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于谦(1398-145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3 题号:10104219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于谦

赤日行空暑气浮,炎风簸土几时休?

云霓九渴斯民望,廊庙当分圣主忧。

旱魃剿除消暑气,神龙鼓舞起是湫

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


【注】①魃,神话中的旱鬼,②灵湫:深潭,大水池。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烈日当头,署气浮动,热风扬起灰尘,极为燥热,为后文创设情景。
B.颔联写土地严重干旱,百姓久盼甘霖,众臣应当为君王分忧,密切扣台诗题。
C.颈联描写想象中的场景,旱鬼被除,燥热的暑气消散,神龙从深潭跃起舞动。
D.全诗由无雨到望雨降雨最后到颂雨,脉络分明。境界宏阔,展示了悲悯情怀。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于谦

随分生涯一叶舟,利名不到钓竿头。

桃香浪暖三春雨,木落江空万顷秋。

渭水西风吹鹤发,严滩孤月照羊裘。

悠悠往事何须问,酒美鱼鲜醉即休。

[注]①渭水:姜太公曾在渭水直钩钓鱼,后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了殷朝。②严滩,东汉严光隐居垂钓处,严光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拒绝了刘秀让其入朝为官的邀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认为渔家虽只有一叶小舟,但却能够随遇而安,无须牵挂名利得失。
B.第三句视觉、嗅觉、触觉相结合,写出春暖花开、春雨滋润的绚丽景象。
C.“落”“空”与“香”“暖”形成对照,展现季节更替,表现作者的寂寥心境。
D.颈联使用了两个与诗题相关的典故,含蓄地表现了诗人自己的人生追求。
2.诗歌尾联有什么含义?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性情?请简要分析。
2024-01-18更新 | 6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观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诗人自我的亲身体会,盛赞书之好处,讲开卷有益之理,极写读书之趣。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淋漓尽致地抒发喜爱读书之情,颇有感染力。
B.本诗开篇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和书本的亲密关系。在诗人的眼里,“书卷”就像自己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忧愁相伴。
C.尾联运用借代的手法,“勒”指马笼头,用“金鞍玉勒”代指富贵公子,“寻芳客”又点明了他们是富家浪子,这些人日日以寻花问柳为能事,他们和作者是两个不同世界之人。
D.结尾一联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赏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这美好之情之境,不是玩物丧志的富贵公子所能领略的。
2.有人评说这首诗“意趣高雅,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请结合颔联、颈联简要分析。
2024-04-01更新 | 6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观书

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诗人春日自我观书体会和感受,形象地说明开卷有益之理,抒发了对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
B.“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指一眼扫过三千字,胸中无一点收获,告诫我们读书不能贪多求快,走马观花。读书应该要细细品味。
C.“活水源流随处满”化用了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句,形象地写出了坚持读书的作用。
D.这首诗运用了拟人、夸张、对偶、用典、反衬等表现手法,盛赞读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乐趣,十分有感染力。
2.《观书》抒写诗人的读书之乐,于谦认为读书有哪些乐趣?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2021-05-08更新 | 1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