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秦观(1049-110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73 题号:1138160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2012·江西·高考真题 查看更多[13]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画 堂 春

秦 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秦观应礼部试,落第罢归,赋《画堂春》

1.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景?请简要赏析。
2.词的下阕“此恨谁知”中的“恨”有怎样的内涵?结合全词分析。
2016-11-18更新 | 12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别子瞻【1】

秦观

人生异趣各有求,系风捕影只怀忧。

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

徐州英伟非人力,世有高名擅区域。

珠树【2】三株讵可攀,玉海千寻真莫测。

一昨秋风动远情,便忆鲈鱼访洞庭。

芝兰不独庭中秀,松柏仍当雪后青。

故人【3】持节过乡县,教以东来偿所愿。

天上麒麟昔漫闻,河东鸑鷟【4】今才见。

不将俗物碍天真,北斗以南【5】能几人?

八砖学士【6】风标远,五马使君【7】恩意新。

黄尘冥冥日月换,中有盈虚亦何算?

据龟食蛤【8】暂相从,请结后期游汗漫。

注释:【1】这首诗作于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当时秦观到徐州拜访在此地任知州的苏轼。【2】珠树:神话中的神木【3】故人:北宋诗人李常。【4】鸑鷟:凤凰。【5】北斗以南:出自《新唐书·狄仁杰传》中的“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6】八砖学士:指唐朝翰林学生李程。【7】五马使君:太守的别称。【8】据龟食蛤:超然物外,遨游四方。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前四句表明自己不慕权势而向往结识苏轼。
B.“珠树”两句叙述了诗人攀神树、游玉海的经历。
C.“故人”两句写诗人在李常引荐下得以拜访苏轼。
D.诗人在本诗结尾两句表达了希望追随苏轼的心愿。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开篇以议论起笔,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也是如此。
B.诗人以“鲈鱼”和“麒麟”自比,岑参在诗中以“梨花”喻雪,二人都善用比喻。
C.诗人巧妙化用了狄仁杰的典故赞美李程之贤,辛弃疾的词作中也有对典故的化用。
D.本诗语言典雅蕴藉,意味隽永;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语言风格相同。
3.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苏轼怎样的情感?是如何抒发的?
2023-05-12更新 | 27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虞 美 人

秦 观[注]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开篇“和露”两个字,让人想到碧桃的枝叶上挂着的晶莹的露珠,把水灵灵的碧桃呈现在大家面前。
B.“轻寒细雨情何限”中,寒是“轻寒”,雨是“细雨”,词人以动衬静,写出了春天风物宜人的特点。
C.词的最后两句说的是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的想法,“只怕”一词更表达出惜春伤花之意。
D.虞美人是著名的词牌之一,原为古琴曲名,最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后来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
(2)“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2019-10-23更新 | 2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