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其他隋唐作者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1 题号:1124388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古钗叹

张籍

古钗堕井无颜色,百尺泥中今复得。

凤凰宛转有古仪,欲为首饰不称时。

女伴传看不知主,罗袖拂拭生光辉。

兰膏已尽股半折,雕文刻样无年月。

虽离井底入匣中,不用还与坠时同。


[注]①兰膏,一种润发的香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为七言古体诗,句式比较灵活而不太讲求对仗,全诗多次换韵,语言平易自然。
B.“有古仪”“生光辉”写古钗昔日风采,与如今破损不用的境况构成虚与实的对比。
C.诗歌首尾呼应,开头的“百尺泥中今复得”,与结尾的“虽离井底入匣中”相呼应。
D.诗歌题目为“古钗叹”,表面上为古钗叹惋,实则别有寄托,蕴含诗人深沉的情意。
2.诗歌围绕着古钗的命运展开,叙述抑扬结合。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从军行

(唐)崔国辅

塞北胡霜下,营州①索兵救。

夜里偷道行②,将军马亦瘦。

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

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


【注】①营州:唐代州名,北接契丹。②偷道行:指秘密行军。
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对仗的情况看,本诗不是一首律诗。从诗歌的内容看,本诗是一首边塞诗。
B.“将军马亦瘦”句写粮草耗尽而战马变瘦,表现了战争的艰苦卓绝,物资匮乏。
C.“刀光照塞月”句写刀光与月光交相辉映,白昼明亮,烘托出战前紧张的气氛。
D.“传闻贼满山”句属虚写(想象),充分表现了军队奋勇抗敌、英勇无畏的气概。
2.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A.慷慨激昂B.深沉含蓄C.清新流畅D.刚劲凝练
2020-10-10更新 | 7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①故山:因诗人久居蓝田谷口,心中一直将此地视为故乡,故称“故山”。草堂:茅草盖的堂屋。②春残:一作“残春”。黄鸟:即黄鹂、黄莺(一说黄雀),叫声婉转悦耳。
③辛夷:即木兰花,一称木笔花,又称迎春花,比杏花开得早。④怜:喜爱。⑤清阴:形容苍劲葱茏的样子。
(1)这首诗的前两句选取了哪些意象?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2)本诗主要采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9-01-19更新 | 3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是他流放途中所作。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句,诗人春天经过一处园林,回想它秋天时的荒芜和破败,不禁悲从中来。
B.第二句,写到了南下途中鸟语花香的美好,也传递了诗人即将渡江赴边的愁苦。
C.第三句承上启下,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感湘江北流,皆因“京国人南窜”。
D.结尾句中作者借“湘江水北流”点破诗题,又以“不似”寄托自己的无奈慨叹。
E.诗人以“水北流”与“人南窜”加以比照,表达了远离京师的孤独、悲愤之情。
2.试分析“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的表现手法。
2018-10-27更新 | 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