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考点 > 鉴赏诗词语言 > 炼句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85 引用次数:79 题号:10932177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中吕】山坡羊·长安怀古

善庆

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狐兔悲,草木秋;

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1.“中吕”是这首作品的_________
2.对作品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横”、“环”二字,用词精确,凸显出历代古都长安景色的静谧和壮丽。
B.“还如旧”意谓山河依旧,险固形势尚存,隐含作者百感交集的怀古之情。
C.“狐兔悲,草木秋”描写了秦汉隋唐时都城狐跑兔走,草木丛生的冷落之景。
D.“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两句对仗工整,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3.从括号中任选一个角度(“表达方式”或“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比较赏析本曲画线句和张养浩《潼关怀古》结尾句的不同。
12-13高二上·上海·期末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端

卢纶

故关①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②何处期。


注:①故关:故乡。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淡、直白。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反而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承接自然,色调和谐,与上一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C.“少孤为客早”,“少孤”已属人生之大不幸,“为客早”则不幸又深一层,诗人感叹友人小时丧父,身世飘零,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动乱和人们在动乱中飘零不定的生活。
D.诗以“悲”字贯穿全篇,句句扣紧主题,基调悲凉,哀婉动人。最后一句“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令人回味。
2.结合全诗,分析尾联中的“泪”包含了哪些情感?
2020-10-16更新 | 103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王维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注释:①晁衡,原名仲满、阿倍仲麻吕,日本人。随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留学,改名为晁衡。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任秘书监,兼卫尉卿等职。大历五年卒于长安。天宝十二载,晁衡乘船回国探亲。②看日:《新唐书·东夷传》记载,“日本使自言国近日所出,以为名”。因此回日本,航船只须看日出处前进。③扶桑:传说中的地名,相当遥远。近现代“扶桑"指日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极写大海的辽阔无垠和日本国的渺远难即,以便造成一种令人惆怅、迷惘和惴惴不安的浓重氛围。
B.“向国”联写面对自己的国家只能看太阳升起,回国的帆船只有等待定期的信风,不言艰险而艰险之状自明。
C.“乡树”联是说故乡的树木在扶桑国的大地上,而晁衡的家住在那遥远的孤岛中。
D.“别离”联向友人提出了殷切的忠告,分别之后将要天各一方,我们应该努力保持互通音信,不能失去联系。
2.“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妙处。
2020-08-25更新 | 1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