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修辞手法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6 题号:1149520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生代,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地质下陷,形成古赣江下游河谷盆地,后来断块上升的“庐山”耸峙盆地之缘,盆地变成泱泱大湖。因湖与鄱阳山相接,湖取山名,遂名鄱阳湖。鄱阳湖是亚洲最大的冬候鸟越冬天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被誉为“候鸟的王国”。严寒,千百万只、百余类冬候鸟,从西伯利亚,从西太平洋,从北冰洋,飞越千万里,来到鄱阳湖越冬。小天鹅摇着风扇一样的翅膀;斑嘴鹈鹕在湖畔踱步,像一群乡贤,羽扇纶巾……它们在这里筑巢、孵卵,繁衍后代。三月之末,暮春的湖水变得温暖,群鱼逐草,开始孵卵。这个时节,最后一批北迁的冬候鸟和第一批落户的夏候鸟开始“换岗”。冬候鸟和夏候鸟混杂一起,云集湖面,彼此穿梭其间,游水嬉戏,一派和谐景象。

候鸟爱极了鄱阳湖的湖滩和草洲,爱极了鄱阳湖的温暖湿润气候。湖滩有广袤肥厚的淤泥和星罗棋布的洼湖。淤泥里有螺蛳、泥鳅和黄鳝等;洼湖里有鱼。鱼在洼湖里游得多么畅快,漾起的水波如花纹。水荡声是大地之音,似乎被万里之遥的鸟儿听到了。鸟儿仿佛听见中国的南方在召唤:鄱阳湖多么肥美啊,多么舒适啊,多么宜居啊!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换岗”所用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所谓“形散”,主要是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B.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运动。
C.“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D.人,岂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鄱阳湖多么肥美、舒适、宜居啊!”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孩子们的脸,像朝阳下初开的百合花,显得如此的鲜嫩、光洁。(比喻)
B.车过故乡,钱塘江隔岸的青山,万笏朝天,渐渐露起头角来了。(借代)
C.池塘里,只剩下些残叶,荷花们蜷缩在淤泥里,做着春天的梦。(拟人)
D.杨梅有多么奇异的形状,多么可爱的颜色。多么甜美的滋味呀。(排比)
2017-12-04更新 | 40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家曾经从野外收集到大量白蚁进行观察,有的放在一起,使之成群,有的分开。成群的白蚁变得越来越友好而好动,不断地用触角互相接触。分开的白蚁又变成了另一种东西。,而不再互相接触。它们甚至互相咬掉触角的末端部分,以减少触动的诱惑。最后,暴躁易怒的白蚁终于安下心来,要在这种不利环境中过得好一点,它们开始准备产卵,并照顾新孵出的幼蚁。

     ②     ,倒更像一个动物身上的一些部件。它们是活动的细胞,通过一个密致的、由许多蚂蚁组成的结缔组织,在一个由枝状网络形成的母体上循环活动。条条线路交织得这样致密紧凑,使得蚁丘具有一个生物的所有基本标准。,能告知整个蚁丘关于外部世界的情况:食物的地点,敌人的接近,甚至太阳的方位。其他蚂蚁得知这些情况后,就会通过触角相互接触传递类似密码的信息,使蚁丘的各个蠕动的部件各种行为保持协调一致。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B.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C.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D.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2023-07-09更新 | 8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那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她想的也有个道理。她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喜欢,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感伤,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儿开的时候儿叫人爱,到谢的时候儿便增了许多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故此人以为欢喜时,她反以为悲恸。那宝玉的性情只愿人常聚不散,花常开不谢;(     )。因此今日之筵大家无兴散了,黛玉还不觉怎么着,倒是宝玉心中闷闷不乐,回至房中,长吁短叹。

(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1.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及到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没奈何了。
B.虽有万种悲伤,及到筵散花谢,也就没奈何了。
C.及到花谢筵散,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没奈何了。
D.虽有万种悲伤,及到花谢筵散,也就没奈何了。
2.试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表现了人物的何种性格?
2022-06-16更新 | 2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