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其他南宋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15 引用次数:865 题号:1154640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周密

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衬舞台荒,浣妆池冷,凄凉市朝轻换。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

共凄黯。问东风、几番吹梦,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无语消魂,对斜阳、衰草泪满。又西泠残笛,低送数声春怨。


[注]①雪香亭:南宋皇家园林中的一处景观。词中的衬舞台、浣妆池也属于其中的池台景观,南宋亡后,园亭荒芜。这首词是宋亡后所作。②周密:南宋词人,南宋灭亡后,他坚决不仕元朝。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中的“浣妆”,含有《阿房宫赋》中“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的相近意思。“轻换”是用淡笔写浓情,加重了哀痛,又有世情遽变、恍若梦幻的感觉。
B.“叹花”两句诗意又回到雪香亭梅上,词人为家国之恨优思郁结,愁损年华,在这里,物我交映,彼此相怜,作者把寂落伤国的情感深沉地吐露出来。
C.下阕将梅拟人化,写梅几度梦回繁华前朝,在今昔对比中,抒发了词人对江山兴废的哀叹。而结尾又借西泠桥断续地述说春怨的笛声,将词人的情感推向高潮。
D.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写梅花以凭吊已亡故国,但所写又不局限于梅,而是把梅与园亭、人事巧妙融合在一起。此词前后呼应,意境较深。
2.请赏析本词开篇“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三句的妙处。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困难 (0.1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过西兴

刘过

奔涛汹涌欲骑鲸,船去钱塘棹不停。

何日子胥鞭楚墓,伤时周顗泣新亭。

蚊虻过耳蛮音恶,虾蟹薰人海气腥。

吴下阿蒙非昔日,眼高相对有谁青。


[注]
①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②周顗(yǐ):晋朝名士、大臣。西晋灭亡,周顗过江东下,每至佳日,常友于新亭饮酒,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后以“新亭对泣”指代亡国之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中的“过”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过”字语意是不相同的。
B.首句写舟中所见之景,浪涌鯨跃,船披波疾行,暗喻作者心情激荡不平。
C.颔联连用两个典故,从不同角度写出了诗人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的心境。
D.首联颈联重写景,颔联尾联侧重抒情,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的尾句“眼高相对有谁青”写作者感叹知音难遇。如果你是作者的知音,你认为刘过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0-06-02更新 | 50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金陵乌衣园

[宋]吴潜

柳带榆钱,又还过、清明寒食。天一笑、满园罗绮,满城萧笛。花树得晴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

乌衣巷,今犹昔。乌衣事,今难觅。但年年燕子,晚烟斜日。抖擞一春尘土债,悲凉万古英雄迹。且芳尊、随分趁芳时,休虚掷。

1.分析上片“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的作用。
2.简要概括诗人借“乌衣事”寄托的情感。
2020-02-01更新 | 29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行朝:迁徙不定的朝廷。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之说。
B.颔联融情于景,境界开阔,情感悲壮。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沉郁悲抑之情难以排遣。
C.颈联含蓄蕴藉。诗人以酒浇愁,酒随泪溅,可是“举杯销愁愁更愁”。听浪思归,而无所归,故暗自惊心,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归之情。
D.尾联由个人身世之忧写到家国之愁。“欲问行朝近消息”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眼中群盗尚纵横”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
2.后人评价本诗颔联与李贺《雁门太守行》的颔联在写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020-01-21更新 | 3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