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脱脱等 > 《宋史》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 题号:1077900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善骑射。初隶骑御马直,选为散直。宝元初,李元昊反,择卫士从边,以青为三班差使、殿侍、延州指使。青行常为先锋。凡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者八。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众争前为用临敌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尹洙为经略判官,青以指使见,洙与谈兵,善之,荐于经略使韩琦、范仲淹曰:“此良将材也。”二人一见奇之,待遇甚厚。仲淹以《左氏春秋》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青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青奋行伍,十余年而贵,是时面涅犹存。帝尝青傅药除字,青指其面曰:“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不敢奉诏。”以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擢枢密副使。皇佑中,广源州蛮侬智高反,陷邑州,又破湛江九州,围广州,岭外骚动。青上表请行。翌日入对。自言:“臣起行伍,非战伐无以报国。愿得番落骑数百,益以禁兵,羁贼首致阙下。”帝壮其言。青在枢密四年,每出,士卒辄指目以相矜夸。(嘉祐)明年二月,疽发髭,卒。帝发哀,赠中书令,谥武襄。青为人慎密寡言,其计事必审中机会而后发。行师先正部伍,明赏罚,与士同饥寒劳苦,虽敌猝犯之,无一士敢后先者,故其出常有功。尤喜推功与将佐。熙宁元年,神宗考次近世将帅,以青起行伍而名动夷夏,深沈有智略,能以畏慎保全终始,慨然思之,命取青画像入禁中,御制祭文,遣使赍中牢祠其家。

(选自《宋史·卷二百九十·列传第四十九》,有删节)

1.对画波浪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众争前为用临敌/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B.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众争前为用/临敌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C.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众争前为用/临敌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D.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众/争前为用/临敌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2.对文中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宝元,宋仁宗赵祯的年号。秦始皇时始有年号,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B.经略使,唐代始设的边防军事长官,宋代自西夏进扰后,陕西沿边大将一般都兼经略使。
C.诏,一般以制式文书的形式发布的皇帝的命令。敕。一般用于封官授爵的一种诏书。
D.中牢,又称少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指猪羊二牲。因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称为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狄青出身行伍,勇猛无敌。他凭借勇气在多次战斗中出生入死,所向披靡,最终脱颖而出,成长为一代名将。
B.狄青得遇伯乐,终成大器。他有幸得到尹诛推荐,受到名将韩琦和范仲淹的赏识和指教,开始学习兵法,从而更加出名。
C.狄青贵而不骄,不忘初始。他出身骑兵,十多年后天下闻名,却始终保留着脸上的罪人刺字墨迹以牢记圣恩。
D.狄青为人谨慎公正谦逊。他能与士兵同甘共苦,而且总是把战功让给部下。去世多年,神宗皇帝还亲自祭奠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
(2)愿得番落骑数百,益以禁兵,羁贼首致阙下。
5.根据原文分析狄青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简要说明。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谭延美,大名朝城人。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素不相识获免自后往来潼、魏间,为盗于乡里,乡里患之。周世宗镇灌渊,募置帐下。即位,补殿前散都头。从征淮南,以劳迁控鹤军副指挥使。又从克三关。时太祖领禁兵,留督牙队。建隆元年,补控鹤指挥使,稍迁都虞侯、马步副都军头。征湖南,与解晖分领行营战棹都指挥使。时汪端寇攻朗州甚急,招讨慕容延钊遣延美率兵赴之,大败贼众,擒端以还。擢铁骑副指挥使,领睦州刺史,四迁至内殿直都知。太平兴国初,为蕲州刺史,连徙庐、寿、濠、光州军巡检使,剧贼之为害者悉就捕。六年,徙知威虏军。雍熙三年,举兵北伐,命延美为幽州西面行营都监,与田重进出飞狐北。俄遇敌,延美曰:彼恃众易我,宜出其不意先攻之。即麾骑军直进,敌兵将溃,大军继至,遂败之,斩首五百,获其将大鹏翼以献,以功握本州防御使。逾年,改亳州,出为镇州铃辖。端拱元年,徒知宁远军。一早,契丹兵抵城下,延美开门以示之,不敢入。围城数日,开门如故,民出取乌粮者无异平日,契丹卒疑之,遂引去。咸平四年,以左领军卫上将军致仕。后卒于家,年八十三,赠建武军节度。

论曰:宋初诸将,率奋自草野,出身戎行,虽盗贼无赖,亦厕其间,与屠狗贩缯者何以异哉?及见于用,皆能卓卓自树,由御之得其道也。若延美之开门示敌,斯皆忠义仁勇,有足称者。而彼矜劳肆念之人,视于劳谦之君子,能无愧乎。

选自《宋史·谭延美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素不相识/获免/
B.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素不相识/获免/
C.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素不相识/获免/
D.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素不相识/获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初为先祖称谓,后多用来指开国帝王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本文指宋太祖赵匡胤。
B.致仕,也称“休致”,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退休。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而《史记》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D.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散曲,元杂剧通常由四折构成,有时再加一个楔子,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连成一套曲子,关汉卿则是元杂剧的奠基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谭延美出身低微,凭借军功升职。他曾经与盗贼为伍,一度成为乡里祸患,周世宗登基后将他召至身边,让他跟随征讨,他立下功劳,受到重用。
B.谭延美英勇善战,屡次受到封赏。汪端率军前来侵犯,攻势凶猛,他奉命前往作战,大获全胜,并活捉敌军首领,后受到提拔,官职多次升迁。
C.谭延美颇有魄力,做事雷厉风行。他在担任军巡检使期间,把危害当地的大盗全部逮捕;随军北伐时,面对大队敌军,果断决策,最终打败敌人。
D.谭延美胆略过人,御敌自有妙计。面对兵临城下的紧张局势,他不是惊惶失措,而是毫无畏惧,甚至大开城门来迷惑敌军,使得敌军无功而返。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遇敌,延美曰:“彼众易我,宜出其不意先攻之。”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谭延美从一介平民成为功勋卓著之人,主要原因有哪些?
2021-03-24更新 | 14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闵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肆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田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知颖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选自《宋史·许将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3.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2020-04-22更新 | 4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翰,大名人。少为郡小吏,好使气陵人,不为乡里所誉。乾祐初,周世宗镇澶渊,署为牙校,入尹开封,留翰在镇。会太祖寝疾翰不俟召归见世宗密谓曰主上不豫王为冢嗣不侍医药而决事于外廷失天下望。

世宗征淮南,留铠甲千数在正阳,既而得降卒八百,部送归京师。时翰适从京师来诣,过正阳十数里遇之,虑劫兵器为叛,矫杀之。及见世宗,具言其事,世宗不悦。翰曰:“贼以困归我,非心服也,所得器甲,尽在正阳,苟为所劫,是复生一淮南矣。”因不之罪。

乾德二年,太祖亲征,时王全斌拥众十万余据郫县叛,谋窥成都,翰率兵会刘光毅、曹彬等讨平之。未几,军校吕翰杀武怀节,据嘉州以叛,翰及诸将夺其城。谍知贼约三鼓复来攻,翰戒知更使缓,向晨犹二鼓,贼众不集而溃,因而破之。既班师,会河决澶州,令翰董其役,翰出银器助役,沉所乘白马以祭。金陵平,江州军校胡德、牙将宋德明据城拒命。翰率兵攻之,凡五月而陷,屠城无噍类,杀兵八百。所略金帛以亿万计,伪言欲致庐山东林寺铁罗汉像五百头于京师,因调巨舰百艘,载所得以归。

太平兴国四年,从征太原,为攻城南面都部署。翰筑土山瞰城中,数日而就,守军甚恐。又从征幽州,率所部攻城东南隅,卒掘土得蟹以献。翰谓诸将曰:“蟹水物而陆居,失所也。且多足,彼援将至,不可进拔之象,况蟹者解也,其班师乎?”已而果验。五年,拜威塞军节度,仍判频州。

翰在郡岁久,征敛苛酷,政因以弛。翰阴狡多智数,好夸诞,贪冒货赂,饮酒至数斗不乱。每奏事上前,虽数十条,皆默识不少差。上以其有功,每优容之。会汝阴令孙崇望诣阙,诉翰私市兵器,所为多不法。诏遣御史滕中正鞫之,狱具,当弃市,上贷其罪,削官爵,流锢登州。咸平元年,谥号武毅。

(节选自《宋史﹒曹翰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太祖寝疾/翰不俟召归/见世宗密谓曰/主上不豫王/为冢嗣/不侍医药/而决事于外廷/失天下望
B.会太祖寝/疾翰不俟召归/见世宗密谓曰/主上不豫/王为冢嗣/不侍医药/而决事于外廷/失天下望
C.会太祖寝/疾翰不俟召/归见世宗/密谓曰/主上不豫王/为冢嗣/不侍医药/而决事于外廷/失天下望
D.会太祖寝疾/翰不俟召/归见世宗/密谓曰/主上不豫/王为冢嗣/不侍医药/而决事于外廷/失天下望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乾祐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用于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新君即位大多改用新的年号。一个皇帝可使用多个年号。
B.开封,即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简称汴,古称东京、汴京,是北宋的都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C.三鼓,鼓是古代的时间单位,古代将全夜分为五个更次,又称五鼓或五夜。三鼓对应的时间是晚上20-22点。
D.谥号,是古人死后,后人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多由朝廷颁赐,亦有民间所加,称私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翰年轻的时候仅仅为郡里的一个小官,并且气势凌人,在乡里没有好的名声,但是后来被周世宗所赏识,获得委任。
B.周世宗征淮南时得到八百降俘,适逢曹翰从京师来,曹翰担心这些人会抢劫兵器造反,于是假托皇帝的命令,把这些人全杀了。
C.曹翰在平定江州的叛乱后,杀光了城里的所有人,然后调集巨舰百艘,想要把庐山东林寺的五百座铁罗汉像运到京师去。
D.曹翰在征幽州时,士兵掘土捉到螃蟹,然后送给了曹翰,曹翰由此预感到敌人援军将至,应该退兵,不久,他的预感果然得到验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班师,会河决澶州,令翰董其役,翰出银器助役。
(2)上贷其罪,削官爵,流锢登州。
2021-05-20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