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同步教程》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10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1-03-04 50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名篇名句默写、作家作品

一、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至(全,都)       少长集(全,都)
茂林竹(修整)             归去兮(助词,无实义)
B.畅叙情(深远高雅)   人之相(交往)
山峻岭(高)               引壶以自酌(酒杯)
C.感慨之矣(连接)     修短随(变化)
于尽(至、及)       或植杖而耘(培土)
D.之于怀(比喻)       翳翳以将入(风景,景物)
坐其次(排列)          扶老以流憩(拐杖)
2021-03-04更新 | 783次组卷 | 3卷引用:《同步教程》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10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2. 对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是(       
①舟遥遥以轻飏
②木欣欣以向荣
③乐琴书以消忧
④园日涉以成趣
⑤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⑥问征夫以前路
⑦农人告余以春及
⑧眄庭柯以怡颜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D.①②④/③/⑤⑧/⑥⑦
2021-03-04更新 | 1349次组卷 | 5卷引用:《同步教程》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10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3. 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A.复驾言兮焉求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乐夫天命复奚疑D.当其欣于所遇
2021-03-04更新 | 816次组卷 | 5卷引用:《同步教程》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10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4. 下列句子中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足以极视听之娱B.时矫首而遐观
C.眄庭柯以怡颜D.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2021-03-04更新 | 863次组卷 | 2卷引用:《同步教程》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10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5.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用“癸丑”来纪年,指永和九年。
B.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七月七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禊,一种祭礼。
C.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色彩,很像诗,但是押韵和句式比较自由。
D.毛泽东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里的“陶令”就是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八十余天的彭泽县令,故以陶令相称。
2021-03-04更新 | 925次组卷 | 2卷引用:《同步教程》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10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

二、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写兰亭的“山”“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兰亭的“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表明作者生死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肯定现在,否定过去。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时节,这些景物使诗人得到精神满足。
2021-03-04更新 | 1005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教程》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10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秋湖觞芰图序

[清]曾燠

去年此日,湖水入图;闰月今秋,莲花展节。踏芳草而旧径出,讯竹林而新雨来。芰荷深浅,不减于昔游;朋友合离,已殊于前度。感四时之代谢,惜二难之重并。嘉会不常,芳筵宜再。

于时,晓凉犹嫩,残暑欲收。水涨茱萸之湾,风清杨柳之郭。画舫预停于堤曲,寺钟倏动于城阴。老僧来迎,群贤毕至。则由慧因寺前发棹也。

俄而锦缆徐牵,彩虹乍落。桥亭暂过,天水忽空。入香海之慈云,有琅玕之别馆。绿波泛客,疑乘太乙之星;白羽摇芬,可结远公之社。则就净香园小憩也。

于是过莲性之寺,沿筱园之堤,厥有层楼,颇宜高咏。旁屋三架,前沼一方。微飕送馨,初日生艳。拂绮席,陈兰肴。吸碧莆之杯,削华峰之藕。歌遗山双蕖之怨,咏灵运五字之诗。则酌酒于高咏楼也。

既而余觞告终,清兴未已。将返山阴之棹,复回曲院之风。别港渺以通幽,清磬悠然在水。一庵半掩,千树交阴。竹露品茶,林风醒酒。则归途访桃花庵也。

嗟乎!何地无水,何处无花?或因人事之乖,不免胜游之少。惟此大江南北,时和岁稔,政简刑清。官有余闲,民无异志。得从诸君之后,重开昨岁之筵。可以娱嘉宾,容拙吏。谓非厚幸,宜得纪传。爰有董、巨山水之家,徐、黄丹青之手。分之而各写一胜,合之而均有千秋。其图慧因寺者为钱塘钱玉鱼其图净香园者为长洲袁竹室其图桃花庵者为如皋陈肖生其图高咏楼者为全椒吴山尊也。图中之客凡十有八人,各有诗,是为序。

(选自《清文观止》)

【注】①曾燠:江西省南城人,乾隆进士,有《江西诗征》《赏雨茅屋集》等。②湖:即江苏扬州瘦西湖。当时作者担任两淮盐运史,在扬州设了题襟馆,与宾客们饮酒咏诗为乐,因在闰六月游湖,故题目中称“秋湖”。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图慧因寺者为钱塘钱玉鱼/其图净香园者为长洲袁竹室/其图桃花庵者为如皋陈肖生/其图高咏楼者为全椒吴山尊也
B.其图慧因寺者为钱塘/钱玉鱼其图/净香园者为长洲/袁竹室其图/桃花庵者为如皋/陈肖生其图/高咏楼者为全椒吴山尊也
C.其图慧因寺者/为钱塘/钱玉鱼其图/净香园者为长洲袁竹室其图/桃花庵者/为如皋陈肖生/其图高咏楼者/为全椒吴山尊也
D.其图慧因寺者/为钱塘钱玉鱼/其图净香园者/为长洲袁竹室/其图桃花庵者/为如皋陈肖生/其图高咏楼者/为全椒吴山尊也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闰月,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我国,闰月特指农历每逢闰年增加的一个月。
B.俄而,片刻;一会儿。古代与之相近的表示时间短暂的常见词语还有俄、俄顷、少顷、少时、少间、须臾、斯须等。
C.灵运,即谢灵运,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
D.丹青,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故称画为“丹青”。也泛指书画艺术。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作者一行游玩瘦西湖的几个主要景点,从慧因寺到虹桥、桥亭,再到净香园、莲性寺、筱园、高咏楼,经过别港,最后到桃花庵。
B.本文用了很多典故,但是语言却清丽,朗朗上口,有音韵之美。
C.本文先叙写了作者在观莲节与宾客秋游的情形,最后一段交代客人们作画吟诗的缘由,并抒发了对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和谐社会的赞美之情。
D.本文是一篇给诗集作的序文,采用了骈散结合的句式,抒写了文人墨客游山玩水的乐趣,有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意韵。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涨茱萸之湾,风清杨柳之郭。
(2)惟此大江南北,时和岁稔,政简刑清。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易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名篇名句默写、作家作品

试卷题型(共 7题)

题型
数量
文言小题
5
名篇名句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名篇名句默写
3
作家作品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文言小题
10.85一般文言实词  一般文言虚词选择类
20.85一般文言虚词  一词多义选择类
30.85倒装句选择类
40.85词类活用选择类
50.85古代文化常识选择类
二、名篇名句默写
60.85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三、文言文阅读
7-100.65其他清代作家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