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王安石(1021-108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2 题号:10112923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明妃曲二首(其二)

王安石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两句中的“毡车百辆”“皆胡姬”分别与下文的“汉恩自浅胡自深”“含情欲语独无处”形成对比。
B.只可惜单于不解风情,王昭君只有琵琶弦上说相思,弦弦掩抑声声思,说尽心中无限事。
C.弹琴劝酒之时,还有余暇眼看飞鸿,此从容淡定正与“春风手” 相呼应,表现了王昭君琴艺的高超。
D.全诗胡汉对比,非止一处,汉恩胡恩的浅深是明比,弹劝胡酒中的隔膜与垂泪回首中的知音是暗比。
2.后人对本诗刻画人物的特点非常赞赏,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

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

绝胜南陌碾成尘。

杏花

罗隐

暖气潜催次第春,

梅花已谢杏花新。

半开半落闲园里,

何异荣枯世上人。


【注】①此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两次拜相,又两次罢相,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新法被一一废止。
1.结合前两句简析《北陂杏花》中“杏花”的形象特点。
2.两首诗均写杏花,所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结合诗句分析。
2022-08-07更新 | 10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画像(节选)

【宋】王安石

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

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

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森戈矛。

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

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

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寒飕飕。


【注】①不见收,不被朝廷重用。②伊周,商伊尹和西周周公旦。两人都是历史上的名臣。

酬孝甫见赠

【唐】元稹

杜甫天材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

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诗借“青衫”指出杜甫官职低微,杜甫官职低微还要被他人呵斥,可见其处境困难。
B.“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森戈矛”两句写出了处于动荡年代的杜甫困顿的生活。
C.王诗的最后两句巧妙地化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D.元诗写杜甫为人率直,说话直截了当;善于学习古人的智慧,不违背圣贤的准则做事。
2.两首诗歌都以杜甫为题材,却从不同侧面表现出对杜甫的仰慕之情,请简要分析。
2022-07-08更新 | 17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乌江亭【注】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浦,相传是项羽自刎之处。
1.下列对三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胜败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说胜败之事不能预料。“卷土重来未可知”,是说如若重整旗鼓是大有可为的。
B.杜牧诗不落传统窠臼。认为项羽不该自杀,本该卷土重来。而王安石则认为项羽自杀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C.李清照对项羽进行了高度评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说人要有骨气,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顶天立地。
D.这三首诗对项羽评价的角度都不一样,杜牧是从兵家用兵角度、王安石是从民心向背角度,李清照是从节操(气节)角度进行评价的。
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2021-07-15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