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报告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0 题号:1038274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公布了2019年6月汽车产销数据。虽然行业整体降幅有所收窄,但是行业产销的整体局面依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全国汽车产销已连续12个月同比下降,预计今年全年将呈现负增长态势。

今年6月,汽车产销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产销量分别完成189.5万辆和205.6万辆,比上月分别增长2.5%和7.5%,同比降幅比上月分别缩小3.9和6.8个百分点。1月至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 213.2万辆和1 232.3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3.7%和12.4%。

“从上半年产销情况来看,汽车产销整体处于低位运行,低于我们年初的预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场消费动能并未受“价格促销”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仍然持观望态度。

此外,新能源汽车方面,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4万辆和15.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6.3%和80.0%。1月至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1.4万辆和61.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8.5%和49.6%。

(摘编自《上半年汽车销量同比降12.4%》,《北京日报》2019年7月12日)

材料二:

在全国近百个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中,排名前五的城市推广量占据大幅比重。一线城市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程度明显高于二、三、四线城市。一方面,一线城市充电设施的配备和售后服务的提供更为完备;另一方面,相同配置下电动汽车的价格明显高于燃油汽车,如果没有大幅补贴,小城市的消费者将难以承受。

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车桩比近10︰1,这一比例无法适应整车充电的需求。此外,不少城市的公用充电桩建设没有统一规划,总体布局不合理,利用率低下。一边大量用户排队等充电,耗时耗力;一边部分充电桩长时间闲置,无人问津。部分城市的充电桩设置较早,因未能及时得到更新和维护,不少已成为摆设。

具体到技术领域,我国新能源汽车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也有差距,特别是动力电池技术。我国电池系统在集成能力、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等方面与国外相比有明显的差距。正是这一技术上的欠缺导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频发。

(摘编自《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材料三:

对汽车排放污染的关注正在整个汽车行业内推动汽车行驶动力供给方式的变化。有关燃油经济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法规相继出台,迫使汽车制造商们制造更加高效的动力系统。到2025年,市场所售25%的汽车都将拥有电动发动机,但是大部分汽车的发动机将会是混合模式,其中仍将有95%的汽车的发动机动力来源部分依赖于化石燃料的供给。这也意味着汽车制造商们需要制造出满足新的使用标准的、更高效的内燃机。

为了提高发动机效率,汽车制造商们一直在寻求减少汽车总重量的方法。但是在越来越严格的安全标准之下,汽车生产商们通常只能选择质量更重的汽车配件。随着一些公司开始研究既轻便又坚韧的材料——铝、高强度钢和碳纤维增强塑料,这一矛盾开始得到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节能需求将增加汽车配件中铝材和高强度钢材的使用。

物联网改变了我们使用互连的各种设备的方式,互连的汽车也是一样。联网的汽车可以彼此间或与外部世界交流通信,这将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缓解交通压力。它们不仅能给汽车行业带来巨大影响,还会影响保险业等行业。

(摘编自《2025年汽车行业报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快速增长,可是汽车产销整体处于低位运行,未能达到年初预期。
B.非一线城市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消费者被迫承担高成本,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低。
C.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多方面技术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安全问题频发,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D.汽车排放污染影响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发动机将逐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向电动发动机发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描述了我国汽车行业近期的产销情况;材料二分析了非一线城市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可度不高的原因;材料三预测了汽车及汽车行业的未来。
B.预计到2020年,我国汽车产业整体产销量将呈持续下降趋势,尽管有些商家有降价优惠等活动,但消费者依然持观望态度。
C.未来,汽车制造商不仅需要考虑自己的利润,还需要在遵循新的法规与安全标准的同时,满足环保与节能的需求,生产对环境友好的汽车。
D.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新能源汽车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虽然5前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上顺应了国际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3.未来的汽车与汽车行业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请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调研显示,阅读使人远离喧嚣、放松身心,喜爱读书的人通常会比其他人更加快乐。全球近半数受访者将阅读更多好书视作个人年度成长目标。超过70%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曾为阅读而推迟或取消其他日程安排。一些人甚至把阅读的优先级排在瘦身和赖床之前。

许多读者利用书籍与他人建立深层次联系,同时激发更具有意义的对话。逾八成受访者将自己的良好人际关系归功于阅读。81%的人希望能在与他人对话讨论时加入有关读书的内容。95%的受访中国读者期待与他人讨论有关书的话题,故事情节、喜爱的角色、具有争议性的主题等都会成为乐此不疲的讨论内容。

阅读还是感情生活的浪漫调味品。全球41%的受访情侣表示,讨论与读书相关的话题是最初让他们爱上对方的原因之一。在中国受访者中,这一比倒达到72%。超过65%受访者认同阅读是他们选择另一半的重要因素。

(摘编自玛雅《阅读让人更快乐》

材料二:

在中国古代文人的著作之中,关于阅读方法的讨论由来已久。“好读书,不求甚解,”语出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后人均视此句为陶渊明关于读书方法的主张,也多引用此句来解释泛读。“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与《汉书》称扬雄读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魏略》称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一脉相承,宋人陆九渊也有类似观点。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的“泛读”方法,已成为我国传统的文学阅读方法之一。

与陆九渊同时代的朱熹对此却多有质疑,他认为“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熟读”要能做到“熟读成诵”。这是“精思”的前提;“精思”应到“文字里面猛滚一番”,在文字不通的地方下死功夫,做到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直至融会贯通。

宋以后有关读书法的著作提到的具体阅读方法,大多是对宋代已经成型的“精读”与“泛读”方法的传承。

中国古代文人的阅读范围,重心在读《诗》《书》等经典、诸子及史籍,由于其内容深湛,当然需要仔细揣摩。近代以来,随着纸质媒介的普及,阅读的内容大大扩展了,对于浩如烟海的集部著作,泛观才能博取,也是应有之义。

今天,除了传统的纸质媒介外,各种电子阅读媒介花样迭出,且不断更新,阅读媒介的变革前所未有。阅读方法也需跟进。比如,可采用过读、跳读、写读等阅读方法。

(摘编自靳彤《中国文人阅读方法的演进》)

材料三:

“网红”频出书,究竟是流量变现,还是文学情怀?不好一概而论。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书质量参差不齐,整体而言,“精品”不多。

人们常讲“开卷有益”。据我看来,其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无用”的情趣之乐,另一为“有用”的知识技能。就时下众多“网红”图书而言,最多能提供一些令人亢奋的热情,至于知识、技能上的获益恐怕不多,可以说,“无用”多于“有用”。而其情趣,高雅的恐怕不多。

朱伟说:“我不倡导年轻人消遣阅读,而提倡坚硬阅读,这往往需要集中注意力,把心带到书里去。”与“坚硬阅读”所对应的,往往是那种“真”文章,是一些知识技能方面“有用”的内容。惟其如此,方能借读书营养自我,长心智、增才干,而不至于在浅阅读中徒然沉醉于表面的慰藉,实则所获不多,甚至始终原地踏步。

(摘编自周慧虹《“网红”图书,无用多于有用》)

1.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一项是
A.阅读有使人远离喧嚣、放松身心等作用,有些人为了阅读会推迟或取消其他日程安排。
B.朱伟认为,开卷有益之“益”主要体现在获取“无用”的情趣之乐与“有用”的知识技能两方面。
C.坚硬阅读能让读者集中注意力,倡导坚硬阅读需要读者读充满有用内容的“真文章”。
D.有人认为,利用书籍可与他人建立深层次联系,激发更具意义的对话;通过阅读就能找到另一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红”图书“精品”不多,只能提供一些令人亢奋的热情,不能提供情趣高雅的东西。
B.阅读能使人获得快乐、知识技能,营养自我,长心智、增才干,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C.陶渊明“不求其解”的读书方法与“咬文嚼字”法不同,他这种读书方法其实就是“泛读”法。
D.时代发展,科技进步,阅读媒介的变革前所未有,因此阅读方法也需要跟进,不能一成不变。
3.古今阅读方法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分条概括。
2020-03-11更新 | 3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短视频指五分钟以下的视频,在大型短视频平台上短视频的观看时间大多为一分钟以下。受益于较快的无线网络以及便宜的数据收费,短视频近年来迅速普及。与文字及图片相比,视频可在同等时间内传达更多、更具娱乐性的信息,从而更容易吸引用户关注。此外,短视频能更好地占用用户零散的空闲时间。

2017年比较,201858.6%的短视频新用户来自三线及低线城市。三线及低线城市居民的收入及消费水平有巨大的提升潜力,三线及低线城市短视频消费者群体的扩大以及与日俱增的需求,将成为中国短视频营销市场的主要增长来源。受益于网络基础设施的改良,东南亚地区的移动互联网粉丝迅速增长。截至2017年,泰国、越南及印度尼西亚的互联网粉丝数量已超过3.8亿,2013年至201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7.6%。由于拥有人口超过4亿及4G网络覆盖迅速扩张,短视频平台在这三个国家的开发潜力巨大。处于领先水平的中国短视频平台正在东南亚地区快速发展。2018年,TikTok(抖音短视频国际版)的总海外MAU(月活跃用户数量)超过1亿,在泰国约有1000万,而在印度尼西亚则超过1500万。

(摘编自《2020年中国短视频营销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

材料二: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材料三:

202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与快手短视频APP合作,开启新的传播模式,打破大小屏壁垒,让节目以多种样态呈现。大屏与小屏的深度融合不仅让受众数量数倍增长,制播团队收获更多资源和更多机会,也让台、网、端的深度融合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优秀节目呈现出多样态表达。央视《国家宝藏》栏目注册成为B站信息发布账号后,每期节目的实时弹幕数最高达到8000条;《中国诗词大会》的飞花令环节经由短视频传播,成为互联网传播的热点视频。平台间的合作方式正不断迭代——从最初的“传播向”合作到如今的“制作向”“资源向”“资本向”“人才向”全方位融合,获得了新的经验。

(摘编自《台网端深度融合加速》)

材料四:

201991日,随着新中国成立初期彩色影像的首次正式公开,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开展的“精彩短视频,礼赞新中国”主题宣传月正式启动。30天时间里,68条带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活动统一标识的短视频,在央视网、新华网、人民网、抖音、快手、梨视频、爱奇艺、腾讯微视、好看视频、秒拍、新浪等十余家主要网络视听平台推送播放。截至107日,总点击量达到19亿次。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司统计,在68条短视频中,有22条来自电视端内容。

此次活动推出的第一条短视频——《彩色新中国!开国大典彩色影像首次正式公开》节选自上海广播电视台真实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纪录片《彩色新中国》,在上线的1小时内,视频点击量破千万,24小时点击量超过6000万。北京卫视摄制的国庆快闪活动被剪辑成了短视频《天安门广场数万人表白祖国》,在抖音上收获了222.5万的点赞量。节取自理论实践探访节目《思想的田野》的《思想的田野之山水间的美食》从电视剧《外交风云》剪辑的《共和国外交风云》和《可爱的中国》《国家记忆》《大国工匠》等影视节目的短视频一起,唱响了正能量主旋律之歌。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3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短视频用户占78%,这两个数据正凸显着短视频背后的强大力量储备。这也给平台方指明了思维拓展的方向,一方面电视台的优质内容需要向多端口分发,引起传播上的“裂”;另一方面,互联网平台也急需优质内容打造有价值的网络空间,形成正能量的“合”。

(摘编自《优质节目呈现出多样态表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短视频迅速普及跟较快的无线网络、便宜的数据收费、可在同等时间内传达更多更具有娱乐性的信息等因素有关。
B.三线及低线城市短视频用户增长迅速,这些城市的居民对短视频需求与日俱增,2018年有58.6%的新用户就来自这些城市。
C.《国家宝藏》栏目注册B站,发布账号信息后,每期节目的实时弹幕数最高达到8000条,体现了大屏与小屏深度融合的良好效果。
D.我国网民规模高达8.29亿,而短视频用户则占其总数的78%,这是短视频背后强大的力量储备,给平台指明了思维拓展的方向。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处于领先水平的中国短视频平台在东南亚地区快速发展,尤其是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两个国家,不仅发展速度迅速,而且发展潜力巨大。
B.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从2017年的200百万多上升到2018年的400百万多,预计2023年上升到700百万多,用户每月花费时间不断增长。
C.中国短视频营销市场从2018年开始到2023年,预计复合年增长率为51%,市场规模上升了470亿元,前景乐观,潜力巨大。
D.2020年央视春晚与快手短视频APP合作,开启了新的传播模式,同时平台间的合作方式不断更迭,实现了全方位融合,获得新的经验。
3.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加强电视媒体和短视频平台合作的好处。
2021-07-21更新 | 2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5年上映的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被看作国漫史上的一个传奇。作品从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吸取角色灵感,与好莱坞叙事风格完美嫁接,凭借优良的制作技术和丰富的视觉效果获得了观众的追捧。上映62天,票房达到9.56亿元,被称为内地电影史上的票房黑马。这部电影的首日排片率只有8% ,凭借好到有些夸张的口碑,一路逆袭,成为单日票房冠军,排片率也猛涨到23.6%,几乎享受了国内一线大牌电影的排片待遇。而之前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都票房平平,叫好也难叫座。

   (材料来源:《国产动漫进步显著,盘点六大文化自信》)

材料二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了解并充分肯定自身的文化价值,对文化生命力抱有坚定的信念,同时对待不同文化时具有兼容并蓄的包容态度。我们将文化自信划分为文化自知、文化自豪、坚定信念、文化传承、文化交流、文化发展、文化竞争等维度并进行测量。调查结果显示(如图):

(材料来源:陈琳《中国公众的文化自信指数调查报告》)

材料三

文化自信有两重基本含义,一是基于主体的,指鼓励主体要相信自己;二是基于文化自身基本内容的,既指因文化独特而自信,更指因文化强大而自信。

基于主体的文化自信,是指无论你自身的文化怎样,作为文化承载的主体,你都得首先自信。具备了这个心理基础,主体才有可能积极能动地行动,才会认真反思自身文化之优长与不足,以积极地扬弃;才会开放地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以批判地吸纳,如此方能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  

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民族文化的一些特性,这种特性往往是因时因地而土生土长出来的。你生活在自己的文化中,伴随着它、认同着它、相信着它,其他任何文化若不加改造地放在这里,都可能显得水土不服。许多人类学家非常推崇民族文化的这种差别性、殊异性,甚至有人认为文化从总体上根本就是不可比较的,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文化的殊异性构成了人们对自身文化深度自信的内在根据。

文化也有其普遍性方面。文化是人的文化,而人之间既存在差异也存在同一。比如人们身体结构的自然同一性,人同自然进行“斗争”而产生的规律性知识的普遍性,人们通过道德约束而进行社会交往的共通性等等。这些文化的同一性或普遍性,构成了文化之沟通与交流、借鉴与融合、比较与鉴别甚至进化与发展的内在根据。在文化的交流、碰撞、比较、竞争中,普遍性构成了其殊异性表现的平台,一比高下之后,文化的优长与不足便呈现出来。若某种文化能够在竞争中略胜一筹甚至脱颖而出,那么其民众对这种文化的自信便会油然而生。反之,则可能产生文化自卑情结。因此,文化的强大竞争力、文化自身的优长又构筑了人们文化自信的坚强堡垒。

(摘编自易小明《文化自信的内在意蕴》)

材料四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与灵魂。社会的发展,最终要以文化的概念来界定,文化的繁荣是社会发展的崇高标尺。文化的最大特质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持久性,它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触物无声,能以无形的意识或观念,影响有形的现实和存在,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和实践。因此,提高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供动力与支撑,就显得尤为关键。

我们强调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仅出于热情,而且也出于理性。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历史的延续,又有其阶段性的特征。这构成了我们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任何时代的文化都是“多元”杂处、多样共生的,这要求我们制定文化政策时要具有灵活性和差异性。在阶级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又总是统治阶级的文化。这给我们巩固和壮大现阶段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提供了依据。

(摘自董学文《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下列所述,与材料中“文化自信”的内涵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动画片《大圣归来》从《西游记》中吸取角色灵感,与好莱坞叙事风格完美嫁接。
B.承载文化的主体极力推崇自己的民族文化并深度自信,也能批判地吸纳其他文化。
C.人们既重视基于文化的开放学习、整合调适,也重视文化的自我变革、自我发展。
D.政府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壮大主流文化。
2.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定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在文艺作品中表现为充分体现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
B.文化的普遍性是人们能够进行文化沟通与交流、借鉴与融合、比较与鉴别甚至进化与发展的内在根据。
C.民族文化的殊异性在文化的交流、碰撞、比较、竞争中,能使民众产生文化的自信或文化的自卑情结。
D.提高民众的文化自信,需要以无形的意识或观念,影响有形的现实和存在,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和实践。
3.请依据材料给中国民众提四条坚定文化自信的建设性意见。
2020-01-11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