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设考点 >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291 题号:1031382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新基建”投资不是简单的以铁路公路建设为主的“铁公基”(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形式的投资,而是着眼于前沿科技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人们生活幸福感的新型基建投资。比如,5G的意义不仅仅是网速更快,而是通过毫秒级时延和超高密度连接有效支持海量物联网设备接入,实现机器间大规模的相互通信,为研究成果创造更多走向现实应用的可能。

“新基建”着眼长远,但当前的疫情确实赋予其更多责任。要想尽快降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推动经济恢复正常轨道,需要通过狠抓以“新基建”为代表的领域,给予总需求一个回弹力,进而通过需求端的率先复苏,带动生产端走出困局。随着疫情全球蔓延,今年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外需增长有可能遇到更多困难。这样的背景下,更要依靠内需发力,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一定意义上,“新基建”是为疫情后中国经济恢复打下的一针强心剂,更是未雨绸缪为未来发展铺下的一条路。

(摘编自邹蕴涵《加快“新基建”对中国经济有长远意义》)

材料二:

要用好“新基建”,使其成为化解疫情影响,撬动经济的有力杠杆,关键还要把握好这个“新”字。

“新基建”之“新”,首先新在发展理念。不可否认,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会拉动相当可观的投资。有机构曾测算,到2025年我国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过3.5万亿元。

但与拉动投资相比,“新基建”更多是通过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来带动社会发展。在线办公助力恢复生产运行,远程教育实现“停课不停学”,智能制造对冲了负面影响……疫情发生以来,经济社会没有因物理“隔离”而“停摆”,离不开“新基建”的支撑。高质量发展要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社会高效运行,更需要“新基建”的给力。

“新基建”之“新”, 也新在模式与空间。研究表明, 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至0.62%。“新基建”不单纯指向具体的工程项目,更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支柱,推动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壮大新的服务与消费。

有了高速泛在的网络,就会加速诸多创新应用;有了算法与算力的支撑,就会催生大量新场景;有了坚实的数字基础,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等就具备有利条件……也许从建设规模看,“新基建”难与传统基建比肩,但通过对各个领域和产业的渗透融合,所产生的经济拉动作用却是巨大的。这是从打造一条“路”到培育一个生态的转变。

发力科技前端,着眼经济长远发展必须加快布局的领域,关系着发展的潜力和主动性。加快5G网络建设、推进工业互联网普及、丰富人工智能应用……“新基建”之“新”,更是瞄向新的未来。

(摘编自张辛欣《“新基建”贵在念好“新”字诀》)

材料三: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抗疫情、稳增长的有力手段。与传统基础设施投资相比,“新基建”为5G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研发等提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拉动相关投资。同时,也能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专家预计,2020年是5G基站大规模建设期,预计将部署超过60万个5G基站,年底有望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5G网络。在此基础上加快5C商用步伐,加上与垂直行业的融合发展,将会有效推动产业升级。此外,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改造传统基础设施,不但会带动投资规模的扩大,而且会更好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将“新基建”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将有助于克服疫情带来的短期冲击,增强经济韧性、释放发展潜力。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需要。答好转换经济发展动力的课题,中国具有巨大优势。中国将5G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和智能技术与强大的制造业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形成新的更大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快5G网络、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建设,就是要为我国信息和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转换发展动力创造条件,实现国民经济更高质量的发展,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有序推动“新基建”,需要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体制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实现我国经济数字化、智能化提供有力保障。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支持和引领作用,有规划有步骤推动“新基建”发展,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项目的监管和调控,防止盲目上马,确保供给与需求结构基本适应。还应发挥好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支撑作用,一方面精准支持“新基建”项目,降低融资成本,广泛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大专项债券发行力度,优化投向、确保资金投入。

推动“新基建”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需要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让国有企业在“新基建”中发挥应有作用,积极吸收非公经济成分参与发展,充分发挥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作用。同时,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厚植“新基建”的发展动力,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处理好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关系,从而使“新基建”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摘编自何自力《“新基建”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基建”是相对于“铁公基”等传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而言的着眼于前沿科技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B.狠抓“新基建”,内需外需齐发力,带动生产端走出困局,可以尽快减少疫情压力,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C.加快“新基建”可有力拉动投资,通过拉动更多的大规模投资来提升经济运行效率,从而带动社会发展。
D.“新基建”既指单纯的工程项目,也指新的产业增长支柱和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新的服务与消费。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基建”通过对各个领域和产业的渗透融合,产生经济拉动作用,从而培育新的经济生态。
B.“新基建”能够拉动投资、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改造传统基础设施,成为抗疫情、稳增长的有力手段。
C.加快“新基建”,促进信息、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通过这些技术与制造业结合,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D.“新基建”发展需要国家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支持,所以,发挥好政府作用,“新基建”就能够健康发展。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将新老基建融合,以新基建带动老基建的发展,科学研判、理性投资,切忌盲目跟风。
B.加快“新基建”推进步伐的支点在于创新投融资方式,有效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C.我国加快“新基建”具有供给侧的良好发展基础,在需求侧则有巨大市场潜力。
D.行业也需防范5G发展风险,要用市场机制真正建成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网”。
4.三则材料在论证上有哪些共同点?请简要说明。
5.你认为“新基建”之“新”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进行概括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地摊经济三低特质、让它具有一些独特优势,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太高的学历、技能要求,很多人支个小摊、打开私家车后备厢就能卖货;失败风险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满 血复活;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城市要有便利的设施、靓丽的外表,更要有寒冬里的庇护、黑夜中的光亮。琴棋书画诗酒花 固然重要,柴米油盐酱醋茶 本是最基本的民生考量。特别是在当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各地都在狠抓六稳”“六保落实,更不应让一些管理方面的顾虑拖累保民生的步伐。

成都前段时间就因有序放开地摊经济收获点赞。3月15日,成都市城管委发布新规,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成都总府路每到晚上10点,各种美食开始接管街道,开启夜宵模式。饮食男女们一拨接一拨,试图在餐桌上把2020年被疫情占据的春天吃回来。两个月来,不仅保障了近8万人就业,更让餐饮业复工率达到98%。

事实上,国际范儿与烟火气本来就是并行不悖的。放眼全球,从泰国清迈的周末集市,到美国百老汇跳蚤市场,再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世界各地都有地摊经济。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不仅让本地居民直接受益,也让外地游客流连忘返,有些集市还成了世界著名的打卡地标

当然,放开地摊经济不意味着一放了之,城市管理也不可缺位。成都去年就开始实行街头艺人持证上岗,允许占道经营;同时也明确了安全前提,如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卫生工作等,并规定了占道时间。这些细化的举措都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随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让每个人的小期盼与城市的大情怀交融,让微观的民愿汇入宏观的民生,才能让每个人在城市中体会到更多的归属感, 在人间烟火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摘编自《地摊经济 让城市更有活力》)

材料二:地摊经济指通过摆地摊获得生活收入来源的一种经济形势,以前,流动商贩占道经营一直受城市有关行政部门严监管,因其常存在影响城市市容等问题。2020年 ,为适应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形势,中央文明办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示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据有关新动态,目前全国各地区针对地摊经济已经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与规范。随着地摊经济有序发展,同时零售巨头纷纷加入,共同促进地摊经济的转型升级。电商巨头纷纷加入,先后推出了地摊经济扶持计划。

6月2日京东发布了星星之火地摊经济扶持计划,组织超500亿的货源,并提供数亿元进货补贴。新路通还联合京东数科为每个小店提供最高10万元的无息赊购,预计该计划将服务百万个便利店和百万家地摊。5月26日美团宣布启动春风行动百万小店计划,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出消费券通过引流为小店增收,美团到店综合业务联合本地生活服务商家开展安心消费月计划,为复工复产小店提供流量扶持,美团联合金融机构提供了累计209个额度的优惠利率扶持贷款,外卖新开的用户还可获得一个月免息贷款。5月29日,阿里巴巴发地摊经济扶持计划,将在1688网站推出地摊批发专区,并提供超过700亿元免息赊购。阿里1688将全部通过工程直供的新批发模式触达摊主

(摘编自《京东苏宁美团等企业助力地摊经济扶持计划》)

材料三:当前地摊经济在一些地方热闹起来,这固然有其生存发展的价值,但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定位,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旦脱离实际,一哄而起、盲目跟风,就会适得其反,蚕食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

城市治理也如同烹小鲜,必须精准施策,用心用情。特别是对于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而言,精细化管理方是正道。目前,各大一线城市均未盲目跟风,也没有发布所谓地摊地图,一些城市更明确对乱摆摊说不。这是清醒的。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无论摆摊设点还是社区环境,都关乎市民生活品质,关乎市民良好体验。无论扰民现象还是交通拥堵。。。。看似不是大事,却都与民众生活休戚相关。因此,城市治理须下足绣花针般的功夫。当城市治理像绣花一样精细,让城市的主动脉通畅、毛细血管发达,各个器官组织都能听指挥,这样的城市显然更宜居,更有舒适度。

地摊经济如果一哄而起,各个城市多年积累的精细化管理成效就会功亏一篑。其利弊得失,须细加研判。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如何保民生保就业,最根本的, 恐怕还是要在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方面加大力度。近日,北京市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消费季,将一直延续到年底,且每个月都有各类消费节,这是值得各地借鉴的。

梁思成先生说过,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对待它,它会生病的。显然,惟有构建科学高效的治理之道,城市才能更健康。简单的一哄而起,必然导致一哄而散,这是需要避免的。

(摘编自《央视热评:地摊经济不能哄而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中,“柴米油盐酱醋茶”取代“琴棋书画诗酒花”成为最基本的民生考量。
B.文明办不将占道经营等作为文明城市考核内容,为地摊经济松了绑,但并不意味地摊经济可一放了之。
C.京东、美团、阿里巴巴等多家电商响应政策号召扶持地摊经济,分别提供数亿元进货补贴和无息赊购。
D.地摊经济不能从根本上保民生保就业,在疫情冲击下,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
2.材料三中,不能支撑梁思成观点的一项是 (     
A.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定位,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旦脱离实际,一哄而起、盲目跟风,就会适得其反。
B.城市治理也如同烹小鲜,必须精准施策,用心用情。特别是对于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而言。
C.目前,各大一线城市均未盲目跟风,也没有发布所谓“地摊地图”。一些城市更明确对乱摆摊说不。
D.北京市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消费季”,将一直延续到年底, 且每个月都有各类消费节。
3.如果你是二三线城市市长,你会如何对待地摊经济,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1-01-07更新 | 4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日之中国,世界之中国

王毅

历经70载风雨洗礼,中国外交初心不改、航向不变。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始终真诚相待、守望相助,中国与世界日益相互依存、命运与共。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中国将保持外交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维护世界和平繁荣,促进人类发展进步。

环顾全球,世界并不太平,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冲击国际秩序,成为突出威胁。在攸关世界前途命运的重大关头,中国从未缺席。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中国愿与各国一道,携手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合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将坚定维护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面对保护主义逆流,我们不能袖手旁观。面对全球性挑战,竖起高墙不是办法。面对自身问题,诿过于人不是出路。上世纪“大萧条”的教训殷鉴不远。挥舞关税大棒,挑起经贸摩擦,将干扰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损害多边贸易体制和全球经贸秩序,甚至可能导致世界陷入“衰退陷阱”。对于经贸摩擦和分歧,中国坚持以冷静、理性、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也愿意展现最大的耐心和善意。但如果不讲诚信、不讲平等、不讲规则,我们也必须做出必要反应,维护自身正当权益,捍卫国际公平正义。我想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14亿勤劳勇敢人民、960万平方公里辽阔国土的国家,任何威胁都吓不倒,任何施压也压不垮。

面对单边主义肆虐,我们不能姑息纵容。国际秩序需要法治规则,为所欲为恐将天下大乱。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属于全世界,其成果不能由个别国家垄断,更不能阻碍其他国家自主创新的努力。凭借自身优势搞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没有国际法依据,缺乏合法性和正当性。将自身利益凌驾于各国共同利益之上,是典型的霸凌行径,必将不得人心。《中导条约》对于维护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单方面退约造成多方面消极影响。中国反对在亚太部署陆基中导,敦促拥有最大核武库的国家切实履行核裁军特殊、优先责任。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军控进程,我在此宣布,中国已启动加入《武器贸易条约》的国内法律程序。

大国对于维护国际稳定负有特殊责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理应发挥表率作用。我们支持古特雷斯秘书长改革联合国系统的新一轮努力,让联合国更有效率、更加公平。中国8000人维和待命部队以及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已组建完毕、通过验收、整装待发。中国愿继续同各方一道,为世界的和平与正义承担大国应尽的责任。

在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当今世界,中国将一如既往站在和平与正义的一边,积极探索和践行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通过国际合作应对共同威胁,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

——在第74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B.挥舞关税大棒,掀起经贸摩擦,会干扰全球经贸,导致世界陷入“衰退陷阱”。
C.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面前,个别国家不能阻碍其他国家自主创新的努力。
D.中国将发挥表率作用,同各方一道为世界的和平与正义承担大国应尽的责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表达了中国外交的态度,再言面对单边主义肆虐,中国不会姑息纵容。
B.文章运用了假设论证的方法表明中国政府不受威胁与施压的理性的外交态度。
C.文章在对国际现状的分析中明确指出了个别国家“长臂管辖”的霸凌行径。
D.文章多次阐明了中国的外交立场和对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的责任与决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冲击国际秩序,中国必以联合国核心国家的身份维护国际安全。
B.中国反对在亚太部署陆基中导,积极参与国际军控进程,并加入《武器贸易条约》。
C.《中导条约》对于维护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签署国家不可单方面退约。
D.当今世界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唯有以对话协商解决争端,方可确保世界安全。
2020-07-17更新 | 2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众所周知,中西文化在认识论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从而发展出了差别很大的知识体系。中国文化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主张知识是从生活中生长出来的;西方文化则秉承了自古希腊以来对知识本身的追求,认为知识是客观的、外在于人的存在。基于这样的认识论差异,中西方知识体系在内容偏重、学术研究方法和表达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近代以来,在救亡图存与富国强民的目标下,我国一度几乎全盘接受西方的知识体系架构来重新归置自己的知识体系,传统知识在此过程中被严重边缘化,西方知识大量涌入,并成为创造新知识的基础。清末以降,我国在学习西方经验的基础之上建立起了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的依据都是现代西方大学制度,留给传统知识体系和价值系统的活动空间极为有限。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都有其理论基础,而这些理论也多源自西方,因此,教学中缺乏传统和本土知识。在社会科学教科书中,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家的名字远多于国人,得到系统介绍的学术思想多为西方理论,对传统思想的阐释通常也是在西方的理论框架中进行的。在研究方面,由于国际科研的主流仍以西方国家为代表,我国高等院校一直力图对标西方赶超。可以说,同其他非西方社会一样,西方知识体系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中已经广泛地存在,人才培养从内容到形式大量借鉴现代西方学术模式。

然而,如果我们的知识体系只是简单临摹西方的,建基于西方社会生活的基础之上,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出的学人,不论是学生,还是学者,都很难同时掌握中西两种知识体系的差异进而将其融通。有人做此尝试,由于受到已有知识和训练的限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傅斯年在1919年已经指出,“如果你要研究中国文学,却不了解外国文学,或者如果你要记录中国文学的历史,却从未读过任何外国文学史,你永远不会掌握真相。”今日的学术研究更是如此,在研究我国的任何一个对象时,西方是我们无法避开的参照对象,我们必须熟悉西方的研究传统、相关理论与实践。相比之下,西方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却不是如此,一个在欧美大学研究西方文学的人不是必须了解中国文学或者任何西方之外的文学。

所以,融通中西知识体系是我国学人必须面对的。事实上,我国现代知识体系已经呈现出中西融合的特征,这首先是历史造成的,尽管它曾经带给我们巨大的伤痛,但一旦完成融合,新的知识体系将成为我们民族复兴的坚强支撑。随着西方文明中诸如过度理性化、缺乏节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等问题在当下这个时代越来越凸显,非西方文明传统逐渐受到重视并被用以反省西方文明,从而为增进人类福祉做出越来越多的贡献。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精华在当代仍极具价值,我们可以按现实需要从自己的传统中汲取养分。对高等教育而言,中西方知识体系的差异背后是两种文化传统的差异。因此,即使理顺中西两种文明的传统是非常困难的,我们也必须要直面差异并设法协调、糅合,从而掌握善于处理两种传统的方法和能力。

(摘编自杨锐、沈裕挺《融会中西知识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追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强调知识的实用性,认为知识源于生活;西方文化则强调知识的客观性。
B.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依据西方经验建立,完全照搬现代西方学术模式培养人才。
C.中西方大学在教学和科研上往往以对方为参照对象,需要熟悉对方的研究传统等。。
D.中西融合是我国现代知识体系的首要特征,新体系将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坚强支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分析了中西方知识体系的差异,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融会中西知识体系。
B.文章从教学与研究等方面,论述了西方知识体系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C.第三段运用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法,论证中国学人融通中西知识体系的必要性。
D.文章回顾历史、直面现实,由因及果,层次清晰,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学习西方经验建立起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但也不应该忽视传统文化与本土知识。
B.直面中西方文化传统差异,融通中西知识体系,有利于中国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C.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全盘接受、简单临摹西方知识体系,不利于融通中西知识体系。
D.西方文明问题日益显现,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非西方文明传统的价值逐渐凸现。
2020-06-23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