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司马迁(前145-前90)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1090878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项籍者,字羽。其季父项梁,项氏世世为楚将。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与籍避仇于吴中,秦始皇帝游会稽,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是年籍二十四。籍长八尺余,力能扛,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欲使梁将兵反秦。梁召籍入,目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门下扰乱,籍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服。梁为会稽守,籍为将,徇下县。其后,秦悉起兵击楚军,项梁死秦将章邯乃渡河击赵,大破之。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救赵。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救。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珠之。”当是时,诸将皆慑伏,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楚将士无不一以当十。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史记·项羽本纪》)

1.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
B.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
C.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
D.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父为最小的叔叔,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
B.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烹煮用的器物;也指传国的宝器,比喻帝业。“钟鸣鼎食”“力能扛鼎”中的“鼎”都指后者。
C.裨,副的,也指古代祭祀时穿的次等礼服;神将指副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中的“皮匠”起初用词就是“裨将”。
D.辕门,古代帝王巡狩的止宿处,以车为落,车辕相向以表示门;后指将帅的营门或官署的外门,文中指将帅的营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喜欢兵法,拥有远大志向。他不想用心学书、练剑,只想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当他看到秦始皇巡游时,发出可以取而代之的感叹。
B.项羽胆识过人,使人害怕慑伏。他看到项梁暗示,斩杀郡守,乘乱杀死--百多人,郡府上下都深为恐惧;后成为副将,到下属各县去巡行。
C.项羽心思缜密,具有政治谋略。他用宋义和齐国同谋反楚,楚王密令处死的借口斩杀宋义,使得将领们都畏服他,假装拥立他为上将军。
D.项羽勇敢决绝,成就一世英名。他率领军队破釜沉舟,以一当十,交战多次,大破秦军,真正成为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归属于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2)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共其乏困B.秦伯说,与郑人盟
C.失其所与,不知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以其无礼于晋D.行李之往来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是(     
A.父老秦苛法                                苦:以……为痛苦
B.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             所以:用来……
C.争持牛羊酒食献军士                 飨:用酒食招待人,犒劳
D.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诸侯军   内:通“纳”,接纳
4.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是(     
A.秦王子婴投降后,将领们主张杀死他,沛公反对,认为子婴已经投降,再杀他就太不吉祥了。
B.沛公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不同于秦朝的暴政苛法,宣传开后,秦人欢欣鼓舞,争相犒劳沛公的将士。沛公没有接受,秦人更加希望沛公称王。
C.项王接到曹无伤的报告后,十分生气,打算派黥布等攻破函谷关,范增也劝项王攻打沛公。
D.鸿门宴前夕,项王的军队说是四十万人,其实达到百万。沛公的军队说是十万人,其实也有二十万,但沛公还是不如项王有实力。
5.翻译句子。
(1)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021-10-11更新 | 5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子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最为饶益。

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

(节选自《史记·货殖列传》)


【注】①废著:犹“废举”“废居”,买贱卖贵。②货殖:指商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
B.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
C.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
D.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赐,子贡的名。子贡善于雄辩,办事通达,还善于经商之道。
B.糟糠,原指酒糟谷皮等粗劣食物。文中指曾经与自己共患难的妻子。
C.束帛,将帛捆成一束,作为聘问、婚丧等相馈赠的礼品,帛一束为五匹。
D.分庭抗礼,指古代宾主相见,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之人上至天子下到平民,都担忧贫穷,司马迁肯定了人们对物质财富的合理追求。
B.计然认为,应该了解货物何时为人需求购用,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
C.范蠡功成身退后择陶邑隐居,借陶邑的位置优势与时逐利,富有后行仁德之事。
D.子贡经商有道,故能家财饶益,平交诸侯。与他的老师孔子相得益彰,先后都名扬于天下。
4.把课内相关文句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2)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
5.根据文意,概述勾践能够灭吴称霸的原因。
2022-11-03更新 | 5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汉王)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比秦伯低一等。
B.文中对于刘邦有多种称呼:“汉王”“高帝”,作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称刘邦为汉王源于他曾被封为汉中之王。
C.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很多,如表授予官职的“除、授、拜”等;表罢免、降职的“罢、谪”等;表提升官职的“拔、擢”等。
D.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卒”后为死亡的通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奴仆三百人。他变卖全部家产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
B.张良为人精明。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
C.张良足智多谋。败峣下秦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D.张良作为谋臣考虑周全。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②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2020-09-17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