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春秋 > 孔子(前551-前479) > 《论语》
题型:名著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88 题号:1044326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下列小题。

材料一: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也?”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材料二: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材料三: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1.材料一,孔子对子路的评价,从教育的角度看,体现了________的原则。孔子对“勇”是肯定的,但这里以“过我”来否定子路的“好勇”,则体现了他_________的哲学思想。
2.材料二中的“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和材料三中的“用行舍藏”的思想是否有悖于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生态度?请根据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知识点】 《论语》解读

相似题推荐

名著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材料二: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阳货》)

材料三: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

材料四:“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宪问》)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子夏和孔子分别从什么角度来阐述“仁”。
(2)从以上语录中任选三则,根据其内容,谈一谈你对“仁”的理解和认识。
2022-06-08更新 | 254次组卷
名著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注】①野:此处指粗鄙,缺乏文饰。②史:言词华丽,此处有虚伪、浮夸之意。
1.材料中“善道”的意思是_____,“文质彬彬”的意思是____
2.以上三则材料分别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请揭示并以此评述材料二中孔子的交友观。
2021-03-14更新 | 200次组卷
名著阅读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


【注】①善:唱得好。②反之:再唱一遍。
1.概括说明第一则材料、第二则材料内涵的共性。
2.(1)在《论语》的记载中,孔子爱好音乐,音乐修养很高,如第三则材料。另举一个有关孔子与音乐的例子。
(2)对第三则材料中孔子的做法进行多方面解读。
2022-06-14更新 | 20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