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辛弃疾(1140-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9 题号:10401015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下列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两小句写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之景,起韵写水势,突出雄浑而不失清丽之美,很有层次。
B.“遥岑远目”三句写举目远眺之景,却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运用了移情及物的手法。
C.“落日……断鸿”句在阔大、苍茫的背景上,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忧愤孤寂的爱国者形象。
D.“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以强烈而极富暗示性的动作勾画了“游子”形象,含蕴丰富,引人联想。
2.上阕结句说“无人会,登临意”。请具体说说词人有哪些“登临意”?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1】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2】泪。西北望长安【3】,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4】

注释:【1】造口:即皂口,镇名。时作者驻节赣州,常经皂口。【2】行人:指当年在金人逼迫下逃难的人。【3】此即用唐代李勉望阙之意,这里借长安指北宋故都汴京。【4】鹧鸪:鸣声凄切,其声类似行不得也,哥哥

1.以下对两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两句写江山依旧,而英雄不见,有无人可御外侮之意。
B.“元嘉”三句借刘义隆旧事,写恢复中原应靠明主,不然一定失败。
C.“四十三年”三句,作者由今忆昔,追思抗金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D.“青山”两句写大江东去不被青山遮拦,隐喻作者的壮志不可阻挡。
2.以下对两首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永遇乐》下阕慨叹佛狸,呼应上阕“舞榭”三句,写当日的辉煌只剩下一片荒寒。
B.《菩萨蛮》句句与山水有关。上阕近处写水,远处写山;下阕山水相连,借水怨山。
C.两词同为怀古之作,《永遇乐》借古讽今,《菩萨蛮》借古伤今,风格均沉郁顿挫。
D.两词中“一片神鸦社鼓”“中间多少行人泪”都描写了眼前景象,乐忧对比鲜明。
3.两首词结尾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和“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都蕴含作者深沉的情感,请分析它们在运用手法和表达情感上有何不同。
2024-01-27更新 | 13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于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嫩凉”巧妙点题,突出题目中“秋试”之“秋”微凉、清爽的季节特点。
B.“春蚕食叶响回廊”句生动贴切描摹出考生奋笔疾书、考场庄严寂静的情形。
C.“又携书剑路茫茫”写廓之踏上前路,暗示应考之路艰难坎坷,含担忧之情。
D.此词在意象运用与意境创设上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意象豪迈,意境开阔。
2.本词下阕最后两句有何含义?请简要赏析。
2022-01-26更新 | 9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东阳道中[注]

辛弃疾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注]此词是作者在任京都临安大理寺少卿时期,因事赴东阳途中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前两句写征尘扑面,去路迢递,熏笼里的香料逐渐燃烧殆尽。开篇暗含愁苦之意,为下片抒写羁旅之悲做了铺垫。
B.三、四句“周遭碧”“分外娇”写作者置身于绿的海洋、花的世界,精神为之一振。
C.最后两句中的“愁”是寻觅“相思句”过程中苦恼的“愁”,不知不觉中才“摇断”了马鞭的“碧玉梢”,这一句形象表达出词人此刻轻松愉悦的心情。
D.本词视野广阔,写景优美,静景与动景浑然一体,这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词风不同。
2.简要赏析“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中的叠词。
2019-10-31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