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
浙江 高三 阶段练习 2021-01-17 11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著阅读、名句名篇默写、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敢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yí)必定产生在(shuò)北和南荒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们中间。其他那些著名的友谊佳话,外部雕饰太多了。
B.有专家提出,带有新型(guān)状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失去水分,形成微小的携带病毒的飞沫核。这些微小的飞沫核分(sàn)在空气中,有可能形成气溶胶,飘浮在远处,造成远距离传播。
C.《论语》多次用到“殆”字,都是作“危险”讲。孔子主张“放郑声,远(nìng)人,郑声淫,佞人殆”。为什么要禁绝郑声?因为郑国的音乐淫糜。为什么要远离“佞人”?因为这类人善于阿谀(chǎn)媚,如果国君周围都是这些人的话就很危险。
D.推杯换(zhǎn)、筷来(zhú)往是中国社会普遍认同的代客习俗,推行公筷公勺不能急于求成,要先引导群众转变观念,逐渐形成新的文明习惯。
2021-01-15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岱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茶文化广泛地融于传统中国人的居家生活和社交场合中【甲】南宋《梦粱录》提到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盖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现象。可见,品茗饮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逮至宋代就已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茶在中国的发现和利用,最早是因其自身的药用价值。【乙】到了隋唐时期,因佛教丛林中的参禅之风盛极一时,茶的精神价值方被开发出来,进而发展出了繁复的茶礼,并借由历代文人的推荐,被提升到了艺术文化的层面

【丙】《茶经》的问世正是适应了这样的社会形势需求。作者陆羽是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自幼被僧人收养,因此他的生活体验中充满了禅机。陆羽性嗜茶,更精制茶与煎茶,从中得出了一套理论与方法。在“立言”情结的驱使下,《茶经》成为陆羽关于茶文化的集大成之作。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逮至B.盛极一时C.推荐D.集大成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2020-07-14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临海市、乐清市、新昌县高三选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科技界人士指出,技术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造成研发投入的巨大浪费,加剧了科技与经济脱节,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已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
B.“居者有其屋”确实是百姓生活的重要保障,在许多城市中,随着人口和部分家庭条件的改善,房屋租赁正在成为房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C.经济改革搁浅或者受阻,首先会抑制实体经济的投资,继而会进一步打击金融市场的信心,这对于意大利短期与中长期经济前景来说都相当不利。
D.寻求人生乐趣的法则是,知道自己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深信能够战胜它们,这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正乐趣。
2016-11-18更新 | 80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高考仿真模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欧洲艺术;①______。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②_______,如果幻想也可能有原型的话。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为了建造圆明园,人们经历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后又经过几世纪的营造。那么这座像城池一般规模巨大、经过几世经营建造的园林究竟是为谁而建的呢?为人民。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③______
2020-07-14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临海市、乐清市、新昌县高三选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难(0.4)
名校
6. 下面是我校老师绘制的一张思维导图,描绘了“整本书思维导图式笔记的作用”,请把这个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两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先后获准进入临床试验,成为全球首批获准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灭活疫苗,从名字看好像没什么好解释的:把活病毒灭了,把尸体扔到体内的免疫细胞前,让它记住病毒的模样,下次有类似病毒来了马上产生免疫力。病毒如果会思考,一定对灭活感到恐惧。这波操作绝对粗暴,堪比《复仇者联盟》中最大的反派灭霸,用热、毒(化学试剂)、辐射等方法顷刻间消灭所有生的迹象,一切让病毒活的迹象都不被许可,团灭是必须的。虽然粗暴,但灭活绝不简单。

专家杨晓明解释,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是做灭活疫苗的第1步;第2步,拿到毒株以后,要看它能不能作为疫苗的生产毒株。病毒和病毒不同,就像人和人不同,一千人、一千面、一千个脾气……有的毒株适合扩增、有的病毒毒力强、有的比较温和……根据疫苗的要求优中选优,进行一系列的筛选,检测它适不适合做一支疫苗的种子。单单选择种子这一步就需要三级毒种库,病毒毒株不断参加晋级赛。通过检测看看库里的种子是不是优良、是不是高产、能不能产生保护性……此外,病毒的纯度也很重要,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检测确保无杂质。只有从原始种子库、主种子库,直至进阶到工作种子库的优良毒种,才有可能走进饲养箱,开启下一步的生产。

与此同时,研究者们要准备好最适合病毒大量繁殖的保育箱,新冠病毒也不是在所有的细胞中都如鱼得水,此次新冠病毒用的是vero细胞(猴肾细胞的一种)培养,具体的培养细胞系、培养条件等都需要摸索,就像养鸡、养鱼、养猪,要想办法让它们长得好、繁殖得多、传代稳定……

更加艰难和危险的是,与活病毒打交道的所有操作必须在高安全等级的生物实验室完成。同时并行的研究还有对灭活工艺和条件、后续纯化工艺、配方佐剂、疫苗剂量等的验证和摸索。它们是一组组枯燥、烦琐的数字,却关系到病毒的灭活效果、抗原性效果,而这些与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息息相关,必须精益求精。

当优中选优的新冠病毒毒种进入海量培养的阶段,也就进入了生产环节。

(摘自《科技日报》)

材料二:

针对全球都在竞相研发的新冠疫苗,钟南山并不乐观。他表示,目前中国已经有多个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但是要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

我们反复地测试不同的疫苗,但是现在要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我们还不知道应该用哪种疫苗来对抗新冠病毒。钟南山院士表示,疫苗最终获得批准的时间会更长。目前中国的康希诺和美国的Moderna两家企业引领了全球疫苗的研发。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亚历克斯·阿扎(Alex Azar)表示:目前的候选疫苗已经达到100种,我们的目标是年底前做好一种或者多种疫苗的储备。白宫的目标是,今年年底前获得3亿剂疫苗。但这些疫苗目前仍然没有一个被证明有效。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长安东尼·福奇(Anthony Fauci)认为,疫苗真正被大部分人用上还需要很长时间。福奇上周在国会发表证词时表示,即使疫苗在明年秋天可用,也是非常遥远的事情。

钟南山院士表示,在疫苗还遥不可及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增强免疫力的有效方法,他称自己现在还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并且避免吃太多。

(摘自《中国尚未建立起新冠免疫,警惕第二波疫情》)

材料三:

一般疫苗研发常规时间流程:

(摘自中国农业大学)

7.下列对材料中关于新冠疫苗研制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绝不简单,它会思考。把病毒“尸体”扔到体内的免疫细胞前,让它记住病毒的模样,下次有类似病毒来了马上产生免疫力。
B.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是研制疫苗的第一步,然后对疫苗优中选优,进行一系列的筛选。需要三级毒种库,让毒株不断参加“晋级赛”。
C.病毒和病毒不同,就像人和人不同,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新冠病毒库里的毒株种子是不是优良、是不是高产、能不能产生保护性。
D.研制疫苗要有最适合病毒大量繁殖的“保育箱”,让细胞都“如鱼得水”,就像养鸡、养鱼、养猪,让它们长得好、繁殖得多、传代稳定。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两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先后获准进入临床试验,成为全球首批获准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攻克新冠病毒指日可待。
B.目前中国和美国的企业引领了全球疫苗的研发,但目前仍然没有一个被证明有效,距离最终获批进入生产环节的时间会更长。
C.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跟灭活工艺和条件、后续纯化工艺、配方佐剂、疫苗剂量等的验证和摸索等息息相关,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急于求成。
D.新冠疫苗研制不等同于一般常规流程,还遥不可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增强免疫力的有效方法,平时要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并且避免吃太多。
9.上述材料告诉我们,对新冠病毒疫苗研制应有怎样的正确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