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学常识综合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2 题号:10034056
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朱拓:用银朱等红颜料从碑刻上拓印下的文字和图形。
B.桌帷:办丧事或祭祀时,悬挂在桌子前面用来遮挡的东西,多用布或绸缎制成。
C.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的地方最高学府)读书的人。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D.陈抟老祖:五代时亳州真源人。后唐长庆年间举进士不第,先后隐居武当山和华山修道。后代把他附会为“神仙”。
【知识点】 文学常识综合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对文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错误的是(     
A.场圃:农家种菜蔬和收打作物的地方。
B.廪:粮仓。
C.五谷:诗中所说的“麦”和“谷”均属于五谷。
D.苏辙,晚号颍滨遗老,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020-10-12更新 | 249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列诗句涉及我国传统节日,诗句与节日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②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③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④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A.①中秋     ②端午     ③除夕   ④元宵
B.①中秋     ②重阳     ③元宵   ④七夕
C.①重阳     ②端午     ③七夕   ④元宵
D.①重阳     ②元宵     ③除夕   ④中秋
2017-04-12更新 | 124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五等爵位,晋侯爵位高于秦伯。
B.《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从战国初年至秦灭六国间240年的历史,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C.左丘明世代为史官,所以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他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国别体史书《左传》,和《国语》-起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D.宗庙,是古代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宗的场所,又称祖庙。古人把宗庙、社稷与国家视为一体,常以宗庙、社稷代指国家。
2017-12-04更新 | 3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