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1130687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集古录目序

欧阳修

物常聚于所好,而常得于有力之强。有力而不好,好之而无力,虽近且易,有不能之。象犀虎豹,蛮夷山海杀人之善,然其齿角皮革,可聚而有也。玉出昆仑流沙万里之外,经十余驿乃至乎中国。珠出南海,常生深渊,采者腰絙而入水,形色非人,往往不出,则下饱蛟鱼。金矿于山,凿深而穴远,篝火糇粮而后进,其崖崩窟塞则遂葬于其中者率常数十百人其远且难而又多死祸常如此然而金玉珠玑世常兼聚而有也凡物好之而有力则无不至也

汤盘、孔晶,岐阳之鼓,岱山、邹峄、会稽之刻石,与夫汉、魏已来圣君贤士桓碑、彝器、铭诗、序记,下至古文、籀篆、分隶诸家之字书,皆三代以来至宝,怪奇伟丽、工妙可喜之物。其去人不远,其取之无祸。然而风霜兵火,湮沦磨灭,散弃于山崖墟莽之间未尝收拾者,由世之好者少也。幸而有好之者,又其力或不足,故仅得其一二,而不能使其聚也。

夫力莫如好,好莫如一。予性颛而嗜古,凡世人之所贪者,皆无欲于其间,故得一其所好于斯。好之已笃,则力虽未足,犹能致之。故上自周穆王以来,下更秦、汉、隋、唐、五代,外至四海九州,名山大泽,穷崖绝谷,荒林破冢,神仙鬼物,诡怪所传,莫不皆有,以为《集古录》。以谓转写失真,故因其石本,轴而藏之。有卷帙次第而无时世之先后,盖其取多而未已,故随其所得而录之。又以谓聚多而终必散,乃其大要,别为录目,因并载夫可与史传正其阙谬者,以传后学,庶益于多闻。

(选自《欧阳修文评注》,有删改)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不能               致:取得,得到
B.篝火糇粮而后进        糇粮:干粮
C.工妙可喜之物            工妙:精致巧妙
D.乃其大要               撮:摘录,提取
2.下列士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崖崩窟塞则遂葬/于其中者率常/数十百人/其远且难而又多死祸常如此/然而金玉珠玑/世常兼聚而有也/凡物好之而有力/则无不至也/
B.其崖崩窟塞/则遂葬于其中者/率常数十百人/其远且难而又多死祸/常如此/然而金玉珠玑/世常兼聚而有也/凡物好之而有力/则无不至也/
C.其崖崩窟塞则遂葬/于其中者/率常数十百人其远/且难而又多死祸/常如此/然而金玉珠玑/世常兼聚而有也/凡物好之而有力/则无不至也/
D.其崖崩窟塞/则遂葬于其中者/率常数十百人/其远且难/而又多死/祸常如此/然而金玉珠玑/世常兼聚而有也/凡物好之而有力/则无不至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结构严谨,对比鲜明。文中既有金玉珠玑与金石文物的对比,又有世人与作者自身的对比。
B.本文描写了采集金、玉等珍奇之物的艰险情状,显示出世人对其的喜好之甚,为下文做了铺垫。
C.作者编《集古录》的目的,其中之一是以文字的记载来应对“聚多而终必散”的问题。
D.本文语言古朴,风格苍劲。作者描述金玉珠玑、金石文物言简意赅,无骈词俪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物常聚于所好,而常得于有力之强。
(2)以谓转写失真,故因其石本,轴而藏之。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以材雄称。少事秦王幕府,从征讨有功,擢累左虞候、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预诛隐太子尤力。王即位,拜左卫将军,进封潞国公,邑千户。贞观四年,迁兵部尚书。

李靖讨吐谷浑,以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师次鄯州,议所向。君集曰:“王师已至,而贼不走险,天赞我也。若以精兵掩不备,彼不我虞,必有大利。若遁岨山谷,克之实难。”靖然其计,简锐士,约赍深入,追及其众于库山,大战,破之,进会大非川,平其国。

高昌不臣,拜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出讨。王麹文泰笑曰:“唐去我七千里,碛卤二千里无水草,冬风裂肌,夏风如焚,行贾至者百之一,安能致大兵乎?使能顿吾城下一再旬,食尽当溃,吾且系而虏之。”君集次碛口,而文泰死,子智盛袭位。进营柳谷,候骑言国方葬死君,诸将请袭之。君集曰:“不可,天子以高昌骄慢,使吾龚行天罚,今袭人于墟墓间,非问罪也。”于是鼓而前。贼婴城自守,遣谕之,不下。乃刊木塞堑,引撞车毁其堞,飞石如雨,所向无敢当,因拔其城,俘男女七千,进围都城。智盛乃降。高昌平,君集刻石纪功还。

初,君集配没罪人不以闻,又私取珍宝、妇女,将士因亦盗入,不能制。及还京师,有司劾之,诏君集诣狱簿对。君集自恃有功以它罪被系居怏怏不平皇太子承乾数有过虑废知君集怨望因其婿贺兰楚石为千牛私引君集入问自安计。君集举手谓曰:“此手当为殿下用之。”又遣楚石语承乾曰:“魏王得爱,陛下若有诏召,愿毋轻入。”承乾纳之。

承乾事觉,捕君集下狱。帝自临问,曰:“我不欲令刀笔吏辱公。”君集辞穷不能对。帝语群臣曰:“君集于国有功,朕不忍置诸法,将丐其命,公卿其许我乎?”群臣皆曰:“君集罪大逆不道,请论如法。”帝乃谓曰:“与公诀矣,今而后,徒见公遗像已!”因泣下,遂斩之,籍其家。

(节选自《新唐书》卷九十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君集自恃有功/以它罪被系/居怏怏不平/皇太子承乾数有过/虑废/知君集怨望/因其婿贺兰楚石为千牛/私引君集入/问自安计/
B.君集自恃有功/以它罪被系居/怏怏不平/皇太子承乾数有过/虑废/知君集怨望/因其婿贺兰楚石为千牛/私引君集入/问自安计/
C.君集自恃有功/以它罪被系/居怏怏不平/皇太子承乾数有过/虑废/知君集怨望/因其婿贺兰楚石为千牛/私引君集入问/自安计/
D.君集自恃有功/以它罪被系居/怏怏不平/皇太子承乾数有过/虑废/知君集怨望/因其婿贺兰楚石为千牛/私引君集入问/自安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幕府,原指古代将军的府署,因为军队出征,使用帐幕,故有此称,幕府中的僚属称幕僚。
B.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C.袭位,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尊位。整个封建时代,上至天子,下至公卿、大夫、士,他们的爵位、封邑、官职均可父子相承。
D.刻石,指古代皇帝或大臣为纪念某重大功业而刻立碑碣,又称勒石。范仲淹《渔家傲》中“燕然未勒归无计”即用东汉窦宪追击匈奴后勒石纪功的典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君集少年时便在秦王李世民幕府做事,跟随其征战立下功劳。后来,在参与谋划诛除隐太子时尤为得力,李世民对其封赏有加。
B.侯君集很有军事才能,在征讨吐谷浑的时候正确地分析形势,向李靖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并带精兵深入追敌,最终克敌制胜。
C.侯君集恃功违法,被治罪后怏怏不乐,太子李承乾趁机拉拢他,侯君集表示愿为太子效力,并为太子出谋划策。
D.虽然侯君集参与了太子的谋反,但皇帝念其功高,不想杀他,并向群臣征求意见,却遭到了群臣的一致反对,只得下令杀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师已至,而贼不走险,天赞我也。若以精兵掩不备,彼不我虞,必有大利。
(2)君集于国有功,朕不忍置诸法,将丐其命,公卿其许我乎?
2020-11-17更新 | 4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以材雄称。少事秦王幕府,从征讨有功,擢累左虞候、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预诛隐太子尤力。王即位,拜左卫将军,进封潞国公,邑千户。贞观四年,迁兵部尚书。

李靖讨吐谷浑,以君集为积石行军总管。师次鄯州,议所向。君集曰:“王师已至,而贼不走险,天赞我也。若以精兵掩不备,彼不我虞,必有大利。若遁岨山谷,克之实难。”靖然其计,锐士,约赍深入,追及其众于库山,大战,破之,进会大非川,平其国。

高昌不臣,拜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出讨。王麹文泰笑曰:“唐去我七千里,碛卤二千里无水草,冬风裂肌,夏风如焚,行贾至者百之一,安能致大兵乎?使能顿吾城下,一再旬,食尽当溃,吾且系而虏之。”君集次碛口,而文泰死,子智盛袭位。进营柳谷,候骑言国方葬死君,诸将请袭之。君集曰:“不可,天子以高昌骄慢,使吾龚行天罚,今袭人于墟墓间,非问罪也。”于是鼓而前。贼婴城自守,遣谕之,不下。乃刊木塞堑,引撞车毁其堞,飞石如雨,所向无敢当,因拔其城,俘男女七千,进围都城,智盛乃降。高昌平,君集刻石纪功还。

初,君集配没罪人不以,又私取珍宝、妇女,将士因亦盗入,不能制。及还京师,有司劾之,诏君集诣狱簿对。君集自恃有功,以它罪被系,居怏怏不平。皇太子承乾数有过,虑废,知君集犯望,因其婿贺兰楚石为千牛,私引君集入,问自安计。君集举手谓曰:“此手当为殿下用之。”又遣楚石语承乾曰:“魏王得爱,陛下若有诏召,愿毋轻入。”承乾纳之。

承乾事觉,捕君集下狱。帝自临问,曰:“我不欲令刀笔吏辱公。君集辞穷不能对。帝语群臣曰:“君集于国有功,朕不忍置诸法,将丐其命,公卿其许我乎?”君臣皆曰:“君集罪大逆不道,请论如法。”帝乃谓曰:“与公诀矣,今而后,徒见公遗像已!”因泣下,遂斩之,籍其家。

(节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七)

1.下列对文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靖然其计,锐士 简:挑选
B.君集配没罪人不以闻:听说,知闻
C.诏君集诣狱簿对簿对:受审问
D.君集辞穷不能对 辞穷:因理亏而无话可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幕府原指古代将军的府署,因为军队出征,使用帐幕,故有此称,幕府中的僚属称幕僚。
B.兵部,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务。其长官为兵部尚书。
C.袭位,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尊位。整个封建时代,上至天子、封君,下至公卿、大夫、士,他们的爵位、封邑、官职均可父子相承。
D.刻石,指古代皇帝或大臣为纪念某重大功业而刻立碑碣,又称勒石。范仲淹《渔家傲》中“燕然未勒归无计”即用东汉窦宪追击匈奴后勒石纪功的典故。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候君集少年时便在秦王李世民幕府做事,跟随其征战立下功劳。后来,在参与谋划诛除隐太子时尤为得力,李世民对其封赏有加。
B.侯君集很有军事才能,在征讨吐谷浑的时候正确地分析形势,向李靖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并带精兵深入追敌,最终克敌制胜。
C.侯君集恃功违法,被治罪后怏怏不乐,太子李承乾趁机拉拢他,侯君集表示愿为太子效力,并为太子出谋划策。
D.太子谋反事败,侯君集被捕入狱,太宗亲自审问,虽感念他的功劳,但仍挥泪将其处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师已至,而贼不走险,天赞我也。若以精兵掩不备,彼不我虞,必有大利。
(2)君集于国有功,朕不忍置诸法,将丐其命,公卿其许我乎?
2018-01-11更新 | 8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吊之。吏怪曰:士卒死丧,将军未有所问,今独吊叔宝何也?护儿曰:是子才而武,志节完整,岂久处卑贱邪?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才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从须陀击李密荥阳。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高祖俾事秦王府王尤奖礼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积赐金帛以千万计,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实封七百户。后稍移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徐州都督,陪葬昭陵。太宗有司琢石为人马立墓前,以旌战功。贞观十三年,改封胡国公。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俾事秦王府/王尤奖礼/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
B.高祖俾事秦王府/王尤奖礼/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
C.高祖俾事秦王/府王尤奖礼/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
D.高祖俾事秦王/府王尤奖礼/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B.赠,皇帝对活着或已死官员加封官爵或荣誉称号,受封的官员往往有重大功绩。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年号,年号是从汉朝开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叔宝率残兵投靠裴仁基,后裴仁基投降李密,李密得到秦叔宝,黎阳一战中,李密中箭堕马,秦叔宝救了他。
B.秦叔宝在秦王帐下立功,不久被任命为秦王右三统军,在介休与宋金刚协同作战,取得战功后,又被封为上柱国。
C.秦叔宝英勇善战,每逢敌军有骁将精兵耀武扬威时,秦王总是派他去击败那些将士。他每战必胜,因此很是自负。
D.秦叔宝去世后,唐太宗下诏命令主管官员用石头雕琢成人马立在秦叔宝的墓前,用来表彰他的卓越战功。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子才而武,志节完整,岂久处卑贱邪?
(2)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
(3)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5.张须陀在下邳成功击败卢月明,请分析取胜的原因。
2023-06-15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