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洵(1009-1066)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 题号:1038405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赂秦     义:(坚守)正义。B.始祸焉                         速:招致。
C.存亡之     理:命运。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下:下贱。
2.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A.至丹以荆卿为计B.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C.以趋于亡D.苟以天下之大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燕赵两国“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但后来燕国“以荆卿为计”,赵国诛杀李牧,才导致了灭亡。
B.第二段假设论证,指出六国如能封谋臣、礼奇才、并力西向,则可能不至于“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第三段点明题旨,将北宋形势和六国形势做比较,借古讽今,提醒北宋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覆辙。
D.“呜呼”“(悲)夫”等叹词的运用,增强了文章感慨的语气与说服的力量,表达了作者对时势的深切忧虑。
4.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而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溪旁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伪吴时贵将,与行密俱起合淝,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欲而然邪?想其陂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

(节选自宋代欧阳修《菱溪石记》)

材料二: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天;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似不偶然也。

(节选自苏洵《木假山记》)

注释:蘖(niè):树木的嫩芽。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选择正确的序号。

及其后世A荒堙B零落C至于D子孙E泯没F而无闻G况欲H长有I此石乎?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编民,意思是编入户籍的平民,指刘氏之后已经没落,失去“富贵者”身份。
B.负,指靠近、挨着,与《登泰山记》“苍山负雪”中的“负”词义不相同。
C.虽,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虽然”,与《离骚》“虽九死其犹未悔”中的“虽”意义相同。
D.理,指命运,与《六国论》中的“存亡之理”意义相同,与现在的“道理”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中作者认为逃脱了种种不幸的命运,在急流和泥沙之中被埋没、经历水冲虫蛀形成山峰形状的木头都是幸运的,都有非凡的价值。
B.作者认为刘金虽是武夫健卒,却懂得珍爱欣赏世间奇异之物,爱好斯文雅致,可能是功成志满、过于富贵、骄奢安逸才产生了如此雅兴。
C.欧阳修感慨人事兴废无常,怜惜石头可爱却遭遗弃,于是将两石分别立在丰乐亭南北,以便滁州百姓游玩观赏,表现其与民共赏的情怀。
D.两篇文章均借物说理,第一篇借叙述与奇石有关的事件表达感慨,第二篇借木假山的遭遇表达感慨,第一篇观点直露,第二篇含蓄委婉。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
(2)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
5.材料一中的石头、材料二中的木,都有为人所取的现象,两位作者对于人“取”物的看法有何不同?
2024-04-24更新 | 1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泊牧以谗诛,邯郸为,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文本二:

六国论(节选)

苏辙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
B.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
C.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
D.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等。
B.先祖父,先,常用于已故去的尊长称呼之前,如先考、先妣,即指已逝的父母。文中的“先祖父”,指已故的祖父。
C.卿,古代指官阶名、爵位名,秦汉三公以下设九卿;也指对男子的敬称。文中的“荆卿”是对荆轲敬称。
D.郡,古代行政区域名。“邯郸为郡”指秦灭赵,把赵国都城邯郸一带改为秦的邯郸郡,是赵国灭亡的委婉说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洵《六国论》开门见山的提出自己的史论观,因赂秦而致六国灭亡,进而展开议论。
B.苏洵《六国论》语言精练含蓄,极尽铺排,论述逻辑层层推进,气势充沛,富有感染力。
C.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不知佐韩、魏以摈秦,“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D.苏辙不因袭其父苏洵的观点,勇于提出新的见解,旧题翻新意,展现了独到的创新精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5.对于六国各自对秦国采取的策略,苏洵分别持何种态度?请根据文本一的内容加以概括。
2021-06-29更新 | 31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苏洵《六国论》(节选)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乙文)李桢《六国论》(节选)

①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②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可得哉!

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刈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④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注】①刈:杀戮。
1.可填入乙文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其B.岂C.何D.然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B.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C.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D.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3.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洵的《六国论》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中心观点;李桢的《六国论》则是直到文章结尾时才点明论点,属于卒章显志的一篇议论文。
B.苏洵的《六国论》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来阐述观点;李桢的《六国论》主要运用了概括性的事例来论证,无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手法。
C.苏洵《六国论》认为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割地贿赂秦国;李桢的《六国论》在开头引述宋二苏的观点作为发端,认为二者都是厚六国而薄秦的偏颇之论。
D.李桢认为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除了其本身实力比较强以外,还有拥有有利的地理和得天助两个重要的因素。
4.对第②段第二个画横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希望他们最终没有做攻打秦国的事,因此(六国)最终自己被削弱,就只能攻打一些小国。
B.希望他们最终没有做攻打秦国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
C.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最终自己被削弱,就只能攻打一些小国。
D.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
5.把文中前两个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
2023-09-19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