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1 题号:1021787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德威,宇镇远,朔州马邑人也。为人勇而多智能望尘以知敌数其状貌雄伟笑不改容人见之凛如也事晋王为骑将稍迁铁林军使从破王行瑜以功迁衙内指挥使。其小字阳五,当梁、晋之际,周阳五之勇闻天下。天祐七年秋,梁遣王景仁将魏、滑、汴、宋等兵七万人击赵。赵王王熔乞师于晋。晋兵少,而景仁所将皆梁精兵,人马铠甲,其光耀日,晋军望之色动。德威勉其众曰:“此、宋佣贩儿,徒饰其外耳,其中不足惧也!”退而告庄宗曰:“梁兵甚锐,未可与争,宜少退以待之。”庄宗不悦。德威谓监军张承业曰:“王怒老兵。今宜少退以待,不速战者,非怯也。且吾兵少而临贼营门,所恃者,一水隔耳。使梁得舟筏渡河,吾无类矣!不如退军鄗邑,诱敌出营,扰而劳之,可以策胜也。”承业入言曰:“德威老将知兵,愿无忽其言!”已而德威获梁游兵而问之,知景仁将渡,庄宗笑曰:“果如公所料。”乃退军鄗邑。德威出骑兵挑战,景仁悉其军以出,至于鄗南。两军皆阵,庄宗欲出兵与敌接。德威谏曰:“梁军轻出而远来,与吾转战,不及日中,人马俱饥,因其将退而击之胜。”诸将亦皆以为然。梁遂大败,景仁以十余骑仅而免。十五年,德威从庄宗于河上,以趋汴州。庄宗问战于德威,德威对曰:“梁军父母妻子皆在其中,而梁人家国系此一举。吾以深入之兵,当其必死之战,可以计胜,而难与力争也。且吾军先至此,粮爨具而营栅完,是谓以逸待劳之师也,诚宜按军。臣请以骑军扰之,因其劳乏而乘之,可以胜也。”庄宗不从,遽督军而出。德威谓其子曰:“吾不知死所矣!“德威父子皆战死。庄宗与诸将相持而哭曰:“吾不听老将之言,而使其父子至此!”庄宗即位,赠德威太师。明宋时加赠太尉,配享庄宗宗庙。

(节选自《新五代史·周德威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人勇而多智/能望尘以知敌/数其状貌雄伟/笑不改/容人见之/凛如也/事晋王为骑将/稍迁铁林军使/从破王行瑜以功/迁衙内指挥使/
B.为人勇而多智/能望尘以知敌/数其状貌雄伟/笑不改容人见之/凛如也/事晋王为骑将/稍迁铁林军使/从破王行瑜以功迁衙内指挥使/
C.为人勇而多智/能望尘以知敌数/其状貌雄伟/笑不改容/人见之/凛如也/事晋王为骑将/稍迁铁林军使/从破王行瑜/以功迁衙内指挥使/
D.为人勇而多智能/望尘以知敌数/其状貌雄伟/笑不改容人见之/凛如也/事晋王为骑将/稍迁铁林军/使从破王行瑜以功/迁衙内指挥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字,即表字,古人成年时取一别名,用于尊长称呼晚辈,也用于平辈互称。
B.汴为古州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宋,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
C.日中,古代的十二时辰之一,又名日正、中午,11时正至下午1时时正。
D.配享,亦作“配饗”,指贤人或有功于社稷的人死后祔祀于庙,同受祭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军本就人少,看到王景仁率领攻赵的梁军装备精良后十分畏惧,周德威在阵前贬低梁军来鼓舞士气,退下后却建议庄宗稍作退却,暂避梁军锋芒。
B.庄宗不肯纳谏,德威向监军说明己方兵少且不占地利,提出诱使梁军得到舟筏渡河的计策,接着被俘的梁兵也印证了德威的话,庄宗便采纳了他的建议。
C.在鄗南,庄宗想与敌军交战,但德威劝谏道,梁军不到中午就会人困马乏,因此等到他们要退兵之时再出击。将军们都很赞同,梁军果然大败。
D.进军汴州时,德威料到此次梁军为了保护城中家小,定会拼死一战,庄宗却贸然督军出战,结果致使周德威父子都死在这场战争中,事后庄宗十分愧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怒老兵。今宜少退以待,不速战者,非怯也。
(2)粮爨具而营栅完,是谓以逸待劳之师也,诚宜按军。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节选自《陈情表》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节选自《泷冈阡表》,有删减)


【注】①卜吉:指风水先生找到一块好坟地。②《泷冈阡表》为宋代欧阳修于其父死后六十周年所作。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形影相                              吊:安慰
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报:向上报告
C.屡而叹                                废:废止,停止
D.间酒食                                御:进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臣供养无主                    为新免于丧适然耳
B.是臣尽节陛下之日长       何故至
C.好施与                           鼓枻
D.外无期功强近             汝父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情表》通过陈述家庭的特殊不幸和与祖母更相为命的经历,力使武帝化严为慈,化对立态度的逞威为同一立场的体恤。
B.《泷冈阡表》中通过欧阳修母亲的叙述,展现了一个廉洁好施、孝敬父母、宅心仁厚的父亲形象,与此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了其母自身的优秀品质。
C.两篇文章“皆所谓出于肺腑者也,故皆不求工而自工”(《薛文清公读书录》),前文环环相扣,动之以情,语言凄切哀婉;后文不尚铺陈,只举一二平实事例,语言质朴,如话家常。
D.《陈情表》与《泷冈阡表》的文体相同,其与一般上书奏折的不同在于常有表示陈情、诉说心曲的意思。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5.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2)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2020-12-15更新 | 5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登葛愤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畴,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勃往省,度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居王后。议者谓然。

(选自《新唐书·列传·文艺上》,有删节)

1.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都督大宴滕王阁A宿命其婿B作序C以夸客D因出纸笔E遍请客F莫敢当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译为“曾经”,与“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中的“尝”意义相同。
B.“为僚吏共嫉”与“不拘于时”(《师说》>都是被动句。
C.“易”,译为“更改”,与成语“不易之论”中的“易”意义不同。
D.“耻”,意动用法,与“吾从而师之”(《师说》)中的“师”用法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王勃九岁那年,读到大儒颜师古注解的《汉书》,就作了一篇文章挑出它的错误。
B.皇子们喜欢玩斗鸡游戏,王勃为此写了一篇檄文进行严厉批评,结果差点被杀。
C.王勃才情过人,他写文章时有独特的方法,给世人留下了“腹稿”的典故。
D.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对于其排位先后,杨炯不太认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2)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渡海溺水,悸而卒。
5.简述王勃的创作过程。从中可见王勃怎样的性格特点?
2023-11-12更新 | 13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白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材料二:

杜甫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高自称道。

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权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矜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于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注】①李邕:诗人、书法家。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甫A又B善C陈D时E事F律G切H精I深J至K千L言M不N少O衰P世Q号R诗S史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后取字,名、字二者常有某种联系,称人用字以示尊敬。
B.“神龙初,遁还,客巴西”与“因客耒阳“的”客“含义相同。
C.“因以命之”与“因高自称道”两句中的“因”字含义不同。
D.“会赦,还寻阳”与“会禄山乱”两句中的“会”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两则材料的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喜欢饮酒,又才思敏捷。酒稍醒时,撰写乐章,挥笔成文。因此深得玄宗的喜爱。
B.李白志向高远,但蔑视权贵,不屑与高力士崔宗之等人为伍,借醉酒让高力士为他脱靴,使其受辱。
C.杜甫年轻的时候家里贫困不能养活自己,在吴、越、齐、赵之地漂泊。参加科举考试落第之后困居长安。
D.杜甫为了摆脱贫困,数上赋颂,一方面是他积极进取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杜甫郁郁不得志的愁苦。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
(2)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
5.李白杜甫早期的人生经历何其相似,请根据材料简要归纳。
2024-06-14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