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标点符号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1 题号:114192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春季,对于乡村来说,是产生烂漫的时刻。那些桃花、杏花之类的花树,争相绽放,夺走了众人惊喜的眼球。然而,乌桕树并没有在意别人欣赏的目光,只是在那枯树一样的枝头上,悄无声息地发芽、生叶、成长。这个时候,我们会在树下荡秋千,在树上掏鸟蛋。夏天,__①__,一声、两声、三声……不长时间,蝉们就会接连喊出“热了,热了……”村子东头竹林的路口和池塘边各有一棵上百年的乌桕树,热天里,那里是纳凉的好去处。

浅秋时,乌桕树会先把叶子由深绿变为浅黄,那色泽就像秋光中的银杏叶一样耀眼,远远地看去,有童话般的效果。每日清晨,薄雾中的乌桕叶会与炊烟一起醒来,随之,伸一伸懒腰,抖一抖精神。接着,就去享受秋日里那暖暖的朝阳和人们艳羡的目光。熟秋里,__②__,有浅红的、橘红的、玫瑰红的,让自己的梦境更加绚丽。当繁华落尽,色彩逝去之后,一树的木籽便悄然立在乌桕树的树头。那些木籽像繁星一样,银光闪闪,给深秋里的乡村平添了些许的魅力。其情景使诗人黄镇成有了“野碓喧春水,山桥枕浅沙。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的感觉。

1.下列句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划横线句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
B.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C.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
D.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众人惊喜的眼球被那些争相绽放的桃花、杏花之类的花树吸引。”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贵族精神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教养、责任、自由,缺少其中任何一样,都难以称得上贵族,充其量也不过是招摇过市的“天朝公子”。
B.为了让恋人或友人避免分手时的尴尬,网络出现了一门叫“分手代理”(以局外人身份介入,使原本尴尬的分手显得自然、方便。实质是代替想要分手的一方传达心意。)的生意。
C.作为全球华文媒体“首脑峰会”的第六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重庆召开。相关专家在论坛上解读“重庆模式”,并向境内外媒体推介重庆。
D.“我今天应该去图书馆的——这次的钻石展真让人大开眼界。”小王说道,“多么耀眼啊,这颗十克拉的大钻石!”
2018-12-14更新 | 77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折扇在宋金时代主要在上流社会流行。金章宗完颜璟有《蝶恋花·聚骨扇》词吟咏折扇:“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金缕小钿花草斗,翠条更结同心扣。金殿珠帘闲永昼,一握清风,暂喜怀中透。忽听传宣须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铺席》记录了杭州城里各行各业的店铺,其中就有“周家折揲(叠)扇铺,陈家画团扇铺”。(          ),不过当时并没有在全国广泛流行开来,因为直到明代初期折扇还未能得到世人的认可。明陈霆《两山墨谈》卷十八记载:“宋元以前,中国未有折扇之制。元初,东南夷使者持聚头扇,当时讥笑之。我朝永乐初,始有持者,然特仆隶下人用以便事人焉耳。至倭国以充贡,朝廷以遍赐群臣,内府又仿其制以供赐予,于是天下遂遍用之。而古团扇则惟江南妇人犹存其旧,今持者亦鲜矣。”明刘元卿《贤奕编·闲钞下》亦云:“闻撒扇始于永乐中,因朝鲜国进撒扇,上喜其卷舒之便,命工如式为之。南方女人皆用团扇,惟妓女用撒扇。近年良家女妇亦有用撒扇者。”“聚头扇”和“撒扇”是折扇的异名,前者因可以聚拢而得名,后者因可以撒开而得名。可见折扇在明代中期以后才广泛流行开来的。时至今日,折扇已是扇子的主流形式,我们今天所说的“扇形”就是指展开的折扇。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折叠扇有专卖店,所以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B.折叠扇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因而出现专卖店
C.折叠扇有专卖店,说明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D.专卖店里卖折叠扇,说明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聚头扇”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记住了。
B.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C.荷兰有“风车之国”的美誉。
D.你这个白说成黑的人可真“了不起”!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可见折扇在明代中期以后才广泛流行开来的。时至今日,折扇已是扇子的主流形式,我们今天所说的“扇形”就是指折扇展开的形状。
B.可见折扇是明代中期以后才广泛流行开来的。时至今日,折扇已是扇子的主流形式,我们今天所说的“扇形”就是指折扇展开的形状。
C.可见折扇是明代中期以后才广泛流行开来。时至今日,折扇已是扇子的主流形式,我们今天所说的“扇形”就是指展开的折扇。
D.可见折扇是明代中期以后才广泛流行开来的。时至今日,折扇已是扇子的主流形式,我们今天所说的“扇形”就是指折扇的展开。
2020-03-21更新 | 8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此后若干年,我发现自己坐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包德林图书馆里。一间名叫亨福莱公爵室①的古籍阅览室是我常去之地,那里天花板上有彩画,四壁还有过去名人画像,也是       的建筑,然而照明相当差。当时还有一些古本是用链子锁在书架上的,把它们拉下来摊在桌上看也看得吃力。在这里,中古僧侣修习的遗风犹存,那种           一心苦读的空气却与我当时的心情合拍:②国内正在进行大战,我的家已无音讯,虽然在做着功课,心里却是很不平静的。只在最后的两个月里论文已经做完,口试也已通过,北平也解放了,我在等船的          里在包德林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初夏的阳光给了馆内更多光亮,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

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我还去过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这就是过去马克思常去的地方。这个大厅也是建筑华美,           ,那高耸的大圆顶总使我想起一段台词:③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④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⑤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古老   灯火辉煌   间隙   气象万千
B.华丽   灯火辉煌   缝隙   巧夺天工
C.古老   一灯如豆   缝隙   巧夺天工
D.华丽   一灯如豆   间隙   气象万千
2.对文中六处标点符号的使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⑥处引号作用相同,②③处冒号作用不同,④⑤处省略号作用不同
B.①⑥处引号作用不同,②③处冒号作用不同,④⑤处省略号作用相同
C.①⑥处引号作用相同,②③处冒号作用相同,④⑤处省略号作用不同
D.①⑥处引号作用不同,②③处冒号作用相同,④⑤处省略号作用相同
3.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3-06-12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