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其他明代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59 题号:10805069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冬夜

林古度

老来贫困实堪磋,寒气偏归我一家。

无被夜眠牵破絮,浑如孤鹤入芦花。

1.“无被夜眠牵破絮,浑如孤鹤入芦花”写得颇为精妙,请从炼字、手法、意象三个角度任选一个来赏析。
2.这首诗蕴含作者怎样的情感?请概括回答。
19-20高二下·福建莆田·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
2.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与本诗类似的两项是
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
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
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宋·刘子翚《海棠花》)
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元·杨维桢《燕子辞》)
E.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睿《都城春日》)
3.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
2020-03-06更新 | 10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边雁

邝露【注】

候雁发金河,纷纷带雪过。

阵连关月小,声断塞风多。

高举愁梁稻,低飞怯网罗。

羽毛非敢惜,书札奈君何!


【注】邝露,明末广东著名诗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工于诗词,通晓兵法、骑马、击剑、射箭,又是古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和书法家。南明唐王时任中书舍人,永历帝时出使广州,清兵入粤,邝露与诸将勤力死守,凡十余月,城陷,不食,抱琴而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北雁从战事频仍的金河向南飞,万里迢迢,带雪经霜,凄惶无助。
B.颔联写雁群渐行渐远,哀声阵阵,作者采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边塞的冷清。
C.颈联写萧萧乱世何以安,有稻粱愁,亦有罗网忧,彷徨失落中,格外焦灼。
D.此诗寓复杂的情绪于萧瑟之景中,借雁阵成列而南飞抒发浓烈的愁怀。
2.屈大均评邝露:“虽《小雅》之怨诽,《离骚》之忠爱,无以尚之。”意思是即使《小雅》多讥讽指责,《离骚》多忧患之思,也比不过邝露的诗情。试以此诗为例,加以分析。
2023-01-18更新 | 10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小题。

塘栖道中

王稚登

水阔雨冥冥,帆飞去不停。

人声两漄断,鱼市一江腥。

云已辞吴白,山初到越青。

       侯芭数行泪,千里吊《玄经》。


【注】①诗人从江苏到浙江凭吊师友,途径塘栖(今杭州市北),写下此诗。②侯芭,汉代人,曾和扬雄学习《太玄》。
1.下面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描写中夹有说明,词语平淡无奇,顺笔拈来,但落笔点很好,为下面的描写张目。
B.第三句写由天气骤变,两岸集市上嘈杂的叫卖声顿然消失,本句的“人声断”和第二句的“去不停”形成反衬。
C.颈联“辞”字和“到”字,写出不是船在动,而是青山白云在动,语句新颖奇巧,诗意别出。
D.本诗有时空的转换,天气的阴晴,色彩的变化,以及诗人情绪的起伏,读来异象纷呈,目不暇接。
E.本诗手法比较单一,但取景角度流转灵活,或状其貌,或传其声味,或绘其色,移步换形,形各传神
2.“侯芭数行泪,千里吊《玄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017-06-16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