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学常识综合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6 题号:11355440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雪莱(1792-1822),美国诗人,代表作有《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B.《百合花》是茹志鹃创作的短篇小说,她善于从大事件入手,反映时代本质。
C.文学史上一般把五四运动后写作的诗歌成为现代诗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虽沿用了古典诗词的形式,仍属于现代诗歌。
D.闻一多,湖北浠水人,现代诗人、学者、伟大的爱国主义战士。代表诗集有《死水》、《红烛》、《女神》。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又称曲子词、长短词、诗余等,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首词一定有词牌,但不一定有词题。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B.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戏剧的一幕或一场)组成。
C.元杂剧在音乐上,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一套曲子。宫调即调式,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前标示的【正宫】就是本套曲子的宫调,【端正好】就是第一支曲子的曲牌。
D.元杂剧在角色上,分为末、旦、净三大类。末为男角,旦为女角;净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子。此外还有以剧中人物职务身份为名的杂角,如驾(皇帝)、孤(官员)、卜儿(年轻男子)、孛老(老年男子)、洁(和尚)等。
2019-06-06更新 | 8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列各句对相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他笔下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既是客观景物的特点又是作者主观情感的体现。
B.《短歌行》的作者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之一,建安文学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形成了婉转缠绵的独特风格。
C.《游褒禅山记》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这篇文章以记游为载体,阐释了学人治学的道理。
D.《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集中体现了“美丑对照”原则,以善恶相容、真假共存的对比手法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2020-01-11更新 | 82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好文创,当然要有文化。      ,文创产品就是“文+创+产品”,其中“文”,是放在第一位的。一款文创产品如果失去了文化属性,也就失去了灵魂,(     )。扬州剪纸艺术大师张永寿,一开始的作品还属于“剪样”的范畴,比如剪鞋样,剪刺绣样,后来,他从中国古典绘画中寻出路,最终使剪纸艺术得到了      的发展。但好文创光有文化还不够。很多文创产品,虽然标榜很有文化,仍然市场并不认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创”上做得不够造成的。美学家朱光潜说过,“老是那样      ,没有一点精彩,不是‘庸’就是‘俗’。”文化在于创造,必须要有创意,要给人眼前一亮,产生共情的感觉。这些年来,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常被放在一起讲,文创也是如此,这个行业需要       的工匠精神。如果一款产品只顾追风口、蹭热量,忽视了对品质的追求,甚至走向了粗制滥造,恐怕也不会有什么未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循名责实   突飞猛进   面面俱到   精益求精
B.顾名思义   循序渐进   面面俱到   孜孜不倦
C.顾名思义   突飞猛进   四平八稳   精益求精
D.循名责实   循序渐进   四平八稳   孜孜不倦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而一个艺人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也就很难成为大师
B.而一个大师如果失去了深厚的文化素养,也就不能成为大师
C.如果失去了深厚的文化素养,一个艺人也就不能成为大师
D.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一个大师也就很难成为大师
3.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很多文创产品,虽然标榜很有文化,但市场并不认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创”上做得不够。
B.很多文创产品,虽然标榜很有文化,市场仍然并不认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创”上做得不够造成的。
C.很多文创产品,虽然标榜很有文化,仍然市场并不认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创”上做得不够。
D.很多文创产品,虽然标榜很有文化,但市场并不认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创”上做得不够。
4.下列对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甲申,古代干支纪日法,以十二天干和十地支两两相配,也可用于纪年纪月。
B.解官,指官员因故辞去官职。此外,“解佩”“解级”“解褐”都有辞去官职的意思。
C.东宫,是古代宫殿建筑之一,因位于皇宫东部,称东宫,后多为太子住处,也代指太子。
D.,中国古代称皇帝或皇太后的死亡。《礼记·曲礼》中这样的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2023-05-31更新 | 4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