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其他北宋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4 题号:10533663

春日怀秦髯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先以“山雨萧萧作快晴”写出春天气候的倏忽多变,再以“郊园物物近清明”点明时序,曲折有致。
B.“花如解语迎人笑”使用了借喻的手法,写出了一派明媚景象、蓬勃生机,表现了人们的欢愉之情。
C.“草不知名随意生”,虽是无名小草,但处处映人眼帘,烂漫无边、新翠欲滴,春天的气息非常浓郁。
D.颈联笔锋一转,尽管春天如此妩媚,人们都为春天的到来而心境欢乐,但诗人因年事渐高,游兴阑珊。
2.全诗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遥题钱公辅众乐亭

张伯玉

句章太守钱君倚,湖上新为众乐亭。

花木岂徒游子爱,笙歌长与郡人听。

坐来高韵天风起,饮罢馀香夕雨零。

安得凭闲纵吟笔,玉觞遙对数峰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首联交代了写作缘由:句章太守钱公新近在湖上修建了众乐亭。
B.诗的颔联从视听两个角度.巧妙点明太守建亭子的目的是造福郡人。
C.第五句用“高韵”“天风”等词语极言众乐亭的高耸人云,寒风凛冽。
D.第六句从嗅觉角度,描写在众乐亭上宴饮的欢娱和亭上优美的环境。
E.尾联畅想了在众乐亭上饮酒赏景赋诗的场景,照应题目中的“遥”字。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回答。
2018-07-11更新 | 4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 本诗是作者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1.请合理补充相关成分,说明诗句“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的大意。
2.是哪些景物让诗人“野兴长”?诗人是如何描写这些景物的?
2018-07-25更新 | 9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道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屠”字下得尤为精妙。“屠”是杀的意思,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酷热的极度怨恨。
B.“之高”“之远”的清凉世界尽管遥不可及,却对饱尝酷热的作者产生了无穷的吸引力。
C.“手提天下”表现了作者想要得到天下,大展宏图的豪情,只可惜这一壮志无法实现。
D.在诗的最后一句中,王令称,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去享受那清凉世界,他宁愿不去。
2.本诗运用了多种手法表现“暑早”,请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析。
2020-05-15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