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司马迁(前145-前90)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1110211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耳者,大梁人也。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嫁庸奴,其夫,抵父客。父客知张耳,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听之,乃嫁张耳。张耳是时脱身游,女家厚奉给张耳,张耳以故致千里客。宦魏为外黄令,名由此益盛。

陈余者,亦大梁人也,好儒术,敖游赵苦陉。富人公乘氏其女妻之,亦知陈余非庸人也。余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交。

秦之灭大梁也,张耳家外黄。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秦灭魏数岁,已闻此两人魏之名士也,购求有得张耳者千金,陈余者五百金。张耳、陈余乃变名姓,俱之陈,为里监门以自食。两人相对而处。里吏尝有过答陈余,陈余欲起,张耳蹑之,使受笞。吏去,张耳乃引陈余桑下而数之曰:“始吾与公言何如?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陈余之。

陈涉起蕲,至入陈,兵数万。张耳、陈余上谒陈涉。涉及左右数闻张耳、陈余贤,未尝见,见即大喜。

陈中豪杰父老说陈涉曰:“将军身被坚执锐,率士卒以诛暴秦,功德宜称王。且夫监临诸将,不为王不可,愿将军立为楚王也。”

陈涉问此两人,两人对曰:“夫秦为无道,破人国家,灭人社稷,绝人后世,罢百姓之力,尽百姓之财。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如此,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成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陈涉不听,遂立为王。

陈余乃复说陈王曰:“大王举梁、楚而西,务在入关,未及收河北也。臣尝游赵,知其豪杰及地形,愿得奇兵北略赵地。”于是陈王以故所善陈人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以张耳、陈余为左右校尉,予卒三千人,北略赵地。

(节选自《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注]①抵:投奔。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嫁庸奴,其夫               去:离开
B.父客知张耳                  素:平素
C.购求有得张耳千金            购求:悬赏缉捕
D.陈余                         然:正确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富人公乘氏其女妻之                  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B.宦魏为外黄令                            陈中豪杰父老说陈涉曰
C.张耳乃引陈余桑下                      乃遂收盛樊於期
D.天下除残也                                变徽之声
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余年少,事张耳B.又而为歌日
C.封之D.士皆瞋目,发尽指冠
4.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
B.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
C.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
D.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耳从大梁逃亡来到外黄,娶了外黄富人家的女儿为妻,并得到了丰厚的财物。
B.张耳为人沉着冷静,能忍小耻,做事不急功近利,陈余与张耳相比则略显浮躁。
C.张耳、陈余主动请求追随陈涉起义,最终目的是能使被暴秦灭亡的诸侯国得以复立。
D.陈涉占领陈地后拥兵数万,陈地父老劝陈涉称王,认为不称王不足以镇服天下诸将。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身被坚执锐,率士卒以诛暴案,功德宜称王。
(2)臣尝游赵,知其豪杰及地形,愿得奇兵北略赵地。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秦二世三年,楚怀王见项梁军破,恐,徙盱台都彭城,并吕臣、项羽军自将之。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将砀郡兵。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

赵数请救,怀王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救赵。令沛公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项羽)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文本二:

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谷、泗水,杀汉卒十余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围汉王三匝。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楚军大乱,坏散。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欲过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汉王家;家皆亡,不与汉王相见。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求太公、吕后不相遇。审食其从太公、吕后间行,求汉王,反遇楚军。楚军遂与归,报项王,项王常置军中。

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案堵如故: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②孝惠:刘邦的嫡长子。③鲁元:刘邦之女。④太公:刘邦的父亲。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
B.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
C.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
D.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五等爵位由高到低依次为公、侯、伯、子、男。
B.关中,函谷关以西,泛指战国末期秦之故地。函谷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其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
C.本纪,是古代纪传体史书中帝王传记的专用名词,始于司马迁的《史记》。《史记》中有十二本纪。
D.孝惠,汉帝刘盈的庙号,是刘盈死后,朝廷根据他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善意的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杀秦王子婴,说明刘邦宽厚仁德;但他也有极端自私、薄情的阴暗一面,比如为了自己逃命,几次从车上推下自己的亲生儿女。
B.刘邦进入咸阳后,丝毫不为重宝所动,直接封闭府库,还军霸上。这足以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的方面。
C.与项羽的屠烧做法形成对照,刘邦入关后与民约法三章,废除秦朝苛法,赢得了秦朝百姓的拥护,人心所向,为他日后打败项羽奠定了基础。
D.《史记・高祖本纪》对刘邦多有赞美,而《史记・项羽本纪》则毫不留情地刻画了刘邦冷酷无情与无赖的形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2)审食其从太公、吕后间行,求汉王,反遇楚军。
5.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刘邦入关后实施了哪些举措来赢得民心?
2022-03-25更新 | 9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於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於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於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②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於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乡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1.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李信打败并驱逐了燕太子丹。
B.李信率军攻楚,一开始很顺利,但最终大败而归。
C.秦国是先灭赵国后灭楚国。
D.相对于李信,王翦对灭楚之战的估计很保守。
2.送行时,秦始皇听了王翦的要求后“大笑”,是因为(       
A.王翦作为大将军却如此贪财。
B.王翦坦诚地承认了自己贪财。
C.王翦坦率地对秦始皇有功不封表达微词。
D.王翦手握重兵但不打算造反。
3.用以下词语形容王翦,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得陇望蜀B.老谋深算C.刚正耿直D.恃宠而骄
4.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李信大败,秦始皇不得不亲自去请王翦出山。
B.王翦后来问秦始皇要了五倍于前的田产。
C.王翦在灭楚之战动用了秦国几乎全部的军队。
D.王翦表现得太过贪婪,连部下都看不下去了。
2023-01-16更新 | 7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出师表》节选)

【乙】

高祖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此三杰,吾能用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节选,有删改)


【注释】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②高起:高祖臣子。略:攻占。降:投降。③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④子房:西汉名将张良。⑤连:率领。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陛A下B使C人D攻E城F略G地H所I降J下K者L因M以N予O之P与Q天R下S同T利U也
2.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先帝称之曰                       用之
B.愚以为宫中                  所降下者因以予
C.是以众议举宠               此其所以我擒也
D.试于昔日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
3.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贤臣分别管理“宫中”“营中”之事,两个“必能”突出了人才的重要作用。
B.乙文中高祖与功臣论得天下,“吾能用之”中的“能用”二字,揭示了高祖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C.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要求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显得义正辞严。
D.乙文中将项羽失败和高祖取胜作了对比,突出高祖爱护人才、重用人才。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
5.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2023-09-08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