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词语 > 一般词语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104371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抗金名将岳飞的这首《满江红》让大部分人对贺兰山耳熟能详。如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时代早已远去,但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神秘的岩画世界,向世人展现了一条       的艺术长廊。

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人类的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       和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中国是岩画大国,在地处中国西北内陆的宁夏贺兰山东麓发现了数以万计的古代岩画,山岩上到处都是构图奇特、形象简练的岩画。对于这些岩画,人首像最具特色,并以近千幅左右的数量成为世界上人面像图形最为集中、最具规模的地区。有贺兰山岩画“镇山之宝”之称的“太阳神岩画”,就是一幅人面图案,眼睛、耳朵等部位奇特且对称。重环的双眼、短线刻划的睫毛、半圆形的轮廓和鼻子,以及嘴部         的描绘,引发人们无穷的想象。把太阳人格化,表现出远古人们对太阳和自然的崇拜、敬畏。

根据岩画的图形和西夏的刻记分析,(        ),记录了远古时代先民在3000至10000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和娱舞等生活场景。“岁月失语,唯石能言。”如今,我们已经无法寻觅那些曾经留驻贺兰山的先民们的       ,只有这些镌刻在岩石上的最初印记,在风中向后人隐隐传达着来自远古的信息。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洋洋大观        质朴          匪夷所思          遗迹
B.蔚为壮观        古朴          匪夷所思          踪迹
C.蔚为壮观        质朴          异想天开          遗迹
D.洋洋大观        古朴          异想天开          踪迹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这些岩画,人首像最具特色,并以近千幅的数量成为世界上人面像图形最为集中、最具规模的地区。
B.对于这些岩画,人首像最具特色,并以近千幅左右的数量使这里成为世界上人面像图形最为集中、最具规模的地区。
C.在这些岩画中,人首像最具特色,并以近千幅的数量使这里成为世界上人面像图形最为集中、最具规模的地区。
D.在这些岩画中,人首像最具特色,并以近千幅的数量成为世界上人面像图形最为集中、最具规模的地区。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贺兰山岩画是不同时期先后刻制的,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B.人们在不同时期先后刻制贺兰山岩画,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C.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人们先后在不同时期刻制贺兰山岩画
D.贺兰山岩画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之后不同时期又有所刻制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的“暖”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心交警为车祸受伤者撑伞,感动了国人。
A.“天气寒冷,带个热水袋一暖手吧。”妈妈对正要出门的我说。
B.龙须塘社区举行包粽子比赛,为“情系端午”活动场。
C.重庆90后男手绘漫画,教父亲使用银行查询系统。
D.今年三月,汽车市场回明显,呈良好的发展态势。
2017-12-27更新 | 38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4)
【推荐2】依次填入下列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①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      
②他们两人素未谋面,还要请你      一下,让他们彼此熟悉熟悉。
③根治“豆腐渣”工程,      要严格质量管理,      要在反腐败上下功夫。
A.徘徊引见不仅/还
B.徜徉引荐不仅/还
C.徜徉引见既/又
D.徘徊引荐既/又
2016-11-18更新 | 42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是甲骨文“走”字,像人摆动双臂奔跑之形。金文在甲骨字形下方增加“止”繁化,《说文解字》训“走”为“趋”,释名“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古代所谓“走”相当于今天的“奔”“跑”,今天的“走”,相当于古代的“步”。

这是甲骨文“舞”字,像人两手持舞具而舞之形。金文承甲骨字形而来,舞蹈与脚有关,所以加脚形而为小篆的“舞”。《说文解字》“舞”为“乐”,《礼记·乐记》说:“舞,动其容也。”

这是甲骨文“武”字,由“止”和“戊”两个部分组成,“止”表行动,“戈”表武器,本义为持戈前行,征伐示威。

从“走”到速度激情的“田径”,从“舞”到柔美艺术的“体操”,从“武”到刚柔并济的“柔道”……①中国传统文化拥有其它文化只能望其项背的底蕴。②在四川师范大学古文字专家温浚源的专业解读中③文字演变过程折射出中华民族追求进步、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④在这些古老的文字中,⑤我们不仅可以发现体育文化的由来与发展,还能窥探先民的智慧。甲骨文释放出的力量美与现代体育的运动美相互交织、融为一体,为大运会增添独特的魅力与韵味。

1.下列句中的“训”与文段中加点的“训”意义相同的一项(       
A.“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良好的家规家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B.夏雨雨大运夺冠,得益于清华“学结合,以学促训”的育人理念。
C.像音韵、诂这些穷幽极微的“小学”,王万先生都讲得深入浅出。
D.赛后王霜的采访虽不足为,但她对中国足球的看法也有独到之处。
2.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关于造字法,就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六书”说法。大运会有18个运动项目,下列项目中加点字的造字法同“武”字相同的一项(       
A.B.击C.体D.网
3.文中画横线部分有两处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23-09-21更新 | 3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