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辛弃疾(1140-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2 题号:103946
阅读下面首宋词,完成下面两题。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2007·江苏·高考真题 查看更多[6]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注】①晚,一作“晓”。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首句通过借代手法写词人对官宦和隐居的生活都感到虚无,表达对现实的厌倦和不满。
B.上阕写秋饮美酒,夜吟佳句,劝慰祐之看淡名利荣辱,要有淡泊旷达的人生态度,不要因失意而哀伤。
C.下阕前两句截取往昔相聚的画面,对床夜谈的温馨和深情冲淡了离愁,情真却无哀伤之感。
D.上阕对祐之的劝解,以议论为主;下阕对祐之归途中的情景的想象,显得洒脱自然。
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分析下阕后三句。
2022-02-16更新 | 11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上西平·送杜叔高【注】

辛弃疾

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看天上、多少浮云。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

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能几字、尽殷勤。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绿杨阴里,听阳关、门掩黄昏。

【注】杜叔高,即杜斿。公元1189年,杜斿拜访被罢官而闲居的辛弃疾,两人一见如故,相处极为欢洽。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套用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名句“落花时节又逢君”,表达词人与杜甫在见到友人时相同情感。
B.“浮云”“风雨”一语双关,既是词人与友人相见时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又暗含了当时社会环境。
C.下片“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寥寥数笔高度赞扬好友杜叔高的豪情,以及人品和才情。
D.“阳关”即《阳关曲》,是据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名曲,词人借听此曲表达与友人深厚情谊。
2.词人开篇写“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突出“恨”之重。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内心有哪些恨。
2023-05-25更新 | 17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①廓之:编写《稼轩词甲集》的范开,辛弃疾的门人。其生平事迹不详。
②“禹门”:即龙门,相传龙门为大禹所凿。
1.“春蚕食叶”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凉”字暗示廓之应试前的紧张心情。
B.“鹏北海,凤朝阳”描摹出廓之的满怀豪情。
C.词作多处用典,体现了辛词“掉书袋”的特点。
D.送别词作往往情感感伤,本词格调豪迈昂扬。
3.结合题材内容,分析该词具有豪放风格的特点。
2021-08-12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