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设考点 > 理解重要概念含义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35 题号:1115519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所谓“汉服”,就是汉民族的传统服装,是黄帝开创、周朝建制、汉朝修补定型的传统服装体系。所谓“胡服”,就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想弄清楚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搞胡服骑射,就要首先弄清“汉服”和“胡服”有什么区别。

其一,上衣下裳与上衣下裤。汉服最典型的形制是上衣下裳,上衣象征天,下裳象征地。并且从生活角度出发,在当时气候温暖、面料粗糙的情况下,下身穿近似于围裙的裳显然更为舒适。相反,北方游牧民族由于天气寒冷,经常行走于野草荆棘之间,还有骑马的需要,所以胡服以上衣下裤为典型形制。

其二,左衽和右衽。汉服有一个典型特征是右衽,而大多数游牧民族采用的是左衽。右衽就是把左边的衣襟朝右边遮过去,左衽相反。其实,从生活角度和力学原理进行分析或许更为合理。农耕民族劳动常挥右手,所以右边的袖子所连的衣襟略小,才会动作轻便;而游牧民族以骑马射箭为重要动作,常左手擎弓,所以左襟略小会相对省力。现代男装采用右衽,女装采用左衽,仅仅体现的是男女之别。

其三,文与武的倾向。除了衣裳衣裤和左衽右衽这两种最明显的差异,胡汉之服还有如下不同:汉服宽衣大袖,胡服短衣窄袖;汉人腰系布带,胡人腰缠革带;汉人脚穿草鞋或布鞋,胡人则足蹬皮靴。

(摘自《百家讲坛》«中国衣裳»系列讲座)

材料二

   

材料三

不知道大家发没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上汉服,甚至有些穿着汉服去上学逛街。在开始的时候,当街上出现汉服的时候,路人大多都是异样的眼光。但现在再看,大多都是很正常的目光,甚至还会觉得好看,自己也要尝试。

对于火热的汉服热现象,网友留言:

“一方面需要广大汉服爱好者与从业者在诸多相异理念的碰撞中,摸索出定位上的共识,以竞合(泛指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来获得企业竞争优势的策略)而非对立的方式,促进汉服文化良性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排除负面隐患,以去芜存菁的方式实现自我蜕变。”

“汉服必然复兴!也必须复兴!很简单,因为那才是我们汉民族的民族服饰!包含在我们汉族人骨子里的文化认同和感情认同!”

“汉服复兴,那是民族自信的象征。我偶尔也穿改良版的唐制汉服,确实感觉比穿现在流行款多了一份从容。”

“国家发展了,文化认同度高了,曾经流行欧式建筑,现在是中国园林,中国院子,曾经咖啡是时尚,现在喝茶又兴盛了,不必多言,是国家越来越厉害了,文化也自信了!”

(摘自《汉服文化为什么突然火了》《人民日报》2019年9月23日)

材料四

金陵汉服文化协会会长、南京夫子庙国学文化顾问贾蓓敏认为,目前南京本地汉服文化正处在历史最佳的发展期:关注度越来越广,行业开始逐步细分,出现了专门的活动策划推广、汉服销售、国学礼仪研究,服饰化妆道具专业人员也多了起来。但她也坦言,目前市场化运作的程度尚不够,所有汉服组织的收入来源,基本靠演出的劳务。“金陵汉服文化协会推出了教学服务、文传产品,但缺少专业运作,只能回本,还谈不上盈利,大家坚持参与,保持热情不褪,基本靠情怀。”

“当下汉服热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汉服爱好者只有20%追求专业、标准,绝大部分只是因为汉服好看才去穿”贾蓓敏说,现在看到人们穿出来的汉服,很多都是不标准的,只能算是“现代复古装”。

真正标准的汉服未必一定昂贵,但要求高、规矩也多,如果一丝不苟遵照肯定不利于推广的。“所以我目前是抱着开放态度的,但汉服的背后是中华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不能走样了。所以现在整个行业也在思考和迷茫,汉服要求标准应该如何制定。”

(摘自张可《汉服:曾经穿在深闺,如今红遍大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所谓的“胡服”,其实最开始指的是尧舜禹时代和先秦两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
B.综合表一、表二可得知,现今的汉服消费人群中,年轻女性是现今汉服消费市场的主力军。
C.农耕民族劳动时常挥右手,所以汉服采用右衽,并一直沿袭到现代服装;而游牧民族经常骑马射箭,所以胡服采用左衽。
D.一个国家的传统服饰、建筑样式,甚至饮食习惯,都是文化的体现,要弘扬本民族文化,首先要热爱本民族文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服”通常意义上并不单指汉朝服饰,而是指汉民族传统服装,包含的朝代从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的时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明末清初。
B.许多人只有因为好看才去穿汉服,而且穿出来的汉服很多都是不标准的,只能算是“现代复古装”,在贾蓓敏看来,这其实并不利于弘扬真正的汉服传统文化。
C.真正标准的汉服推广的难度之所以比较大,主要原因倒不一定是价格昂贵,而是因为标准的汉服要求高、规矩多。
D.从材料看,民族情怀与传统文化热潮的兴起,规模化产业的发展,都是推动汉服火热的重要原因。
3.汉服行业在实际发展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妆扮表演且以代言体叙述故事的艺术。戏剧的代言体,是指演员在舞台上通过化妆和摹仿等手段假定性地化身为戏剧人物,不仅以该戏剧人物的身份、言语和行动,更通过样貌、声音和行为模式等途径,努力营造如同真正的戏剧人物出现于观众面前的幻觉。戏曲用独特的脚色制,将所有演员分为不同的行当、帮助观众跨越演员和戏剧人物之间的界限。脚色制不仅是戏曲内部的行业制度,更是用以表现不同类型戏剧人物的表演体制,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

②戏剧这种艺术样式以演员的表演为媒介,通过有限的演员,把整个人类历史与现实作为其表现对象。戏剧的本质特征是由演员“扮演”人物,但演员数量是有限的,而戏剧人物是无限的,演员与戏剧人物无法一一对应。观演双方的关系,就建立在观众认同演员在舞台上通过扮演转化为戏剧人物这一重要默契的基础上。但默契的前提是戏剧表演者所运用的艺术化手段,能引导观众忽视有限的演员需在不同戏剧作品中扮演无限多的戏剧人物这一明显的矛盾。这就需要演员在不同剧目(甚至在同一剧目)中扮演不同戏剧人物时采用合适的手段和途径,为观众营造误将演员视同戏剧人物的幻觉。

③戏曲更倾向于通过将所有戏剧人物按照表演艺术的需要分为不同的“类”,这里所说的“类”的表现方式就是“脚色”。

④戏曲的脚色制指戏班剧团里的所有演员都分门别类归属于各自的“行当”。每个戏曲演员都有相对固定的具体分工,分别司职扮演某一类戏剧人物,是谓“脚色”。如洛地所言,“脚色,是因演员设置分工而划分、安排的剧中人物的分类,同时又是按剧中人物分类而安排、划分的演员分工。”“脚色”和一般的戏剧术语“角色”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每个脚色都有其按例应该负责扮演的戏剧人物,即“角色”。

⑤在戏曲成熟之前脚色制就已经形成其雏形。学者延保全通过对大量宋金元文物的考证,指出“宋杂剧通常有五个脚色,其中包括末泥、引戏、副净、副末和装孤”。金院本的脚色体制亦与之相同。然而,直至南宋戏文出现,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脚色体系才真正形成。始于北宋末年或两宋之交的南宋戏文有完备的生、旦、净、末、丑五大脚色的划分,这一脚色体系一直延续至今。从宋杂剧、金院本到标志着戏曲成熟形态的南戏和元杂剧,脚色体系的称谓有某些明显的变化。主要扮演女性角色的“旦”从“引戏”演化而来,而“引戏”的前身是“引舞”,主要扮演男性角色的“末”则从“末泥”转化而来,它的前身是戏头。也有歌舞的渊源,是负责歌唱的“舞头”在戏剧中的演变。

⑥戏曲脚色制的成熟有一些重要标志, 包括“末”和“生”的分离及“净"和“丑”的分离。宋杂剧金院本没有净行,从宋杂剧金院本向成熟的戏曲形态——南戏和元杂剧演变过程中,就在“副净”转化为“丑”的同时,其表演上的特色与“净”开始出现明显区隔,变为两个行当。从现存南戏和元杂剧的剧本可见,净和丑之间分工十分明确,滑稽调笑的功能主要由“丑”承担,而“净”虽然和丑一样在装扮上以涂面为标志,在表演上则更近于正色。无论是从功能看还是从表演风格看,南戏和元杂剧里的“净”前身仿佛都更近于宋杂剧、金院本里的“装孤”。而与“副净’迥然相异。从宋杂剧、金院本的表演分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五个主要脚色,到南宋戏文和元杂剧分生、旦、净、末、丑五个主要脚色,看似差别细微,却完成了从表演小型节目的宋杂剧、金院本所需的脚色体系到表演有完整叙事内容的南戏所需的脚色体系之间的关键递进,戏曲因此才形成完备的脚色体系。这一体系在昆曲中得到完备和系统的接续,并最终影响几乎所有戏曲剧种。

戏曲的脚色体系不受角色数量的限制,从而解决了戏剧人物在数量上的无限和演员在数量上的有限这一矛盾,这是脚色制的重要价值之一。它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戏剧智慧。又与戏剧的一般规律有内在的相通之处。

(节选自傅谨《脚色与行当》,《新华文摘》2020年第2期,有删改)

材料二

①什么“跳进跳出”,什么“写实写意”,我们总在这两个圈子里做文章,没有更多的东西。中国的传统戏曲岂只是“跳进跳出”?这个自由度,咱们评弹、演戏,和现众的交流是多么自由,实现的方式有多么丰富。什么一会我进角色,一会我出角色。我们根本没有什么演员与角色的所谓界限。这个不是哪个西方戏剧能够实现的,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戏曲太高明的地方。

②西方传统戏剧的表演理论认为演员创造角色的至高境界是“我就是”,即演员与角色合二为一。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是多重的关系,它在扮演中不刻意追求合一。演员与角色时而交替、时而并存、时而自己都讲不清此时此刻我到底是角色还是我自己:经常还时不时地同观众一起审视、欣赏、评价、调节、控制自己的表演,这种中性的状态能使演员获得心理的、形体的、声音的解放,自自由由地与观众交流,时而进,时而出,叙述的、人物的、审视的、体验的无所不能。这才是表演的自由王国,是表演艺术成熟的标志。

(节选自林兆华《戏剧的生命力》)

1.请根据对材料中相关概念的理解,指出下列各句(部分有改动)中戏曲术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戏剧脚色之名,自宋元迄今约分四色,人人之所知也。”
B.“(正旦上云)妾身姓窦(娥),小字端云,祖居楚州人氏。”
C.“旧戏班的老师,一开始就要替学生决定他应该学习什么角色。”
D.“等到明末清初,昆曲盛行的时候,行当的划分就日益细密精确。
2.下列是有关中国古代戏曲脚色演变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宋戏文脚色体系的“旦”与“末”,是由“引舞”“戏头”直接演化而来的。
B.“丑”从“副净”转化而成后,与“净”成为两大行当,二者差异随之趋大。
C.“净”与“副净”的表演风格迥异,它的源头是宋杂剧、金院本中的“装孤”。
D.脚色体系从宋杂剧到南宋戏文的发展,最终完成了从雏形走向完备的过程。
3.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的代言体戏曲,与古典诗歌的代言体闺怨诗实现代言的途径是基本一致的。
B.戏曲演员借扮演这一艺术手段完成向人物的转化,从而达成了观演双方的默契。
C.脚色体系由雏形走向完备,顺应了戏曲表演内容的变化,也因此得以发展完成。
D.脚色制的创设是为了解决演员与角色人数不对等的矛盾,它彰显了民族的智慧。
4.材料二的语言风格相较于材料一活泼散漫且更趋感性。请仿照材料一画线部分对材料二画线部分进行改写,使之更简练严谨,更富于理性。改写时,可以对原文语词、文句进行适当的增删、更换、调动等,但不得改变原意,遗漏层意;不超过60字。
5.论述性文章注重运用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以达到一定的论证效果。请以材料一的第⑤段与材料二的第②段所用不同的论证方法为例加以说明。
2021-01-05更新 | 64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Richard Lehan在其所著《文学中的城市》中,将“文学想象”作为“城市演进”利弊得失之“编年史”来阅读。在他看来,城市建设和文学文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阅读城市也就成了另一种方式的文本阅读。这种阅读还关系到理智的以及文化的历史:它既丰富了城市本身,也丰富了城市被文学想象所描述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极力理解并欣然接受的“北京”“上海”或“长安”,同样也是城市历史与文学想象的混合物。

讨论都市人口增长的曲线,或者供水及排污系统的设计,非我辈所长与所愿;我们的兴趣是,在拥挤的人群中漫步,观察这座城市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保留想象与质疑的权利。关注的不是区域文化,而是都市生活;不是纯粹的史地或经济,而是城与人的关系。如此兼及“历史”与“文学”,当然是我辈学人的学科背景决定的。

关注“文学的城市”,必须兼及作家、作品、建筑、历史、世相、风物等,在文化史与文学史的多重视野中展开论述。如此“关注”,自然不会局限于传统的“风物记载”与“掌故之学”。对城市形态、历史、精神的把握,需要跨学科的视野以及坚实的学术训练;因此,希望综合学者的严谨、文人的温情以及旅行者好奇的目光,关注、体贴、描述、发掘自己感兴趣的“这一个”城市。

谈到都市,我一再坚持,必须把“记忆”与“想象”带进来,这样,这座城市才有生气,才可能真正“活起来”。把人的主观情感以及想象力带入都市研究,这个时候,城市才有了喜怒哀乐,才可能既古老又新鲜。另一方面,当我们努力用文字、用图像、用文化记忆来表现或阐释这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时,这座城市的精灵,便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驰骋想象”,这个让历史学家深感头痛的话题,很可能在文化史家那里如鱼得水——解读诸多关于北京的“不实之辞”,在我看来,意味无穷。因为,关于城市的“集体记忆”,不管虚实真假,同样值得尊重。

关于都市的论述,完全可以、而且必须有多种角度与方法。就像所有的回忆,永远是不完整的,既可能无限接近目标,也可能渐行渐远——正是在这遗忘(误解)与记忆(再创造)的巨大张力中,人类精神得以不断向前延伸。记忆不仅仅是工具,也不仅仅是过程,它本身也可以成为舞台,甚至构成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

既然我们对于城市的“记忆”,可能凭借文字、图像、声音,乃至各种实物形态,今人之谈论“都市想象”,尽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无言的建筑、遥远的记忆、严谨的实录、夸饰的漫画、怪诞的传说、歧义的诠释……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珍惜,并努力去寻幽探微深入辨析。

因而,在对都市的解读中,可以是正宗的“城市研究”,也可以是“文学中的城市”;可以兼及古今,也可以比较中外;可以专注某一城市,也可以是城城联姻或城乡对峙;可以阐释建筑与景观,也可以是舆论环境或文学生产;可以侧重史学,也可以是艺术或文化。一句话,只要是对于“都市”的精彩解读,不讲家法,无论流派。

(摘编自陈平原《文学的都市与都市的文学》)

材料二

城市文学研究,有一个学科归属问题亟待解决。我们是将它归入传统文学研究,作为传统文学学科的一个分支,还是将它归入城市学这门学科?对于第一种做法,我的看法是,因为它受到了文学研究之内各种规则的制约,并且缺乏一种对等相通的经验上的把握,所以很难真正进入到文学价值评判领域,也难以与其他学科发生对话关系。一种针对城市文学的外部研究可能要更为有效,因为它的视野更大,也能够在时代精神的符号表征与文学形式之间看出隐秘的联系。城市学范畴内的城市文学研究,使得叙事演变与精神历史的共鸣和互证得以成立。目前我们对城市学本身的理解还存有一定的问题。城市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学子嗣,换句话说,在传统学科里面增加一些城市视角,以此应付分散的文学中的城市经验、社会学中的城市问题,以及历史学中的城市主题,这样的“城市学”可能很难称之为一门自足的学科。真正的城市学有着它自己的问题域和方法论,并且,唯有在这样一种问题域之内加以观照,在这样一种独有的方法论的统摄之下,城市学才能够兼容其他传统学科,才能触及到这门学科所要处理的对象的本质。在这一点上,将城市文学研究列为城市学的子题是没有疑义的。

中国文化有着强大的乡土文明传统,城市一直是被诅咒的对象,甚至是被删除的对象。一种城市经验的出现,在文学这个范畴内,势必分裂为两种不同倾向,对于作家来说,这种独特经验,是青年一代的写作者必须去关注的,因为他们恰恰生活在此,像年长一代作家那样,本能地去书写乡土经验的东西,对年轻一代作家来说,已经不再可能。

而对于城市学研究者来说,他们所要处理的对象就更为复杂,他们既要思考诸种城市经验元素,以便将它向认知提升,还要面对已然被塑造了的文学中的城市经验形态。经验走在前面,而判断总是滞后,但城市学的研究和城市学的评论也不能过于滞后,它应该跟上来。

(摘编自张柠《城市经验和城市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将城市作为阅读对象也是城市建设的一种方式,研究者通过不断还原历史真实,去除误解,从而丰富对城市的读解,也就丰富了城市本身。
B.关注“文学的城市”,是在传统的文学史叙述中,加入新的元素,从关心文化的整体发展,到关心区域文化,对国家东西南北的文学版图有细致的研究与挖掘。
C.通过跨学科研究,在诸如文学、历史、社会等传统学科里面增加城市视角,以整合分散在各学科领域里的城市研究课题,是城市学得以成立的关键。
D.中国文化有重乡土轻都市的传统,当代的城市学研究者既要思考自身的城市经验,也要面对被传统塑造了的城市经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研究城市文学,可以借助政治、地理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用数据、图表进行科学论证,但并非必需,研究成果一定要有对“人”的关切。
B.传说明朝营建新都时,刘伯温为制服恶龙,将北京城设计成八臂哪吒的形状,这可以作为解读北京的素材,应该为研究者珍视。
C.城市文学研究不应作为传统文学学科的一个分支,是因为它的视野更大,突破了文学研究内部各种规则的制约。
D.青年一代作家生活在城市之中,出于本能地去书写乡土经验的作品、像传统一般诅咒城市,已经不再可能。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城市文学研究对象的一项是(     
A.张岱《陶庵梦忆》B.陶渊明《桃花源记》
C.老舍《骆驼祥子》D.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4.在材料一中,作者提到了将“记忆”“想象”带入城市研究具有哪些作用?
5.请根据材料内容,说一说城市学与城市文学研究的关系。
2021-01-16更新 | 6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疫情期间,大规模的线上教育正催化“教”与“学”方式的重生,促使线上教育朝着系统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的同时,这场课堂改革终将带给教育更有力的发展。线上教育不同于线下教育。线下教学,教师的呈现非常关键,对学生的监控也目之能及,对课堂资源的选择,教师起了决定性作用。而线上教育时教师不能直观监控学生状态,“教”不是取决于教师的呈现,而取决于“教”是否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要在众多资源和方式中去准确选择。教师要提升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多种平台资源的整合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教育现代化是以学为中心,构建终身学习的社会体系是其根本。5G时代、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多元平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无一不给新的教育改革吹响号角。只因这场疫情,一切不约而同来到面前。未来教育中,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是重要能力。如在线教学,从课程规划的顶层设计和分工合作,到课程实施的具体实践,再到课程评价的交流分享,需要教师、管理团队,还要有专业人员的技术支持。疫情给教育提供了发展新契机。大规模的在线教育需要怎样的规划设计、技术支持、教师能力?学习需要以怎样的方式出现?这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摘编自李青青《在这次疫情里,重新定位“教”与“学”》)

材料二:

北师大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疫情这种社会重大事件中很多东西是无法通过教科书教给孩子的,家长可以借此机会发挥家庭教育职能,从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感恩与责任感的教育、信息筛选能力的培养、生命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等方面挖掘教育素材。疫情为整个教育社群重新定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了难得机会。家庭教育不应随着疫情的“潮头”退去,而应得到全社会高度重视。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传统的集中制、大一统的学习方式,在网络平台等技术强有力支持下,在家学习势必成为学生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家长如何履行责任可能决定学生成长的“空间”。

关于“家长是更多地关注子女的学习还是生活好”,北师大“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项目团队的数据分析如下:

不同年级家长参与方式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A 父母参与子女学习多,生活多   B 父母参与子女学习多,生活少

C 父母参与子女学习少,生活多   D 父母参与子女学习少,生活少

当然,家长参与只是家庭教育的一个侧面,在教育资源供给、内容规划、教养方式选择、树立正确榜样等方面,多数家长当前能为孩子提供的支持与真正实现“家庭教育为主体的全人教育系统”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厅长陈根芳的发言提到家长在教育的与时俱进方面存在的不足:现在教育对象基本属于95后、00后甚至10后,他们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拥有知识和信息的质和量超越了上辈;他们的痛点、瘁点、兴趣点、吐槽点分布在哪里,跟上一代有巨大差异。我们应承认代际对立与冲突已不可避免地存在于几代人之间。因此,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推动“提升家庭教育能力”纳入公共服务体系,争取经费支持,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课堂、购买服务等形式,形成政府、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家庭教育专业支持体系,刻不容缓!抗疫即将结束,“变革”刚刚起步。

(摘编自刘坚、刘启蒙《疫情打破家庭教育的舒适区》)

材料三:

疫情期间,放心好用的在线教学应吸收不同形式的优点,解决好几大问题,构建新的在线教学形态。

一是要注重在线教学的课堂体验感,保证师生互动的即时同步。信息化时代教室教学之所以不可替代,一大原因是师生的有效互动,这是老师了解学情来调整教学策略或进程的途径,也是学生了解教师授课风格来改进学习方法的渠道。因此,线上教学要解决看不到人、听不到声的问题。二是要在无障碍引用优质资源的同时,解决学习资源的“本土性”。努力做到学习资源的定制化,减少通用性、大众化。

(摘编自韩先满《放心好用的“在线教学”什么样》)

1.下列不属于疫情期间“放心好用的在线教学”的一项是(     
A.甲老师用微信群推送校本教学资源,在线回答学生提问,检查学生上传作业完成情况。
B.乙老师借助QQ群发布基于本班学情的期中考复习建议,要求学生对此展开实时讨论。
C.丙老师召开钉钉智能平台视频会议,传送个性化的辅导材料,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
D.丁老师疫情期间未授新课,只是通过校讯通布置作业,由家长接收通知,向孩子转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线上教学不同于线下教学,由于学生处在失控状态,教学资源受限,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状态调整教学策略,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
B.线上教育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一种教学方式,对此适应性较强的学生,步入社会以后将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C.图表表明,要取得良好的成绩,小学生需要家长学习与生活一起关注,高中生更需要生活的关注,而初中生对两方面关注的需求差别不大。
D.学生家长参与家庭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及与时俱进、消除代际鸿沟的程度,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子女未来能否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3.为什么说疫情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重新定位的契机,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2020-06-04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