课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十 苏武传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0-11-10 38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1.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单于使使晓武,会虞常       论:议论
B.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       当:应当
C.律前汉归匈奴             负:背叛
D.不顾恩义,畔主背             亲:亲戚
2020-11-04更新 | 809次组卷 | 5卷引用:《课课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十 苏武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2. 下列各句中“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B.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
C.为降虏于蛮夷D.何以汝为见
2020-11-04更新 | 535次组卷 | 4卷引用:《课课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十 苏武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3. 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天雪,武卧啮雪B.羝乃得归
C.乃武置大窖中D.汉节牧羊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B.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C.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D.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2018-06-07更新 | 336次组卷 | 7卷引用:2018年5月27日 每周一测——《每日一题》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必修4

二、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5.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苏武传》中写匈奴单于为了胁迫苏武投降,把他关在大窖里,断绝食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武传》中写卫律告诉单于苏武不屈服、不投降,表现单于想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苏武传》中写丁令偷走了苏武的牛羊,苏武再次陷入困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1-04更新 | 410次组卷 | 4卷引用:《课课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十 苏武传

三、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6.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2)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3)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2020-11-0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课课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十 苏武传

四、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7. 下面是歌曲《苏武牧羊》的第一部分《序歌·一个古老的故事》中的一段歌词,请你根据歌词的意境及课文所学内容,为苏武设计一段表明忠于汉室不变志节的内心独白,字数在60~90之间。

歌词: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有笳声,入耳痛心酸。

2020-08-07更新 | 195次组卷 | 6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8. 请用“家乡”“桃花”“生活”等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语言连贯,不少于40个字。
2020-11-04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课课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十 苏武传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陵少卿,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天汉二年,贰师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上曰:“毋骑予女。”陵对:“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诏陵以九月发。
陵将其步卒五千出居延,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召八万余骑攻陵。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单于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矢且尽。单于大喜,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下,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叹曰:“吾不死,非壮士也。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后闻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迁盛言:“陵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诬罔,下迁腐刑。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节选自《汉书•李陵传》)
【注】①酒泉、张掖:地名。②贰师:即贰师将军李广利,武帝所宠爱的李夫人的哥哥,武帝遣其伐大宛,因大宛境内有贰师城,故号为贰师将军。无功而还。后因其兄李延年犯罪被诛,害怕连坐而降匈奴。③辎(zī)重:粮草。④浚(jùn)稽山:在今蒙古喀尔喀境内。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B.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C.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D.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10.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古人对自己名字的解释和补充,又称“表字”。《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
B.“拜”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这里指“授予官职”,“拜相如为上大夫”和“公车特征拜郎中”中的“拜”都为此义。
C.“胡”,这里指中原以北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D.“天汉”,和下文的“元平”一样,指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希望自己能独当一面,为国效力。他向汉武帝提出率领五千步兵出征,牵制单于的兵力,汉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B.李陵非常勇猛。面对三万强敌,毫不胆怯,杀死很多敌人。单于又召集八万骑兵,李陵愈战愈勇,匈奴一时难以取胜。
C.李陵军队死伤惨重,没有武器和匈奴继续作战,李陵在夜里率众突围,韩延年战死,四百多人逃回塞内,李陵被迫投降。
D.听说李陵投降,文武百官都归罪李陵,只有司马迁高度评价他;而汉武帝则认为司马迁所言不实,将司马迁施腐刑下狱。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
(2)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6
名篇名句默写
1
文言小题
1
文言文阅读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名篇名句默写
3
语言文字应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4一般文言实词选择题
20.4一般文言实词  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30.4词类活用选择题
4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70.65简明  得体语言表达
80.65扩展语句  连贯  情景扩展语言表达
二、名篇名句默写
50.94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三、文言小题
60.65文言文翻译非选择类
四、文言文阅读
9-120.64史传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