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司马迁(前145-前90) > 《史记》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34 题号:1072039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沛公言报项王。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留侯张良     善:与……友善,交好。
B.张良出,项伯     要:同“邀”,邀请。
C.吏民,封府库     籍:借助,名词用作动词。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谢:向……道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不可不语B.约为婚姻
C.秋毫不敢有所近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B.具告     沛公言报项王
C.谁大王为此计者     我呼入
D.言曰     不如善遇之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父指叔父,古代兄弟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如仲尼,排行老二。
B.沛公即刘邦,古人为表尊重通常称人字号或籍贯、官名等,“沛公”是称籍贯。
C.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秦至隋朝“关”特指函谷关,古代江河则特指长江、黄河。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有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共计130篇。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虞卿者,游说之士也。为赵上卿,故号为虞卿。秦赵战于长平,赵不胜,亡一都尉。赵王召楼昌与虞卿曰:“军战不胜,尉复死,寡人使束甲而趋之,何如?”楼昌曰:“无益也,不如发重使为媾。”虞卿曰:“王听臣,发使出重宝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宝,必内吾使。赵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之合从,且必恐。如此,则媾乃可为也。”赵王不听,与平阳君为媾,发郑朱入秦。秦内之。赵王召虞卿曰:“寡人使平阳君为媾于秦,秦已内郑朱矣,卿之为奚如?”虞卿对曰:“王不得媾,军必破矣。天下贺战者皆在秦矣。郑朱贵人也入秦秦王与应侯必显重以示天下楚魏以赵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也。”应侯果显郑朱以示天下贺战胜者,终不肯媾。长平大败,遂围邯郸,为天下笑。秦既解邯郸围,而赵王入朝,使赵郝约事于秦,割六县而媾。虞卿谓赵王曰:“秦之攻王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弗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攻王,王无救矣。”赵王计未定,楼缓从秦来,赵王与楼缓计之,曰:“予秦地如毋予,孰吉?”缓辞让曰:“今臣新从秦来而言勿予,则非计也;言予之,恐王以臣为为秦也,故不敢对。使臣得为大王计,不如予之。”王曰:“诺。”虞卿闻之,往见王曰:“秦索六城于王,而王以六城赂齐。齐,秦之深仇也,得王之六城,并力西击秦,齐之听王,不待辞之毕也。则是王失之于齐而取偿于秦也。而齐、赵之深仇可以报矣,而示天下有能为也。”赵王曰:“善。”则使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虞卿未返,秦使者已在赵矣。楼缓闻之,亡去。赵于是封虞卿以一城。

(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郑朱/贵人也/入秦/秦王与应侯必显重以示天下/楚/魏以赵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也
B.郑朱/贵人也/入秦/秦王与应侯必显重以示天下/楚/魏以赵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也
C.郑朱/贵人也/入秦/秦王与应侯必显/重以示天下/楚/魏以赵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也
D.郑朱/贵人也/入秦/秦王与应侯必显/重以示天下/楚/魏以赵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游说之士,劝说君王采纳自己主张的说客策士。代表人物有苏秦、张仪等。
B.上卿,官阶名。周制,天子及诸侯都有卿,分上、中、下级,位在大夫之上。
C.合从,即“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起来防止秦国兼并的战略方针。
D.寡人,文中是赵王对自己的谦称。此外,古代君王还常以朕、孤、陛下自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卿反对和议。面对赵王的询问,虞卿反对楼昌派出重要使臣去求和的建议,认为不如派使臣拿上贵重的珍宝去联合楚、魏两国。
B.虞卿很有预见。赵王不听从虞卿联合楚、魏的建议,与平阳君议妥求和,并派出郑朱先到秦国联系;虞卿准确地预料到了和谈不能成功。
C.虞卿权衡利弊。秦国要求赵王割地,虞卿向赵王分析了其中利害关系,但赵王听从刚从秦国回来的楼缓的建议,答应了秦国的割地请求。
D.虞卿积极建言。虞卿向赵王建议,不如将六个城邑送给齐国,齐国因此与赵国联合攻打秦国,使得齐、赵两国的大仇得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赵王召楼昌与虞卿曰:“军战不胜,尉复死,寡人使束甲而趋之,何如?”
(2)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
2020-02-10更新 | 15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敖所,赵王以为郎中。数岁,切直廉平,赵王贤之,未及迁。

会陈豨反代,汉七年,高祖往诛之,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公等奈何言若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夫贯高等谋反,上下明诏,赵有敢随赵王,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钳,随赵王敖之所在,欲以身死之。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复召孟舒以为云中守。

后数岁,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有之。”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

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余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相毋与偿之。于是王乃尽偿之。数年,叔以官卒。

(节选自《史记·田叔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B.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C.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D.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倨傲无礼的动作。
B.顿首,即叩头,头叩地而拜。与“稽首”相比更恭敬隆重。
C.匈奴,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秦时始称“匈奴”“胡”。
D.髡钳,古代刑罚。剃去头发叫“髡”,用铁圈束颈叫“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叔刚直清廉,素有贤能。他为人严苛廉洁,喜欢结交有德望的人。后经赵午推荐,被任命为郎中,得到赵王赏识。
B.田叔忠肝义胆,无惧生死。赵王属下刺杀高祖不成后,朝廷下令追随赵王的人罪及三族,田叔毅然追随赵王至长安。
C.田叔思虑缜密,体贴君心。他查清梁王有罪的事实,又给皇帝提供妥当建议,使皇帝不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D.田叔智慧理政,灵活处事。他初为鲁相时,为袒护鲁王,惩罚了状告鲁王的百姓,使鲁王主动偿还百姓财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
(2)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
5.田叔认为孟舒是长者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回答。
2021-05-28更新 | 2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项羽之死》,完成小题。

项羽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军垓下                           壁: 设营驻守
B.骑能者百余人耳                    属: 随从
C.问一田父,田父曰“左”       绐: 回答
D.项王身亦十余创                    被: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项王乃复引兵                       是以十九年刀刃若新发于硎
B.此天亡我                                 项主镇日而叱
C.非吾故人乎                              国危矣,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D.不愧于心乎                           畏廉将军哉
3.以下句子,全部体现项王“英勇豪迈”的一组是(     
A.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于是项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B.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现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C.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哉,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
D.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他。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之所以拒渡乌江,是因为觉得老天要灭掉自己,且失败无颜见江东父老。
B.项羽垓下被围,他的士兵唱起楚歌,项习感慨万分,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悲剧。
C.节选的内容主要写了垓下之围和乌江拒渡,都表现了项羽在末路中的英雄本色。
D.垓下之围渲染悲剧气氛,乌江自刎精雕细刻神态,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项羽之死》
(2)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伶官传序》
(3)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2018-01-31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